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一萬米有什麼?很多人都會發問太空裡有什麼,但卻很少有人會問,海洋裡有什麼?
雖然說海洋覆蓋了地球上71%的表面,但是真正能稱得上海底一萬米的地方其實在地球依舊屈指可數,而其中最為著名的應當就是馬裡亞納海溝(the Mariana Trench)。
11月10號,我國「奮鬥號」載人潛艇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為10909米。或許上次關於我國深潛的國民記憶還要追溯到12年的「蛟龍」號,那一次,紀錄被保持在7062米。時隔8年,我國的深潛已經突破了一萬米。
馬裡亞納海溝位於馬裡亞納群島(Mariana Islands)東部,由北向南劃出一個長度超過2100km的弧形。它是整個太平洋海溝系統的重要一環,向北過渡為伊豆-小笠原海溝(Izu-Ogasawara Trench,也有稱作「Izu-Bonin Trench,伊豆-博寧海溝」的),並與日本海溝(Japan Trench)銜接。
傳說中水深超過一萬米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馬裡亞納海溝的南部,而在這幽暗之底又能發現什麼呢?
有一點可以肯定,一定不會發現美人魚。迄今為止,人們發現的最深的魚是一種獅子魚(snailfish)Pseudoliparis swirei,深度呢是8718米,不過在馬裡亞納海溝的6-8千米深處都可以看見它們的身影。
海底一萬米有魚嗎?有一群科學家從生物學的角度給出的答案是沒有,他們認為魚類的極限深度應該在8200米左右,當然這也只是一種推測究竟正不正確還需要更多的考察。
8000米往下還能看見什麼?如果海裡連魚都沒有又還能有什麼?答案是節肢動物,鉤蝦類的Hirondellea gigas,在6000-9000米深度常見,哪怕在10917米深也曾採到過標本。
這可能是咱們能看見的最直觀的萬米生物,在這裡可能還有許多微生物,但是畢竟用人眼已經看不見了。或許在這個地方還有其他宏觀生物,但是咱們畢竟不能眼見為實,還是等科學家來探索吧。
除了這些動物還有什麼其他的東西嗎?
——塑料垃圾
來自中科院和浙大的科研團隊在馬裡亞納海溝10908米的海水和深海軟泥裡,檢測出了大量微塑料
除了微塑料甚至還有大塊塑料
你沒有看錯,這些塑料垃圾要比我們更早抵達海底一萬米。在1909年,美國的貝克蘭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那時候他還沒有意識到這樣一個發明將會很大程度上改變後來的世界。
一般的塑料即便以百年為時間單位來計算也未必能夠降解,而填埋不僅會佔用大量土地,而且被佔用的土地長期得不到恢復,焚燒又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
這就導致了塑料充斥在全球各地,從江河湖海到高山平原,從最深的海底到最高的天空,隨風飄蕩的不是理想,而是塑料。食物,呼吸,飲用水,塑料微粒無處不在。
但最為諷刺的是,我們不僅對此無可奈何,甚至都沒有弄明白這些塑料微粒對人體究竟有多大的危害,只能籠統的說:易於吸附毒素並通過食物鏈富集至人體
塑料顆粒已經實現了全球無差異佔領,但是我們對其依舊近乎一無所知,或許深潛至一萬米後,我們對於塑料的了解和研究也能更進一步。
參考資料:
[1]Chiba S, Saito H, Fletcher R, et al. Human footprint in the abyss: 30 year records of deep-sea plastic debris[J]. Marine Policy, 2018, 96(10): 204-212.
[2]Lan Y, Sun J, Bartlett D H, et al. The deepest mitochondrial genome sequenced from Mariana Trench Hirondellea gigas (Amphipoda)[J]. Mitochondrial DNA Part B, 2016, 1(1): 802-803.
[3]顧湘,楊騰婕,梁晨.海洋塑料汙染治理的公眾參與困境與出路[J/OL].中國國土資源經濟:1-13[2020-11-15].https://doi.org/10.19676/j.cnki.1672-6995.00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