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纓丹(Lantana camara),馬鞭草科馬纓丹屬的一種直立或蔓性灌木,原本產自美洲熱帶。馬纓丹外號又叫「五色梅」,有著非常美麗的花朵,淡紫、紫紅、粉紅、橙黃、深黃……五顏六色的花開在一株植物上,非常美麗妖豔。
然而,當人們禁不住為它嫵媚的花朵發出陣陣驚嘆的時候,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盛開,也是以絞殺本地土著植物為基礎的。
馬纓丹植株之間可以傳遞化學信息,而這種信息物質會讓本地土著植物難以適應,成為排擠和絞殺其他物種的有力武器。同時它耐貧瘠,對光資源的捕獲能力很強,能很快形成厚密的植被層而減少下層植被光照,阻止覆蓋層下其他植物的生長,消滅其下層植物,這也是馬纓丹下層寸草不生的原因之一。
馬纓丹莖杆具有倒鉤狀短刺,花、葉及未成熟的果實不但有毒,能讓對牲畜和害蟲忌避,還會使人過敏。這是它在原生地避免被騷擾的一種防範措施。由於它外表美麗,觀賞效果極佳,被人為的引入到一個沒有天敵的環境中,便開始了它肆意生長,生態失衡的狀態,這樣,最終還是需要人類自己承擔釀下的惡果。
馬纓丹花期長,花色豐富,五彩繽紛,花初開黃色或粉紅色,繼而變成桔黃或橙紅,最後變為紅色,因此而得名「五色梅」、「七變花」、「七變丹」,是一種常見的園林植物,因此又被人稱為中國最美的入侵植物。只是其植株所散發的特殊氣味,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有人覺得香,有人認為臭。
五色梅、五彩丹、七變花、五色繡球......它們都是源自於描述馬纓丹的花序顏色豐富這一點。《南越筆記·馬纓丹》:「一名山大丹,花大如盤,蕊時凡數十百朵,每朵攢集成毬,與白繡毬花相類。」,其實馬纓丹的「花球」並沒有和其描述的一樣「花大如盤」(事實上只比一元硬幣大上那麼幾圈),但確實和繡球花一樣是由大量的小花組成的花序,開放時按照從外圍向中部次第開放,每一朵小花初開時都是鮮黃色的,後逐漸轉為橙紅直至深紅(根據不同的園藝品種還有轉成其他顏色的或者保持黃色不變化的,而且按照人類喜歡白色繡球的審美,也確實有白花的馬纓丹品種),整體上便展現出一個花球上有好幾種顏色的花的狀態。
馬纓丹花美麗,是優良的觀花灌木。馬纓丹因花期長,適應性強,園林中常叢植、地被覆蓋和做綠籬,也可於草坪中點綴,可種植於山石旁,還可用於花壇布置等。北方盆栽作室內布置或花壇擺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