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中國光伏事業如日中天的當下,很多人都非常關心一個問題,這玻璃、背板夾著電池片的小身板能扛得住25年暴曬和風吹雨打嗎?
(來源:微信公眾號「光伏人學院」)
小編今天明確的告訴你:能!
今天,小編就和你講一講中國第一座光伏電站的那些事。
第一座光伏電站的誕生
1983年,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的園子岔鄉,當時國內最窮的鄉村之一,我國第一座光伏電站,便誕生在這裡。這批太陽能單晶電池板由日本京瓷公司製造捐贈,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安裝,總裝機10kw。36戶居民,每家2隻日光燈,當時這10kw的光伏電站,滿足了整個村子的用電!由於這是座離網電站,所以無從得知它當時具體的發電量,但從它的供電情況,也能大致推算。
遷居
80年代末,隨著中國逐漸發展建設,國家電力送到了這個小村莊,這批太陽能單晶電池板在居民那裡的使命也就完成,當然如若當時國家也鼓勵分布式光伏就另當別論了。
這座光伏電站也隨之失寵,很多光伏板被村民拆下來,砸掉光伏板只留鋁邊框做相框?!拿去當豬圈門?!......得知這種情況後,甘肅能源研究所的專家們與當地政府村民協商有償運回了這座只剩下7kw左右的光伏電站。當時對這座運回的光伏電站有兩種處置方法:一、拿去西藏,為需要它的人們安裝。二、留在研究所權衡價值,它最終被留在了研究所。
更大的價值
幾十個春去秋來,2020年,這座光伏電站已經整整37周歲了!如今,它還在發電!近幾年來,出於各方面的考慮,它也併入了國家電網。那麼現在它的衰減狀況如何呢?看一份研究所在它運行29年後的光伏組件抽測數據:
(數據來源:陽光工匠光伏網)
從近處看,電池片已經泛黃,但是並不妨礙它源源不斷地向電網供電。
如今這些30多年的老電池板仍然正常工作運轉,所發電力也都實現併網,單從顏值與年齡,絕對可以入選中國最美老組件。撇開基礎發電功能不說,30年以上的普通物品如今也成為珍稀,更別說這些中國光伏萌芽時期的電池板了。單晶的完美晶格在此意義重大,電池片及電池板效率及品質可靠全不在話下。且不說如今的技術更加成熟,這30年以前的實例也充分印證了光伏組件完全可以使用25年以上。而在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最新研究,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光伏項目的預期使用壽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而預期的運營支出則有所減少,而使用壽命和運營支出是推動公用事業規模的光伏電站平均成本和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光伏電站開發商,贊助商,長期所有者和顧問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加了項目壽命的假設,從2007年的平均〜21.5年增加到2019年的〜32.5年。當前的假設範圍從25年到超過35年,具體取決於該組織。從19個獲得數據的組織中,有17個使用了30年或更長時間。
▲ 光伏項目的預期壽命圖片: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所以,行動起來吧,安裝光伏電站正當時!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