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是譁仔!
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寵物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
今天譁仔聊一個「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話題——魚馬桶。
其實,早在一年半以前我就想聊聊它了,但是因為這個話題當時太過火熱,容易犯眾怒,所以我就想避避風頭。
嗖的一下,十八個月的時光從指縫間逃走了,我的膽兒也肥了,於是就想來挑戰一下這個敏感話題,撩撥一下神仙的逆鱗。
譁仔不是鋼鐵俠,也不是蜘蛛俠,更不是雷神,充其量只是蟻人的一枚小粉絲,期望不要被觀賞魚界的「滅霸」彈響指。
好了,請同學們做好,聽譁仔說一說觀賞魚那些事兒,恭請大神高抬貴手!
友情提示:本文適合家裡沒有魚馬桶的寵物魚玩家,不太適合家裡已經有魚馬桶的朋友,擔心你們生氣。預計閱讀218秒。
非友情提示:譁仔的所有文章拒絕任何其他個人、公司和媒體的轉載,也拒絕疑似不孕不育的偽原創作者的洗稿。
魚馬桶誕生記
魚馬桶是什麼?
要想把這件事掰扯清楚,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盪氣迴腸的「魚馬桶誕生記」。
曾幾何時,擁有一個錦鯉池,那是很多觀賞魚玩家嚮往的生活目標之一。
在錦鯉池的過濾倉中,有一個標配,那就是耳熟能詳的「沉澱倉」。
譁仔自己就有錦鯉池,並且我親自指揮工人建造的,其中的知識含量和難點,我心知肚明。
沉澱倉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在整個過濾倉中,它又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因為錦鯉太能拉了!
問題是,問了解決魚便沉澱的問題,劃分出那麼大的空間給沉澱倉,總覺得不划算。
於是就有人聰明的魚友引入了「固液分離器」。
注意,這時候的固液分離器還不能和後來的魚便分離器劃等號,因為它的個頭比魚便分離器大很多!
至從用固液分離器取代了沉澱倉,一些原本無法建造錦鯉池的玩家的小心臟開始蠢蠢欲動了——如果把固液分離器變得再小一點,那我不就可以在自己家裡建一個小一號的錦鯉池了嗎?
於是,固液分離器越做越小,最後就發展成了我們現在熟悉的——魚便分離器。
後來,有人把這個裝置引入了帶託櫃的底濾生態魚缸。
最早,魚友們只是把魚便分離器置於底濾溢流區使用,後來發現用起來挺鬧心,索性把它再縮小一些,並且徹底離開溢流區,反而安置在了託櫃內部的入水口頂部。
於是,魚馬桶宣告橫空出世!
結論:魚馬桶是錦鯉池沉澱倉的「曾孫」,是原始固液分離器的「孫子」,是魚便分離器的「兒子」。
中國人都希望「青出於藍勝於藍」,但是從錦鯉池沉澱倉發展到魚馬桶,其實是「一代不如一代」。
為什麼這麼說呢?
有了魚馬桶就不用洗棉了?扯了一個大大的淡!
聽過譁仔課程的朋友都知道,我是把魚馬桶這種裝置歸類在了「物理過濾設備」的序列中,它和常見的白棉是同一個屬性的東西。
換句話說,它們都是為了減少魚缸水體中的大顆粒汙染物而設計的產物。
魚馬桶可以把大部分的觀賞魚糞便和食物殘渣搜集在它的小型沉澱倉內,從而實現減少水體有機汙染物的目的,從目的來說,和海水缸裡的蛋白分離器是一樣的,從結果來看,和我們司空見慣的物理過濾白棉是一樣的。
目前,主流的魚馬桶廠家宣稱可以分離80%左右的魚便,個別張狂一點的賣家敢說90%,在魚馬桶剛剛大規模問世的時候,一些喪心病狂的賣家敢說「用了魚馬桶就可以終身不用給魚缸換水了」,那時候的一小撮賣家真是拿觀賞魚小白當嬰兒來調戲。
少數買家經過實踐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 大呼上當。
與此同時,更多的買家是閉口不言,打落門牙活血吞,畢竟是丟人的事兒,沒必要滿世界宣傳。
但是,眼看著銷售數據越來越慘,賣家不能餓著啊,於是就改變了宣傳口徑,統一說:我們的魚馬桶不能讓你終身不換水,那是個別無良賣家胡說的,魚馬桶只能代替白棉,讓你不用再洗棉了,我們是善良的賣家2.0版哦,萌萌噠!
