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月食到沙羅周期

2021-01-15 清華天協

一連串的沙羅周期也有出生和死亡,由於軌道並不是穩定的,一個沙羅周期後交點的位置還是會存在半度的偏差,而且這個偏差會累積。(經過降交點的食,月球路徑會北移;經過升交點的食,月球路徑會南移)直到若干次日月食後這個偏差累積到日面和月面無法再相交,同時,又會有新的日月食出現。

從一次偏食開始,相隔若干個沙羅周期的全部日食(或者月食)序列叫做沙羅序列。

以2008年為例,117~155(編號)日食沙羅序列和109~149月食沙羅序列在進行中。每個日食沙羅序列。以日食沙羅序列為例,多數日食沙羅序列包含71或者72次日食,其中多數有43次日全食、日環食和混合日食(統稱中心食)。

(長江大日食,拍攝於杭州,源:Wikipedia)

我們以大名鼎鼎的長江大日食為例,2009年7月22日的日食是136號日食沙羅序列第37次日食,這個序列有71次日食,開始於1360年6月14日的日偏食,這個序列依次是8次日偏食、6次日環食、6次混合日食、44次日全食,最後結束於7次日偏食。

日食沙羅序列和月食沙羅序列之間存在聯繫,在一次日食之後的半個沙羅周期(9年5天半)後會出現一次類似的月食,反之亦然。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規律,一般來講,農曆同一月內如果發生了日食會緊接著一次月食,例如長江大日食之後,2009年8月6日,在我國西部可以看見一次半影月食。














