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標卡尺是高中物理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長度測量儀器之一;它的測微原理應用很廣,如實驗室用分光儀、雙縫幹涉實驗的測量等,工廠用的高度尺、深度尺,經緯儀上使用角度遊標、微分天平的讀數等也使用遊標刻度來讀取微小的值。並且在近幾年的高考中多次進行了考查,得分並不理想。同時在部分資料上出現了遊標卡尺的反讀試題,讓沒有真正掌握遊標卡尺的原理的學生感到難以下手,因此結合個人在教學中的實踐,整理總結出遊標卡尺的兩種讀數方法,以饗讀者。
一、 遊標卡尺的工作原理:
⑴遊標卡尺的構造: 主要由主尺和一條可以沿主尺滑動的遊標尺組成,具體結構可參考新課標物理選修3-1教材附錄:遊標卡尺(P104頁)
⑵測量原理:遊標卡尺的主尺的最小刻度為1mm,遊標尺的最小刻度由精確度來確定。
以10分度卡尺為例:
10分度遊標卡尺:遊標尺上共有10個等分刻度,全長為9mm,也就是每個刻度為0.9mm,比主尺上刻度小0.1mm。其遊標尺上10格只相當於主尺上9格,由此,當遊標上某一刻度與主尺上某一刻度相對齊時,則表明遊標尺上第一刻度(即零刻度)與主尺上相鄰前一刻度相距為遊標尺對齊刻度讀數乘以0.1mm,則很容易得出遊標卡尺的讀數規律為:
遊標卡尺讀數=主尺刻度讀數+遊標尺對齊刻度讀數×精確度
(3)遊標卡尺分類,常用有10分度、20分度和50分度三種,其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但精確度不同,10分度精確度為0.1mm,20分度精確度0.05 mm,50分度精確度0.02 mm,每種卡尺的精確度就是其分度值的倒數。
一、 遊標卡尺讀數方法
遊標卡尺讀數=主尺刻度讀數(整mm)+遊標尺對齊刻度格數×精確度(mm以下)
或:遊標卡尺讀數=主尺刻度讀數(整mm)+遊標尺對齊刻度格數/分度值(mm以下)
[注意]
1、遊標卡尺不用估讀,其讀數的有效位與精確度相同。
2、讀數時要注意遊標卡尺的類型(即分度值)。
具體讀數技巧如下:
1) 「數格法」:像上述讀數公式一樣,主尺讀數取遊標尺零刻度前相鄰的整的毫米數,遊標尺讀數取遊標尺上與主尺對齊的刻度的格數(即數遊標尺上第幾格與主尺某刻度對齊),然後代入上述讀數公式計算可得所測物體的尺寸。用公式表示如下:
主尺讀數若取5mm則遊標尺讀數只能取0;主尺讀數若取4mm,則遊標尺讀數應取10。
為了方便,取遊標尺的零刻度對齊讀數,但要注意在此小數點後面的零是有意義的,不可不寫。上述規律對20分度和50分度同樣適用。
2) 「直接讀數法」。主尺讀數方法不變,主要看遊標尺,特別適用於20分度和50分度的卡尺。
如圖50分度卡尺,它遊標尺上的數字1就是第5格,對應的讀數應為5×0.02mm=0.1mm,同理2對應就是0.2mm,依次類推;而每兩個數字之間相當於十等分,共分五小格,而每一小格相當於二個等分,(即如下圖0.4mm~0.5mm之間,有十等分,每一小格相當於0.02mm),然後讀數時直接從刻度
上直接讀出,所以遊標尺讀數為0.42mm。則測量物體尺寸為:9+0.42=9.42mm。
這樣,我們在讀50分度(或20分度)遊標尺的讀數時不用再數格數,直接從數字上讀出遊尺的讀數。
二、求主尺與遊標尺相對齊的刻度的「反讀法」
如下試題,如用10分度遊標卡尺測得某物體長為3.6mm,則主尺上的第 刻度與遊標尺上的第 刻度相對齊。
我們從測量原理的介紹可知,主尺讀數與遊標尺零刻度相距正好是遊標尺刻度×精確度,而遊標尺上每一小格正好比主尺上每一小格相差為其精確度,由此將公式反轉推出,對齊的主尺刻度=讀數整數+讀數小數除以其精確度(單位mm)。如上例,讀數為3.6mm則主尺對齊刻度應為3+0.6/0.1=9,即主尺上第9mm刻度與遊標對齊;同理,遊標上對齊的刻度為讀數小數除以精確度即0.6/0.1=6,即遊標上第6個刻度與主尺對齊。
由此我們推出:(注意單位取mm)
主尺對齊刻度=遊標卡尺讀數的整數部分+讀數的小數部分/精確度
遊標尺對齊刻度=讀數的小數部分/精確度
此公式同樣適用於20分度和50分度的遊標卡尺。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遊標卡尺的讀數和常規測量工具基本類似,只要掌握了遊標卡尺的原理,不管什麼樣的命題都會迎刃而解,所以在學習中要注重觀察,注重實驗,從中挖掘技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