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必去景點推薦:
*舊禧街警察局 Old Hill Street Police Station
大家都看過彩虹吧!紅、橙、黃、綠、藍、靛、紫,形成的搶眼又美麗的色階。但是你看過七彩的房屋嗎?一扇扇窗戶真的按照順序,漆上彩虹的顏色。
鄰近克拉克碼頭,在新加坡博物館規劃區(Museum Planning Area)的禧街(Hill Street)140號,有棟洋溢新古典主義風情的歷史建築,興建於1934~1936年間,前身是警察局,如今是政府資通訊部(MCI)和文化、社區和青年部的所在地, 2012年時更名為「MICA Building」。六層樓高的建築,擁有託臂支挺的涼廊和陽臺、拱廊,外觀點綴著簡約的灰泥裝飾,令人聯想起義大利。多達927扇百葉窗形的窗戶,為當地炎熱的氣候帶來涼快的通風效果,再加上鮮豔的色彩,讓它兼具功能與美觀。特別是入夜後,在燈光照射下,舊禧街警察局彷彿出現在沙漠中的海市蜃樓般
*坤成路 Koon Seng Road
提起新加坡美食,一定會想到很棒沙(Laksa),這種辛辣的湯麵源自於加東區豐富的文化融合
位於新加坡東部的加東區,縮影了多元種族的文化面貌,即使只是走在路上,都能透過建築窺見端倪。19世紀末20世紀,這裡成為富裕階層的居住地,豪宅與別墅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其中特別是坤成路,幾乎可說是昔日土生華人的住宅「博物館」,那些在遠東致富的商人,開始在加東海邊蓋起度假村、別墅和莊園。
雖然長度不到200公尺,坤成路卻保留著非常完整的店屋建築群。彷彿積木般整齊排列,外觀卻漆上粉紅、鵝黃、嫩綠、淺藍、粉紫、桃紅、亮橘等或柔和或明亮的顏色,讓這些房屋雖然雅致,卻也各自引人注目。混合中式、南洋和歐洲等建築特色:地中海式百葉窗搭配科林斯式柱,立面裝飾著圖騰花紋瓷磚和象徵吉祥的鳳凰、蝙蝠等圖案,大門則採用提供隱私和涼風的馬來式旋轉門
展現出衝突卻又意外諧的美感,這片峇峇娘惹(Baba Nyonya)建築群除裝飾小致外,還比一般店屋多了門前庭院,結構也更加寬敞,見證著土生華人富商曾經的華麗與氣派~~
*小印度 Little India
彷彿想將全世界最鮮豔的顏料全用上!坐落新加波河東部、和唐人街牛車水對望的小印度,原本是英國種族隔壁統治政策下的泰米爾移民居住區,也因此這裡大部分店屋沒有坤成路的精雕小琢,反而像抽象表現藝術大師勾勒的簡單線條,不過它的用色,可說是超視覺是等級。
要多紅就多紅、要多黃就多黃、要多藍就多藍,這裡的房屋根本擺明對隔壁的說:「我才不在乎別人看不看得到你勒。」也因此,街道呈現出一種非常活潑的氣息。
不過讓小印度生氣勃勃的,還有星羅棋布於街道中的各色商店:色彩繽紛的紗麗、布料、串珠、花束、香料營造出一個色香味俱全的世界!走進店裡更是視覺衝擊,琳琅滿目的商品、花花綠綠的顏色,幾乎填滿你所有的感官。
同樣令人感覺眼花挑惹亂的是街頭巷尾的印度廟,翩然出現於層層廟塔上的神祇,不但神情各異且姿態萬千,述說著一段段充滿驚奇的神話故事
*Tan Teng Niah故居 Former House of Tan Teng Niah
雖然位於小印度區,不過Tan Teng Niah故居迥異於當地店屋,五顏六色的它不但非常吸睛,更是該區最後倖存的中式別墅之一!
Tan Teng Niah是小印度區少數傑出的華商,他在實龍崗路(Serangoon Road)上擁有幾家製糖工廠。歷史回溯到1900年,這棟擁有8間房的雙層建築,以一道雕刻華麗的馬來式旋轉門為大門,面對前方有寬約1.5公尺的人行道,這裡原本當作入口門廊使用,當你的視線迷失在它充滿幾何詩意、層層迭迭彩虹色塊裡時,別忘了看看入口大門上方的鍍金銘牌,題寫著讚揚松樹的書法,據說出自Tan Teng Niah妻子之手。對中國人來說,松樹代表耐力,表達著他們的志向。而這棟房子是Tan Teng Niah送給妻子的禮物。
*甘榜格南 Kampong Glam
和小印度、牛車水並列新加坡三大歷史區的甘榜格南,位於小印度以南、新加坡河以北,屬於馬來-回教區。名稱來自「鄉村」(Kampong)和「格南樹」(Glam)的它,過去是一座繁華的港口小鎮,居民利用格南樹造船、製藥和調味食物
而如今,這個以蘇丹清真寺(Sultan Mosque)為核心的地區,在經過整修後展開了新生命,恢復了昔日的色彩和活力。保存完好的店屋中,臥虎藏龍著設計和IT公司、藝廊、餐廳、咖啡館和酒吧。
其中特別是巴梭拉街(Bussorah Street)和阿拉伯街(Arab Street),幾乎被色彩鮮豔的波斯地毯、織品、傳統娘惹服飾等給「淹沒」。此外,這裡也是品嘗土耳其、摩洛哥或來巴嫩料理的好地方。另一條充滿活力的街道哈芝巷(Haji Lane),錯落著精品店、咖啡館和時尚酒吧,而它還有讓你拍出更多特色照片的彩蛋:偶然在街頭遇見的塗鴉和壁畫~~以上就是這次為你們推薦的幾個景點,去到新加坡不妨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