這鍋甩得很給力!
這新賣點說得卻很不給力。
養過很多年魚的朋友都知道: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同等重要。
三層合格的白棉的過濾效果可以達到95%以上,而魚馬桶最多可以達到90%,如果這種倒退也是一種進步,那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於是,一些「更有良心」的賣家發現勢頭不對,再一次改變宣傳口徑:我們不能完全代替白棉,只是可以減少清洗白棉你的次數。
呼!總算是說了一句人話!
魚馬桶的確可以減少清洗白棉的頻次,對於這一點,譁仔深信不疑。
但是,仔細琢磨一下,總覺著哪裡不對勁。
到底是哪裡不對勁呢?
那是一隻偷換概念的高手,抓住它!
要把這個問題琢磨明白,譁仔有必要給大家普及一個鮮為人知的「魚馬桶定律」。
魚馬桶定律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水流越快,魚便的沉澱效果越差;水流越慢,魚便的沉澱效果越好;第二部分:沉澱區的空間越大,魚便的沉澱效果越好;空間越小,沉澱效果越差。
這是由魚馬桶的設計原理所決定的,是從娘胎裡帶出來的屬性,變不了。
聰明如你,一定想到了:魚馬桶和大流量的循環泵是天生的冤家!
二者只能取其一。
魚馬桶很難設計得特別大,否則使用起來有水漫金山的風險。
我們只能從流量上面下手來提高它的使用效率。
可是,流量越大,魚馬桶的沉澱區就越不安寧,已經沉澱的魚便也會被再次攪動起來,重新上演「王之回歸」的鬧劇。
如果犧牲流量換取魚馬桶的效率,這樣的傻事,幾乎沒有一個成熟的觀賞魚玩家回去做。
而如果是白棉呢?管你是什麼流量,來者不拒!
換句話說,魚馬桶在底濾魚缸裡的地位越來越尷尬——你總要在大流量泵和魚馬桶之間選一個。
言歸正傳,我們再說說魚馬桶和白棉恩怨吧!
我們仔細琢磨一下:魚馬桶真的可以大幅減少洗棉的勞動量嗎?
好像是,其實不是。
為什麼這麼說呢?
你仔細琢磨一下:你通過使用魚馬桶所節約下來的時間,是不是拿出一部分來清理魚馬桶了?
譁仔再提醒你一點,有一種商品叫做「魚馬桶清洗刷子」。
原來你還要花時間來清洗魚馬桶啊!?
最後,如果你是買的自帶魚馬桶的魚缸,還則罷了;如果你是打算給原本沒有魚馬桶的魚缸加裝一套魚馬桶,你可一定要三思而行啊!
第一,你要把魚缸清空,原本魚缸裡的觀賞魚要承擔病死的風險;
第二,你以為你買的魚馬桶就一定嚴絲合縫嗎?目前很多魚馬桶是賣家DIY的。除非你自己不是手殘黨;
第三,如果你要買成品的魚馬桶,最便宜的五十多元,效果不好;效果好的,400元左右,你確定要用魚馬桶取代白棉嗎?
丟了西瓜撿芝麻,這事兒要是冷靜下來想一下,細思極恐啊!
通過加裝魚馬桶來給白棉減負,把原本平鋪在白面上的糞便裝進了魚馬桶裡面,除了讓你的錢包成功瘦身,它還給你的魚缸帶來了哪些有益的改變?
反正,我是說不出來。
魚馬桶帶來的最大改變,是讓一小撮「偷換概念的高手」提前致富了。
把「用瓢盛水」變成「用碗盛水」,然後就走向了人生巔峰,高手!確實是高手!
譁仔的心裡話:如果你把魚馬桶當成一個玩具,想要玩一玩,這無可厚非。我只想提醒你一點:魚馬桶只適合底濾魚缸,別搞錯了!不過,在我眼中,魚馬桶就是一個笑話,是魚缸過濾設計史上的一次倒退。
你與成功養魚之間,或許只差一個譁仔的距離。
敬請關注百家號譁仔說魚專欄,帶你明明白白玩轉觀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