編者按:華為這次無良的營銷,迎接它的是媒體劈頭蓋臉的質疑,這是一場赤裸裸的炒作,現在都淪落到這個地步了?不是靠產品說話的嗎?
儘管石墨烯的應用前景越來越被人看好,但「石墨烯電池」這一概念卻逐漸成為業界爭論的對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4012.htm2015年11月26日,如果全球的石墨烯研究者看到這則微博,可能都會大吃一驚。
當天華為發布一款新手機,新浪微博「華為Mate8」稱,此次發布會的亮點是「支持快充,續航更長(採用全新的石墨烯電池)」。
「石墨烯電池」,這一近年來被熱炒的概念,這次似乎要首次以工業化產品的方式華麗亮相。
這僅僅是「石墨烯電池」熱潮中的一景。近年來,石墨烯成為地方政府、企業熱衷涉足的產業,在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光環之下,其被定義為新一代的材料。由於石墨烯優異的導電等性能,儲能領域成為其主要應用之一,「石墨烯電池」由此走上神壇。
「能量密度顯著提高」、「充電速度為普通電池的1000倍」「充電十分鐘能跑1000公裡」……在網絡上簡單搜索,便可出現諸多令人眼花繚亂的介紹,足以顛覆傳統。對於普通公眾最直接的影響是,應用在智慧型手機上,「充電5分鐘,可通話10小時」「續航能力會是普通電池的十多倍」……智慧型手機一天一充將成為歷史。
「石墨烯電池」概念之風在資本市場颳得更盛。
2015年8月11日,位於江蘇的德爾家居宣布投資石墨烯超級鋰電池等項目,在描繪了「年營收增28億元、年淨利潤增4.5億元」的藍圖之後,這家上市公司搖身一變,更名為「德爾未來」。
搭上「石墨烯電池」概念,德爾未來的股價猶如坐上了火箭,兩個多月漲幅達158.4%。
與德爾未來如出一轍,受石墨烯概念影響的股票均出現大漲現象。在最近的11月30日,A股石墨烯概念股再次大放異彩,數隻概念股實現漲停。
但正如華為新手機的遭遇一樣,業界對「石墨烯電池」的質疑一直不絕於耳,甚至有業內專家直斥其為「騙局」。
專家炮轟
作為「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石墨烯聯盟)秘書長,李義春近來頗為忙碌。在官網動態上,他每隔幾天就要去調研一地,通過石墨烯聯盟的資源,與當地合作共建石墨烯產業區,讓石墨烯產業在全國遍地開花。
最近的一則信息是,2015年11月14日,李義春來到山東德州,當地就有電池企業拋出橄欖枝,意圖與石墨烯聯盟共建「石墨烯應用技術研究院」。
不過,儘管石墨烯的應用前景越來越被看好,但「石墨烯電池」卻逐漸成為業界爭論的對象。
「前幾年納米材料熱炒時,國內出現了很多『納米+』的概念,如納米洗衣機、納米饅頭,這次『石墨烯電池』也是一樣,又是一些人在炒股票。」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其魯明顯感覺到,「石墨烯電池」近年來炒得非常熱,開會大家討論很頻繁。其魯亦被稱為我國鈷酸鋰、錳酸鋰電池正極材料的主要奠基人。
在炒作風波之後,華為官方回覆:「Mate8用的不是石墨烯電池。(石墨烯電池)是有研究,但不會這麼快用在產品裡。」
鎂光燈之下,「石墨烯電池」概念含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