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電影《2012》
文/程玉龍
當時看到《2012》這部電影,起初本認為是紀錄片,之後才發現這是部和世界末日相關題材的電影。印度物理學家,艾德裡安的好朋友,找遍了全印度才發現了曾是世界最深的銅礦,位於地下11000英尺處。他在此發現了太陽活動的異常,地心開始發熱的徵兆。為此他通知了艾德裡安,得知此消息的艾德裡安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立馬趕回去通知政府當局。政府得知消息開始著手安排一些相關事宜,並全力封殺消息。與此同時以寫科幻小說謀生的傑克遜在帶孩子們到黃石公園度周末時發生一連串怪事,他發現他以前和妻子定情的湖泊已經乾涸,美國陸軍封鎖了這個國家公園。而且遇到了神經兮兮的查理,查理告訴他世界末日即將來臨,伴隨著火山爆發,強烈地震以及海嘯。傑克遜帶領自己的家人駕駛一架臨時租來的飛機衝出被死神陰霾瞬間籠罩的城市上空,開始尋找查理口中各國政府正在聯合秘密製造的方舟。最後他趕到了方舟所在的地點---中國西藏。三艘方舟可供使用,在緊要關頭,人性發揮了巨大作用,各國元首都同意開門讓人民進來躲避遭難。電影結尾,經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劫後餘生的人們登上甲板,看到了第一個晴天。
這是電影的簡單介紹,作為一部災難性的電影,肯定想要體現的不僅僅是地球的毀滅,更多的是帶有人性的思考,有父親為了保護家人花巨資購買的飛機,有最後為了能讓孩子順利登上甲板自己卻掉入萬丈深淵,還有查理,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選擇迎接最光明的一刻,有各國領導在人類滅絕之際寶貴的同心協力眾志成城,更有相濡以沫一生的夫婦最後的相擁,是超越生死的愛情。很多人性在末日之際,生命結束之時才能展現的淋漓盡致,我不知道,到了世界末日的時候,我會是什麼心情,也許像瘋子一樣興奮,樂於見證這一刻的毀滅;也許像主人公傑克遜一樣聰明,努力尋找生機;也許像印度科學家一樣平靜,擁抱妻子和孩子度過最後一秒;也許像薩沙和薩滿主持一樣堅持,忠於自己的職責;也許我也只是和普通人一樣無知,就像哈裡一直沒有原諒的兒子一家,在什麼都不知情的情況下,就那樣死去了·····
有太多的可能和不確定性,我不期待那天的到來,從大我上講,世界需要美好,我也無法想像一個擁有萬億年的星球在一剎那間灰飛煙滅,除了人類,剩下的宇宙中還留有什麼?人類的文明也不應止步於此,穿越銀河系,多年之後,我相信人類會找到自己的另外的家園。寫至於此,我又想起諾蘭所導演的《星際穿越》,在地球遭遇危機的百年後,人類移居其他星球,延續人類的命運。全球性的災難面前人類終究是一體的,沒有個人能改變它,只有所有的人類聯合起來才能度過難關。今天的疫情和我們息息相關,但為何美國如此排斥中國?這場疫情之下,我們應當做的是像電影中各國領導人互相團結起來,才能最終打敗這場戰役!美國疫情的加重勢必與川普的不重視,無擔當,不負責任息息相關。反看中國,在疫情期間,人心團結,我們很好地控制住了疫情,也是對人們最好的解釋,我向那些英烈們致敬,他們的犧牲才換得了今天的安寧。
從小我上講,我們應該愛的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危難之際,我們應當保護好自己愛的人,也應保護好自己。當年唐山大地震,無數生靈轟然倒塌,我能想像到那時人們心中所想,肯定是自己愛的人,愛自己的人能否安然無恙?不要在失去之後才懂得要珍惜那些保護自己,愛自己的家人,朋友,隨時代發展過快,我們總是忽略了身邊最重要的人,我感覺到了信息的快速傳遞,卻沒有感受到愛的快速傳遞。我總是想著小時候電子還不發達的時候,看著天空的星星,自己的媽媽陪著自己在院子裡坐著,我想就算是末日到來,我也很幸福。現在翻看著之前的老照片,只有懷念。《易經》上說,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在天成像,在地成形,變化現矣。蛆蟲聚集於糞坑,逐臭而居。蝴蝶飛舞於百花,聞香而行。糞坑的沼氣可以置人於死地,鮮花的香氣可以令人心曠而神怡。能對自己愛的人更好,才是小我最高的境界,就像香氣一般,芳香四溢。
《大學》上說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用個人的身心和諧,來帶動一個家庭的身心和諧,進而影響一個國家的身心和諧。當小我做的完善,大我才能更好地升華,末日面前,我們人類不會因為自私到處逃竄,會因為愛而戰勝困難。
以上是我對此電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