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暴露年齡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
但有兩個劇情,縱然經過了時間的蕩滌,每每回味起來,依然覺得無比有趣。
有一些骨骼清奇的少年深諳動耳大法,可以單只耳朵動,兩隻同時動,左右不同頻率動,就差讓耳朵跳舞了。
動耳肌是可以控制耳朵運動的肌肉,可以將耳朵向上、向前、向後拉動。
動耳肌在哺乳動物中很常見,例如貓、狗和馬等,都可以將耳朵轉向聲音來源的方向。耳朵能動對於動物來說是很重要的功能,可以通過捕捉聲音和辨別聲音方向,快速捕食或逃生。
而在人類身體中,動耳肌是痕跡器官。痕跡器官是指在進化過程中逐漸不被機體所需要,漸漸退化失去功能,但依然殘存在生物體上的器官。
也就是說,隨著進化,人類逐漸不需要轉動耳朵來增加聽覺,動耳肌的功能就慢慢退化下來。
現在大部分人已經不會動耳朵了,但有些人的動耳肌天生比較發達,依然可以控制耳朵進行擺動。而這些擺動也只是小幅度地擺動,想要像動物耳朵那樣轉來轉去卻是不可能的了[1]。
曾經有科學家做過相關調查,發現在男人中會動耳朵的比例是女人的2倍。他們猜測這可能與男人小時候更好動,更喜歡做此類好玩的嘗試有關[2]。
有會動耳朵的網友在評論裡說一下呀,我們也看看是不是男性比女性多。
動耳朵是一項罕見的技能,並非每個人都能做到。但有些人通過刻苦的練習是可以掌握動耳技巧的。
我們查閱了以指導各種奇怪技巧(比如如何偽造吻痕、如何攪黃一個婚禮)著稱的wikiHow,為大家找到了練習耳朵肌肉的方法。
1.多轉動眼球。朝任何一側轉動眼球,來感受每一個眼球轉動的動作對耳朵向前或向後的拉動感。
2.上下移動眉毛。同時提拉兩側眉毛,或只提拉一側眉毛(如果會的話),將注意力集中在耳朵肌肉上。
3.大笑。做大笑狀,儘量將嘴角向兩邊拉扯,來感知耳朵肌肉的反應。
4.不斷練習上面的動作,逐漸加強耳朵肌肉的力量,當耳朵可以和眼睛眉毛和大笑表情一起動時,再嘗試其他部位保持不動,只讓耳朵動,慢慢就可以動耳朵了[3]。
[1]Diane Swanson (2009). You Are Weird: Your Body's Peculiar Parts and Funny Functions. Toronto: Kids Can Press.
[2]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111/j.1601-5223.1949.tb03359.x
[3]https://www.wikihow.com/Wiggle-Your-Ears#References
編輯:劉海兒、張廣有 | 校對:胡磊
運營:曹秋月 | 排版:李永敏
統籌:葉正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