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一起梳理一下浙江龍盛,公司目前以染料、助劑為主的紡織用化學品業務和以間苯二胺、間苯二酚為主的中間體業務,都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公司核心業務。
染料是指直接或經媒染劑作用而能附著在纖維和其他材料上的有色物質。除了天然染料,現在使用的大部分染料都是經煤化工或石油化工初級產品再加工而成的合成染料。按照化學結構分類,可以將染料進一步分為偶氮染料、蒽醌染料、芳甲烷染料、靛族染料、硫化染料、酞菁染料等;按照性質和用途分類,染料可分為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還原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等。
我國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染料生產國,佔到全球產量的70%左右。從應用情況來看,由於分散染料主要用於在聚酯纖維(滌綸)上,活性染料主要用於棉纖維及其紡織品上,這兩種染料成為了最常用的細分品種,分別佔到染料總產量的47%、27%。
染料行業上遊是石化和煤化產業,一般染料企業並不直接從石化和煤化工企業採購原材料,而是採購中間體進一步製成染料,部分龍頭企業具備中間體生產能力,能夠較好鎖定產業鏈利潤,同時外銷中間體也能帶來可觀利潤。染料直接下遊是印染企業,最終需求主要來自紡織服裝行業。紡織服裝是染料最大的終端需求領域,佔染料需求總量的 90%以上,所以紡織服裝市場景氣度直接影響到染料需求。
通過整合龍盛和德司達各自的技術、服務、品牌、渠道、產能、成本和技術創新能力等優勢,公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紡織用化學品生產服務商,全球擁有超過年產30萬噸染料產能和年產約10萬噸助劑產能,在全球市場中列居首位。
除了染料外,公司還是全球分散染料中間體的龍頭廠商,目前擁有間苯二胺產能6.5萬噸,副產鄰苯二胺和對苯二胺1萬噸,間苯二酚產能3萬噸,還原物產能1.2萬元。
公司由單一染料產品向其他特殊化學品延伸,以產業鏈一體化為核心向相關中間體如間苯二酚、對苯二胺的生產拓展,擴大產能和市場份額;開發還原物等芳胺類中間體品種,整合和延伸染料供應鏈上遊,強化戰略性中間體原料的控制地位,從而進一步提升公司染料產品的主導權,同時對同行企業產生一定的制約作用。
一、全球染料及中間體龍頭
浙江龍盛成立於1970年,前身浙江省上虞縣浬海公社微生物農藥廠主要生產農藥產品;1979年公司調整產品結構開始生產紡織助劑,實現企業轉型;1984-1996年公司產品逐漸由助劑轉向染料、化學中間體等產品;更名為「浙江染料助劑總廠」;1998年公司改組為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公司上市;2007年成功入股印度KIRI公司;2008年收購浙江龍化控股集團,迅速介入無機化工領域,有效延伸了產業鏈;2010年對染料巨頭德司達進行收購整合,2012年完成控股。
二、業務分析
2014-2019年,營業收入由151.50億元增長至213.65億元,複合增長率7.12%,19年同比增長12.00%,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收同比下降21.29%至75.95億元;歸母淨利潤由25.33億元增長至50.23億元,複合增長率14.67%,19年同比增長22.17%,2020年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0.36%至22.69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由22.01億元增長至42.61億元,複合增長率14.12%,19年同比增長15.03%,2020年上半年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39.50%至12.41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分別為26.49億元、16.29億元、-60.75億元、-2.59億元、10.76億元、65.90億元,2020年上半年實現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比下降36.46%至19.15億元。
分產品來看,2019年染料實現營收同比下降7.23%至102.98億元,佔比48.97%,毛利率減少2.32pp至45.51%;助劑實現營收同比下降0.73%至10.41億元,佔比4.95%,毛利率增加0.80pp至32.72%;中間體實現營收同比增長25.69%至45.81億元,佔比21.79%,毛利率增加3.28pp至66.30%;減水劑實現營收同比增長2.86%至4.49億元,佔比2.14%,毛利率增加0.07pp至31.36%;無機產品實現營收同比下降11.12%至10.34億元,佔比4.92%,毛利率減少3.68pp至14.92%;房產業務實現營收同比增長2018.93%至24.36億元,佔比11.58%,毛利率減少51.98pp至21.88%;汽配業務實現營收同比下降10.25%至10.49億元,佔比4.99%,毛利率減少1.49pp至6.56%;顏色標準及可持續 發展解決方案實現營收同比下降4.54%至1.31億元,佔比0.62%,毛利率減少12.80pp至47.90%;其它業務實現營收同比下降65.15%至803.88萬元,佔比0.04%,毛利率減少15.38pp至21.73%。
三、核心指標
2014-2019年,毛利率15年降至階段低點34.44%,18年提高至階段高點45.43%,19年回落至42.7%;期間費用了14-16年由17.39%上漲至19.77%,隨後逐年下降至12.97%,其中銷售費用率14-16由7.38%上漲至7.98%,隨後逐年下降至5.84%,管理費用率14-16年由8.48%上漲至9.91%,隨後逐年下降至5.75%,財務費用率14-17年由1.53%上漲至2.16%,隨後逐年下降至1.38%;利潤率由18.53%提高至24.84%,加權ROE由24.97下降至16年階段低點13.76%,隨後逐年提高至22.52%。
四、杜邦分析
淨資產收益率=利潤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由圖和數據可知,14-16年淨資產收益率的下降主要是由於資產周轉率的下降;17年精準詞收益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於權益乘數的提高;18-19年淨資產收益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於利潤率、資產周轉率的提高。
五、估值指標
PB 1.71,位於近10年30分位值下方。
看點:
公司作為染料行業全球龍頭,染料市場全球市佔率第一,當前擁有 30 萬噸染料產能和 10 萬噸助劑產能,具有極強的行業門檻,不僅僅是體現在資金、渠道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公司在安全生產管理、循環生產降汙減排等方面具有長期的積累,已經做到行業領先水平。可以長期藉助此方面的優勢,不斷擴大其在中間體業務上的領先優勢,開拓更大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