相關焦點

  • 「沙羅周期」是一個天文術語
    6,585.32天的一段時間間隔,每過這段時間間隔地球、太陽和月球的相對位置又會與原先基本相同,因而前一周期內的日、月食又會重新陸續出現。沙羅周期是日食和月食的周期,是指月球在它的軌道盤上運行一周(以便月球交點沿著軌道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18年零10天。一個沙羅周期是6585 + 1/3 天(相當於18年11.3日或18年10.3日----如果有5個閏年),這是古巴比倫人對日食的觀測後發現的其周期性。「沙羅」是重複的意思,為18年零11天多一點。
  • 沙羅周期對星盤的影響(高階佔星技巧)
    談到日、月食就要提到,觀察日月食的循環,我們可以利用佔星學中的沙羅周期來做進一步的預測下一次的日食對我們會有什麼重大影響。
  • 2019年12月26日 -日食與沙羅周期對個人的影響
    描述著一些我們十八年的成長主題,當你的星盤受到日月食影響時,認識該系列的沙羅周期會讓你更清楚這一年的氛圍與成長的主題。在12月的課程當中我將使用安潔莉納裘莉的案例讓大家清楚了解沙羅周期配合月相怎麼影響她的情感與婚姻的獨特生命歷程。
  • 3月20號日全食與沙羅周期 牧夫譯製
    發生於2015年3月20日的日全食屬於日食家族中的第120號沙羅序列。周期的特殊性在於兩場時間間隔為一個沙羅周期的掩食事件(日食或者月食)在各方面都十分類似。其間月球與其軌道升、降交點(即月球軌道與黃道面的兩個交點)的相對位置幾乎是相同的,同時也有類似的地月距離。除此之外,掩食發生的日期也大體接近。
  • 30日將有半影月食天象,我國各地可見月出帶食現象
    2020年11月30日(農曆十月十六)將發生半影月食,沙羅周期第116號,包括亞洲東部、印度洋東部、大洋洲、太平洋、北美洲、南美洲、大西洋(除東南部)、歐洲西部和北部、北冰洋等地區均可見。 本次半影月食自北京時間11月30日15時30分半影食始、19時56分半影食終。
  • 11月30日有半影月食天象 我國各地可見月出帶食現象
    原標題:11月30日有半影月食天象 我國各地可見月出帶食現象     2020年11月30日(農曆十月十六)將發生半影月食,沙羅周期第116號,包括亞洲東部、印度洋東部、大洋洲、太平洋、北美洲、南美洲、大西洋(除東南部)、歐洲西部和北部、北冰洋等地區均可見。
  • 11月30日將發生半影月食天象,我國各地可見月出帶食
    農曆十月十六)將發生半影月食,沙羅周期第116號,包括亞洲東部、印度洋東部、大洋洲、太平洋、北美洲、南美洲、大西洋(除東南部)、歐洲西部和北部、北冰洋等地區均可見。本次半影月食自北京時間15時30分半影食始、19時56分半影食終。全部過程歷經4小時又26分鐘,我國各地僅能見到月出後的部分過程。本次半影月食食甚發生於17時43分,最大半影食分為0.855。半影月食不會造成月面有缺角,系月亮移入地球的半影區,照射月面的部分太陽光為地球所遮蔽,使得月面靠近地影中心方位處變得較為陰暗。
  • 多少年發生一次月食?
    月食的原理和日食類似。在農曆每月的十五、十六,月球運行到和太陽相對的方向。這時如果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條直線上,月球就會進入地球的本影,而產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進入地球的本影,就產生月偏食。
  • 日月和地球之間有一種獨特的組合,用笨方法也能預測月食
    以前的人們觀測紀律月食發現月食的出現其實也是有一個周期性的,只要記錄下一個周期裡月食的全部情況下一個周期中月食的出現時間和情況就和上一次差不多。這個方法是很早以前的天文學家迦勒底發現的,這個月食發生的周期是18年11天8小時,迦勒底將這個周期叫做沙羅周期。
  • 月食與土冥合相
    (當然跟月蝕觸動到我們星盤中的那個宮位也有關聯)    可能維持六個月到一年左右,特別是如果在個人星盤有行星落在日月食星盤的日月位置上,那麼這樣的影響更為強烈,例如在本次個人星盤上有行星或四軸點落在巨蟹20度00 分與魔羯20度00 分軸線,通常可以給到5度的容許度(看每個佔星師習慣),被日月食接觸的行星或軸點說明了重要影響的領域。
  • 他們還發現了日食、月食的重複周期
    在尼尼微的廢墟中發現的石碑,有發生於公元前一二千年(亞述人統治時期)的日食、月食記錄和行星的運行記錄。巴比倫人在泥版上用楔形文字留下了大量寶責的天文史料。巴比倫人很重視觀測天體的運動,他們創造了將一周天分為360度的劃分法,以及度以下為分、秒的60進位制,被西方天文學的主流繼承,一直沿用至今。
  • 什麼是月食
    月食  古時候,人們不懂得月食發生的科學道理,像害怕日食一樣,對月食也心懷恐懼。外國有人傳說,16世紀初,哥倫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買加,與當地的土著人發生了衝突。哥倫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個牆角,斷糧斷水,情況十分危急。
  • 本月即將上演日環食天文奇觀,這裡有與它相關的內容
    如果是日食現象,那麼中心食就能讓我們觀察到全食或者日環食;若是月食現象,中心食就會出現特有的月全食。如果日/月食現象出現在食季的開頭或者末尾時期,要麼會出現半影月食或者一小部分的日食。由於月食在2020年的六月食季發生得太早又在七月食季來得太晚,在2020年六月五日的和2020年七月五日的月食將會變得極其模糊和微弱,也很難觀測到半影月食。請看如下幾張插圖。
  • 佔星高階技巧-沙羅周期
    10月19日 線上擇日佔星課 10月26日 線上卜卦佔星入門課-12宮 https://jinshuju.net/f/FXuLFU10月27日 線上高階佔星技巧-沙羅周期 11月2日 線上專業佔星師認證課初級課 https://jinshuju.net/f/AAqdmj11月2日 線上恆星佔星入門課
  • 什麼是月食?它是如何形成的?古人說的「天狗食月」是不是真的?
    當它永不停歇地繞著地球轉動時,這個活潑的衛星偶爾會精確地運行到地球的陰影之中,並且發出一種怪異的紅色光芒。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月食。圖解:這種合成圖片如今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拍攝月食等天文現象的手段。欣賞更多月球照片。人類對天文的興趣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
  • 日食和月食的發生有什麼規律?
    日食和月食哪個發生的機率更高?日全食之所以能發生,純屬巧合。月球直徑約為太陽的1/400,而日地距離正好為地月距離的400倍。從地球上看,月球和太陽的視直徑幾乎相等,因而月球有可能遮住太陽而發生日全食。日食和月食,哪個更常見呢?根據地球和月球運行規律,大約每18年零11天,也即一個沙羅周期,日月食的發生順序就會重複一遍。
  • 1月21日的月全食為什麼中國看不見?解密月全食成因
    2019年1月21日月全食現象簡介本次月全食:沙羅周期編號第134號,自10時35分半影食始、11時34分初虧、12時41分食既、13時12分食甚、13時44分生光、14時51分復圓、15時50分半影食終;月食全過程歷經5小時15分鐘,半影月食月2小時,本影月食(月全食和月偏食)歷時3小時17分鐘
  • 希臘海撈出一銅塊,竟準確記錄奧運周期,西方專家表示:難以置信
    在2000多年前,古希臘人便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一個裝有刻度盤、齒輪和嵌齒的盒子,在這臺「超級計算機」的幫助下,古希臘人能夠提前幾十年預測日食和月食。古希臘「超級計算機」名為安提凱希拉裝置,是100多年前在一艘羅馬沉船上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