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兒、出身平凡、港姐冠軍。
這幾個標籤湊在一起,正是剛剛在香港小姐競選決賽中折桂的「翻版迪麗熱巴」謝嘉怡。
時間往前推45年,擁有這些標籤的人名叫張瑪莉。
她的故事比謝嘉怡更為勵志。
張瑪莉曾是一位在大街上風餐露宿的流浪兒,28歲時嫁給了李小龍的哥哥李忠琛,並書寫了屬於自己的人生傳奇。
1
張瑪莉祖籍蘇州,1952年出生在香港。
她的祖母來自英國,因此有1/4外國血統。
年幼時,張瑪莉深目捲髮,依稀可見外國小姑娘的模樣。她的母親微微笑著,留下了兩人看似親密的瞬間。
但6歲那一年,正是母親帶她到熱鬧的街上,然後一個人悄悄離開,留下張瑪莉在人海中茫然四顧。
從此,張家少了一張嗷嗷待哺的嘴巴,香港深水埗多了一位衣衫襤褸的流浪兒。
張瑪莉棲身在樓梯、天台下,那裡四面透風,暴雨和颱風來襲便無處躲藏。
最可怕還是挨餓,張瑪莉時常兩三天粒米未進。
有一次,餓得前胸貼後背,眼看熬不住了,幸虧好心的餐館老闆送來熱乎乎的叉燒飯,才撿回一條小命。
經歷一千個暗黑之夜後,張瑪莉的人生迎來了一絲曙光——香港保良局收留了她。
這樣她能吃飽穿暖,也可以念書寫字了。張瑪莉進了蘇浙公學,又考入聖心學校攻讀商科。
張瑪莉在保良局13年,最重要的一課來自美國一位女士。
這位女士和丈夫常來看望孩子,他們帶張瑪莉去西餐廳吃飯。張瑪莉在餐廳裡跑來跑去,還橫躺在椅子上。
女士批評她說:「如果你不這樣做,誰都不知道你是保良局的孩子,可偏偏你這麼粗魯。」
張瑪莉大為震驚,從來沒有人教過她這些。
此後一生她都格外注重禮儀,保持著優雅得體。
2
1974年,張瑪莉以優異的成績從聖心學校畢業,去到奈及利亞領事館籤證部工作。
她精通國語、粵語、日語及英語,本來應該大有作為。
但因為職務安排,張瑪莉感覺看不到出路。
在領事館工作一年多後,傳來了香港小姐選舉的消息。張瑪莉毫不猶豫就填寫了報名表。
當時港姐是嫁入豪門的跳板,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冠軍選老婆,亞軍選女友,季軍小妹妹。」
70年代的香港傳統保守,選老婆極為講究旺夫相。面龐挺括、下巴圓潤、鼻頭飽滿,端莊且不失秀美。
張瑪莉剛好符合了這些特點。
在舞臺上她是第十八號選手,一顰一笑都自信滿滿。
她說:「沒有信心我就不會來。別人問其他佳麗覺得自己會不會得冠軍,她們都說不會,我就直說應該會贏。」
23歲的張瑪莉奪得了冠軍。
獎品是2萬港幣和一臺電視機,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位昔日顛沛流離的街童,經過17年的時光雕琢,逆襲成名滿香江的港姐冠軍。
人生風雪息停後,她將迎來晴朗的天空。
3
多少青春靚麗的姑娘,通過港姐選舉這道門,邁向堆金積玉的富豪之家或者燈紅酒綠的娛樂圈。
而張瑪莉沒有選擇這兩條常規路線。
她低調地入職佳藝電視臺,當了一名普通的編導助理,參與製作電視劇和教育節目。
此外,張瑪莉還擔任某化妝品牌的香港區事務經理。
工作之餘,張瑪莉不停充電。晚上去香港理工大學進修工商管理,亦學習寫作、繪畫、攝影。
兩年後,張瑪莉跳槽到麗的電視臺,也就是亞洲電視臺的前身,做節目主持人以及演員。
因為素來對劇本精挑細選,張瑪莉參演的作品只有《天蠶變》、《郎心如鐵》、《大白鯊》等寥寥幾部。
不為人知的是,張瑪莉是張國榮第一個合作的女星。1977年,一頭長髮的張國榮剛剛出道,在電視劇《鱷魚淚》中客串,張瑪莉在這部戲裡演他的媽媽。
張瑪莉也唱歌。她出過一首名叫《當你見到天上星星》的單曲。這首歌后來被買下版權,改名《明星》,被羅文、黎明、劉德華、郭富城、梁朝偉等巨星翻唱過。
1980年開始,張瑪莉逐漸淡出娛樂圈,轉戰其他領域。
她在報紙上撰寫專欄,出版了《港姐自述》、《美麗的回憶》等書籍。
1989年,張瑪莉在香港藝術中心包兆龍畫廊舉辦了人生第一次畫展,又應約在深圳和廣州舉辦個人畫展。
後來張瑪莉成立公司培訓形象和禮儀,成為該領域的資深人士。
張瑪莉的「娘家」香港保良局,是一間慈善百年老店。她功成名就之後不忘本,也投身到慈善事業中。
1988年,她策劃了「港姐慈善月曆」活動,進行公益籌款,同年成為港姐中唯一的「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她還隨同國際救援機構扶貧,足跡踏遍紐幾內亞、緬甸、羅馬尼亞、孟加拉、泰國、印度等國家,並用鏡頭記錄了這些國家兒童的苦難。
如果說,張瑪莉從流浪兒到港姐冠軍是華麗的逆襲,那麼從港姐冠軍變成商界精英、作家、畫家、攝影家和慈善家,則是漂亮的轉身。再上層樓,她眼前是更美好的風景。
4
前文提到,1980年張瑪莉開始退出娛樂圈。
因為這一年,她步入了婚姻。
她的丈夫叫李忠琛,兩人是張瑪莉在香港理工大學讀書時認識的。
李忠琛畢業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彼時是香港天文臺的助理臺長,後來升任臺長。
作為一名科學家,李忠琛擁有知名度,但與弟弟相比,只能算小巫見大巫。他的弟弟正是武打巨星李小龍。
李忠琛曾和香港著名女作家林燕妮結婚,後因性格不合分開。
他與張瑪莉的婚姻同樣沒有走到最後,15年之後,兩人和平離婚。
在這段婚姻中,張瑪莉掛上了「李小龍嫂子」的標籤,並且生下了一子一女。
離婚後,張瑪莉在美國認識了建築師餘文平。
餘文平對張瑪莉一見傾心,緊追到香港,最終他們喜結連理,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成為母親之後,張瑪莉對生母的恨意也日漸消釋。1985年,通過美國的親朋好友,張瑪莉還找到了85歲的母親。
時至今日,張瑪莉談及已逝的雙親,會兩眼噙淚。
只是這淚水,不再是怨恨,而是戀戀不捨。
結尾
上帝給了張瑪莉一手爛牌,她卻打出了最好的人生。
雖然童年悽苦不堪,但她依然披荊斬棘,硬是殺出了一條血路。
當身上掛著「港姐冠軍」、「李小龍嫂子」等名號,張瑪莉沒有沉迷於眼前的風景,而是勇敢再踏上徵程,終於贏得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人生若張瑪莉,方為活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