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組長武書連主持的《2018中國大學評價》課題,於2018年2月結題。2018年3月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發行了武書連根據《2018中國大學評價》課題,撰寫的《挑大學 選專業--2018高考志願填報指南》。
武書連2018中國758所大學醫學分省排行榜
小編節選了湖南省2018年醫學類排行,如下:
醫學類前4強分別是這些大學,1、中南大學;2、南華大學;3、湖南中醫藥大學;4、湖南師範大學。
一: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原湖南醫科大學)為久負盛名的老校。創辦於1914年,是我國第一所中外合辦的醫學院。
學院設有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藥學、口腔醫學、護理學、醫學檢驗與技術、麻醉醫學、精神醫學、醫學信息學、法醫學和生物科學11個本科專業,擁有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藥學院、生命科學院、護理學院等6所學院,有湘雅醫院、湘雅二醫院、湘雅三醫院、湘雅口腔醫院、湘雅五醫院5所直屬附屬醫院,及湖南省腫瘤醫院、海口市人民醫院、株洲市中心醫院3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建有24個臨床教學基地。
學院現有一級學科博士點9個,二級學科博士點62個、碩士點67個、專業學位授權點5個、博士後流動站8個。有1個WHO研究合作中心、1個抗癌藥物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人類幹細胞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1個國家代謝性疾病研究中心,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省部級實驗室)29個。擁有二級國家重點學科9個【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遺傳學、藥理學、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神經病學、胸心外科學、內分泌與代謝病學、耳鼻咽喉科學、普通外科學(培育)】,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53個,省級重點學科15個。
學院現有在校學生1萬多人,教職員工近萬人,其中有正、副教授2000餘人,博士生導師近700名,兩院院士2人,973首席科學家3人,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5人,國家級及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9人,長江學者7人,國家教學名師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8人,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3個。
建校以來,為醫療衛生事業培養了數萬名醫學各類優秀人才,其中包括兩院院士12人。2012年獲教育部、衛生部批准為第一批試點高校實施「卓越醫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獲國家教學成果獎5項。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6篇。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多年來一次就業率均在97%以上。
學院醫療技術精良。湘雅醫院、湘雅二醫院、湘雅三醫院均為三級甲等醫院和全國「百佳醫院」。其中湘雅二醫院為2010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單位。湘雅醫院、湘雅二醫院、湘雅三醫院、湘雅口腔醫院編制床位9250張,年門急診量近610萬人次,年出院病人數近30萬人次,年手術量13萬多臺次,平均住院日小於10天。
二:湖南中醫藥大學
湖南中醫藥大學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是湖南省重點建設本科院校,是全國首批設立國家級重點學科的高校,也是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留學生及港澳臺學生的中醫藥院校。校(院)共有四大區(含浦新校區、砂子塘老校區、濚灣鎮研究院南院、桐子坡研究院北院),總佔地面積1400餘畝。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中醫藥特色鮮明。學校設有18個學院、25個本科專業,涵蓋醫、理、工、管、文等5大學科門類。現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7個。建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23個,湖南省重點學科10個,其中湖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2個,構建了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的三級重點學科體系。目前我校成功入選湖南省高等學校「國內一流建設高校」,中醫學入選湖南省高等學校「國內一流建設學科」,中西醫結合與藥學入選湖南省高等學校「國內一流培育學科」。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403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教師678人,有博士生導師112人、碩士生導師566人,享受省政府、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2人。入選國醫大師3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省「百人計劃」專家7人,「芙蓉學者」2人,湖南省「121」創新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6人、第二層次人選4人,省學科帶頭人17人,省高層次衛生人才「225」工程領軍人才7人、醫學學科帶頭人32人,國家級名中醫2人,省級名醫69人;有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優秀教師2人,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人,省級教學名師2個,省級優秀教師4人。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8748人、研究生2465人。建有國家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5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2個,省級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1個;省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範基地5個。
學校現有直屬附屬醫院3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3所。3所直屬附屬醫院醫療設施先進,臨床科室設置齊全,擁有劉祖貽、熊繼柏、王行寬、潘敏求、張滌等一批知名的中醫臨床專家,建設有2個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12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5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14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
三:湖南師範大學醫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醫學院坐落在嶽麓山北麓的鹹嘉湖校區,南靠西湖公園,北臨金星路與桐梓坡路交叉口的商業區,佔地面積168畝。
湖南師大醫學院成立於2002年3月,由湖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而來,其前身可溯源到1911年美國人胡美博士設立的雅禮護病學校。湖南師範大學醫學院組建16年,醫學教育發展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從專科起步,搭乘「211工程」和「雙一流」高校重點建設的快車,直接進入本科,發展到現在構建起了涵蓋本科、碩士、博士一體化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醫學院現有臨床醫學、預防醫學、醫學檢驗技術、護理學、藥學等5個本科專業。
設有臨床醫學、預防醫學、醫學檢驗技術、護理學、藥學、基礎醫學等6個系和1個醫藥學實驗管理中心。醫學檢驗技術、藥學專業是湖南省高校特色專業。擁有湖南省「十二五」重點學科——基礎醫學,兩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小分子靶向藥物研究與創製實驗室和分子流行病學實驗室。有生理學、生物衛生統計學兩個博士點;臨床醫學、護理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等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臨床醫學學科連續5年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學院共有專任教師138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51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7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佔教師總數的55%;具有海外學習或工作經歷教師佔18%。醫學院現有湖南省「芙蓉學者」講座教授1人,上海高校特聘教授(東方學者)、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人選1名,湖南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2人(含「青年百人」1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3人,「瀟湘學者」講座教授3人、特聘教授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3人,學校「世承人才計劃」人選11人。4位老師分別入選湖湘高層次人才聚集工程創新團隊、傑出創新人才、優秀青年創新人才。
學校有高水平附屬醫院8家,其中包括湖南師範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湖南省人民醫院)。附屬醫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高級職稱教師514人,其中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12人,原廣州軍區「名醫名刀」3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湖南省優秀專家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專家6人。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72人。
四:南華大學衡陽醫學院
學院有 13 個教研室,5個實驗中心,3 個研究所(心研所、腫瘤所與病原研究所)。 1個省級重點專業(臨床醫學)、1 個省級重點學科(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6個校級重點學科;5 門省級重點課程,2 門校級重點課程(診斷學與生理學),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 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學院具有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博士、碩士)醫學教育為主體的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設有臨床醫學、基礎醫學、醫學影像、醫學檢驗、麻醉等 5個專業 。
學院校本部擁有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病原生物學、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免疫學、生理學等碩士點。學院確立了以專業素質為核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宗旨,依託多科性大學的優勢,將教學工作擺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強調文理工醫的滲透,注重複合型、創造型人才的培養。有2個二級學科獲得博士學位授權。
為保證臨床教學與科研的需要,現有直屬型附屬醫院4所、協作型附屬醫院11所、教學醫院10所,共有病床12000餘張。歷年來,培養的學生醫學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掌握紮實,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畢業生分布在省內外醫療機構、醫學院校、醫藥衛生科研機構及政府衛生管理機構,許多已成為國家百千萬人才、首席科學家、長江學者、知名學者和業務骨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全院教職員工218人,其中正高級職稱人員42人,副高級職稱人員72人,中級職稱人員84人,初級職稱人員20人;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64人,其中獲博士學位者40人,獲碩士學位者10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湖南省「百人計劃」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4人,湖南省高校學科帶頭人3人,湖南省優秀教師1人,湖南省青年教學能手2人,湖南省中青年骨幹教師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