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才換得今日好光景
今年中秋國慶「喜相逢」,也是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第一個長假。廣州日報在節日期間將推出「看灣區 慶雙節」系列主題報導。其中,1日重磅推出「雙節看灣區」全天特別直播報導,與央媒組織的「坐著高鐵看中國」主題採訪活動相呼應。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分兵多路直擊大灣區。通過精彩紛呈的直播活動,邀您一起感受國泰民安、慶祝佳節歡樂、感悟歲月靜好……在這個特別的年份、特別的節日裡去擁抱家人、祝福祖國。
中秋國慶雙節同慶的情況並不多見,在21世紀僅有4次,上一次是在2001年,另外兩次則要等到2031年和2077年。
燈光化身城市幕布 用光高調表白祖國
10月1日晚,以「雲山珠水 吉祥花城」為主題的國慶燈光表演主題活動在廣州珠江兩岸上演。這場以羊城夜空為舞臺的視覺盛宴,也透過央視新聞的「璀璨中國 山河同慶」直播活動,傳遞給祖國各地人民。與此同時,佛山肇慶兩座城市也為這次節日亮燈。
廣州:一江兩岸紅色畫卷見證不平凡的2020年
夜幕初上,從海珠廣場一路向東延伸,以紅色為基調的燈光逐漸點亮珠江河畔建築外立面。24棟建築作為幕布,彼此交互聯動,演繹出各種絢爛圖案。
24棟建築作為幕布,彼此交互聯動,演繹出各種絢爛圖案,儼然一臺「城市大電視」。
今年的國慶主題燈光秀,結合國家時事與時代發展,畫面中紅旗上的五角星從右至左緩緩飛入畫面,一面面鮮紅的國旗布滿樓體,巨大的三維立體數字「71」逐漸騰空。當建築立面上出現了一雙雙鏗鏘有力的大手,及鍾南山院士的剪影時,燈光秀就進入了「眾志成城抗疫情」部分,一位位醫護人員在疫情暴發時逆行的影像,仿佛把人們的記憶拉回半年多前新冠肺炎疫情出現的那個冬天。廣州用夜空裡最亮的燈光,為這些英雄獻上敬意。短短幾分鐘的視頻,讓倚著江岸欣賞燈光秀的市民心潮澎湃,紛紛拿出手機拍照、錄影。
佛山:多處地標亮燈成全家福背景牆
而1日夜的佛山,流光溢彩。三龍灣、千燈湖、智慧公園等多處城市地標同時亮燈。佛山版的「珠江夜遊」在三龍灣開啟,這是佛山市首個夜間水上旅遊項目。遊船猶如東平河的一枚遊走的「明珠」,穿行在樂從、北滘、陳村、禪城撩人的夜色裡。矗立在龍舟廣場一側的信保廣場,則變身巨型屏幕,上演「家國同慶,盛世華誕」一幕。不少佛山市民全家老小以巨屏為背景,拍上一張全家福,喜笑顏開。
在千燈湖公園,環湖的12棟高層建築,嵌入超過300萬顆像素點,化身巨型屏幕,用燈光夜景向祖國獻禮。在「節日慶賀」這一篇章裡:絢麗的中國紅絲帶在高層樓宇中流動,和平鴿、彩色氣球飛向藍天呈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一呈現,五彩斑斕的煙花布滿夜空,向人們傳遞著節日喜慶氛圍。
肇慶:華光璀璨迎「雙節」
而彼時的肇慶,夜幕下的閱江大橋、七星巖被彩燈裝飾得絢麗奪目,星湖大酒店以及各大戶外電子屏上,亮出了「祖國萬歲」「喜迎國慶」等祝福話語。
在肇慶中心城區的燈杆上,掛上了一面面鮮豔的國旗,祝福祖國繁榮昌盛。有著千年歷史的肇慶古城牆,也紅燈高懸,霓虹閃爍,在夜幕中展示著古端州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在夜色中顯得更加光彩迷人。
千架無人機 璀璨耀花城
