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在公司庫房裡翻東西,一條細細長長的尾巴,加半拉肥胖的黑肉影呼地從眼前飛過。從庫房連滾帶爬逃出來,我顫抖著撥通電話,帶著哭腔跟胡主任喊:啊啊啊啊啊啊,胡主任有老鼠啊,咋辦啊,啊啊啊啊啊……
前兩天,屬性為狗,長相是貓的西米,拖著一條大尾巴,同樣呼地從我面前一躥老遠。
一樣媽養兩樣貓,它的兄弟夥一個比一個軟糯斯文。可它?一到我們家飯點兒,就埋伏在餐桌下面,等著抱著家裡每個人的臭腳當骨頭啃。偶爾我想起它,想擼個友情局,它躥得比老鼠還快。
所以,為什麼老鼠沒能成為寵物?(長這麼老,也就遇到過兩個妹子覺得老鼠好萌好可愛。這大概也就萬分之二的概率。算是非主流選擇。)
這個背影像不像只大老鼠
是因為髒還是因為醜?
是因為生得多還是因為吃得多?
講真,說老鼠攜帶病菌的,寵物也一樣帶病帶菌。只不過該打疫苗打疫苗,該節育節育。當代貓生最大意義不是抓鼠,而是賣萌。往深了說叫「陪伴」,往高級了說是「擼貓調理,吸貓治癒」。其家庭日常地位之高,主子的小日子愜意得很。
如果說三個月的西米,還有點瓜子臉,少了些呆萌,多了點狗脾氣。周二在鹿小小的鋼琴老師家裡,見過西米幾個月以後的樣子後,我倒是想明白了老鼠和貓的區別。
那是一隻成年臉圓英短銀漸層,臉已經圓出三層下巴。躺平任擼,不啃jio。
兩個月前的西米
對比老鼠的見人就跑,尖嘴癙腮,我想說不出口的原因不過是顏值而已。
畢竟,如果連臉都看不下去,我幹嘛要花幾百代的時間馴化你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