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提起老鼠,多數生活在農村的人們對它深惡痛絕。陝西商洛市商州區一名36歲的村民寇衛濤,用嫩柏葉、桃子、蘋果等新鮮水果好吃好喝地供養著30多隻老鼠,還親自用手掏老鼠的糞便,糞便越多,他越高興。面對周圍朋友不解的嘲笑,寇衛濤笑著回應:「你以為我在玩老鼠屎,卻不知道我在數錢。」
寇衛濤整天對這些老鼠無微不至的照顧,周圍的很多朋友覺得他不務正業。寇衛濤說,最近天氣比較熱,老鼠胃口不好,於是他每天都會趁著空閒時間上山採摘新鮮的柏葉。為了給他們補充水分,偶爾還會切個水果餵養,蘋果、桃、梨它們都很喜歡。「它們體積小,吃不了多少,但是挑食,喜歡吃嫩葉子,找起來也比較麻煩。餵水果算添加營養,還能補充水分,天熱他們不怎么喝水。」寇衛濤解釋。
雖然朋友們不理解,但寇衛濤從2016年到現在一直堅持養這些老鼠,最多時養了140隻。「他們不懂,我養的是飛鼠,一隻300多塊錢,照顧得好一隻就能活六七年,他們的糞便是最值錢的。」飛鼠,學名鼯鼠,它們的糞便是著名的中藥材五靈脂,其中含有大量的樹脂、尿素、尿酸及維生素 A 等物質,主治心腹血氣諸病,一斤在20元左右。飛鼠養殖是商州區的扶貧項目,也屬於當地特色產業之一。
「我們把飛鼠的糞便收集起來,然後曬乾,分揀出雜質,收起來裝到到袋子裡,等著收購藥材的人來上門收購。」寇衛濤目前養了30隻飛鼠,一隻鼠一個月可以產生一斤糞便,一個月下來可以賣六七百塊錢。「這就相當於一個副業,先養養看,了解清楚它們的習性,以後再考慮要不要擴大養殖。柏樹葉子不容易採摘,保鮮時間短,飛鼠數量少還好說,數量多的話,食物採摘、存儲就會很困難。」寇衛濤如實說道。
在村子裡租賃紅白事鍋碗灶具,是寇衛濤一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剛開始,他以嘗試的心態養了這些飛鼠,雖然帶給家庭的收入不多,但也可以解決部分開銷。飛鼠糞便每個月的收入與當月柴米油鹽等生活花費持平,讓這個小家庭很滿足。妻子和兒子很支持寇衛濤養飛鼠,把它們當成自家的寵物,有時還會幫著照顧。「飛鼠有攻擊性,咬人撓人是常有的事。原來孩子還不害怕,經常來喂,被咬了幾次以後就怕了,不敢餵了。」
寇衛濤很羨慕合作社的飛鼠養殖大戶,他們一人最多養700隻,月收入要比他們家一個月總收入高得多。雖然家裡現在只養了30隻飛鼠,每個月帶來的收入也不多,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讓寇衛濤看到了希望。寇衛濤說自己會向養殖戶多多學習,好好研究飛鼠的習性,掌握好這一門養鼠技能。養殖飛鼠,靠積攢飛鼠的糞便賺錢,對深山裡的農民來說,這不僅是他們生活的小樂趣,還是他們致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