沿著珠江一路向東,從海珠橋、江灣橋一路到獵德橋、廣州塔,珠江遊船和無人機編隊,聯袂「點亮」一江兩岸,為市民獻上一場視覺盛宴。晚上7時半,無人機編隊徐徐升空,1000架無人機組成的編隊呈獻出8分鐘的光影表演,成為整晚最吸睛的表演之一。
千架無人機八分鐘精彩演出。
花好月圓人團圓,千架無人機拼出國旗圖案。
夜空之中,無人機編隊組成的3D立體廣州塔造型,與真正的廣州塔「雙塔輝映」,雖然這個造型也曾在往年出現過,但這一次難度更高。廣州塔周圍,兩條賽道環繞,兩輛汽車盤旋而上,展現廣州、深圳雙城聯動,比翼雙飛。
下一幕,市民最熟悉的臉孔之一出現在夜空。南山風骨,國士無雙。鮮花擁簇下,無人機編隊組成鍾南山院士及一眾抗疫戰士的肖像,這也是廣州以最高禮遇致敬戰「疫」英雄。
最終,畫面定格在長城、天安門與一面巨大的五星紅旗之上,寓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
與無人機互相輝映的是在廣州塔上,不斷閃現「國慶逢佳節,中秋共華誕」「2020 我更愛你中國」「山河無恙、家圓夢圓」「萬家團圓,祝福祖國」等標語。讓人驚豔的是,廣州塔身上還出現了兩面五星紅旗,面積超過2500平方米。
「心情非常激動,尤其『山河無恙』這四個字太讓人感慨了。」市民張先生拍下多張美照。「記得疫情剛發生時,花城廣場幾乎看不到多少人。現在能欣賞這麼美的燈光秀慶祝『雙節』,要感謝偉大的祖國、偉大的人民。」
傳統又時髦 永慶坊國慶活力開街
這個假期,市民遊客能在永慶坊實現集「吃、宿、遊、玩、購」於一體的「一站式」體驗。國慶假期期間,永慶坊更有國慶開街活力周系列活動,說唱表演、潮流市集、藝術展覽、藝術市集、樂隊LIVE、嘉年華輪番上陣,給市民遊客們呈現傳統與時髦兼具的「網紅」內涵。
10月1日上午10時,記者走訪永慶坊時看到,人流漸漸多了起來,其中不少是年輕人。育才中學5名高一學生帶著拍攝設備一早來到永慶坊,學生劉元煒告訴記者,他們將要在這裡展開研學實踐,了解嶺南文化的傳承、探尋老城區的新變化。湖南人曾女士雖來到廣州已有四年,但還是第一次來永慶坊。「想要了解廣州的民俗和傳統。」她說,自己從沒聽過粵劇,這次想來聽一聽,等下還要去醒獅的非遺大師工作室看看。
而在附近的醒獅項目大師工作室內,已為遊人安排上了各種優惠的特色周邊產品,一款醒獅車飾是店內爆款,在開車時搖晃模擬出獅子搖頭的憨態。今年8月底,全市首個非遺街區在永慶坊開市,廣彩、廣繡、琺瑯、骨雕、欖雕、醒獅、餅印、簫笛、古琴等10家非遺大師工作室進駐,熱愛傳統文化體驗的市民遊客,都能在這裡找到樂趣。
10時30分,永慶坊金聲廣場「永慶環」下已坐滿遊人,永慶坊國慶活力開街啟動儀式在這裡舉行,醒獅採青、鼓樂表演、潮流說唱,濃濃的節慶氛圍洋溢。據了解,10月1日到8日期間上午10時到晚上8時,金聲廣場、鄉愁廣場,街頭音樂會持續不斷,每天中午、下午和傍晚,遊客可以在此欣賞到粵劇新說唱、超燃合衠舞表演等。
去永慶坊還有多個新銳藝術展可看。「今夜月色真美」「畫面消失裝置藝術展」在永慶坊濱河段舉行,青年藝術家李瀅將收集來的1000多本童年漫畫懸吊空中,「我們長大了,以為這些漫畫消失,其實沒有,它們只是懸浮在空中。」李瀅說。
趣玩「小蠻腰」周邊 品非遺過潮節
「小蠻腰」下賞月吃月餅、潮玩非遺、品動漫藝術展……廣州塔嶺南文化主題展覽、潮墟C·PARTY「非遺文創+」等傳統文化傳習展示空間成為假期熱門打卡地,各種嶺南特色非遺項目吸引市民、遊客前來。
1日晚,眾多市民和遊客湧向廣州塔,看非遺、逛潮墟C·PARTY。
廣州塔下,潮墟C·PARTY現場。
10月1日上午10點,記者發現,來廣州塔的遊客逐漸增多。而「中國非遺第一展」第二期「華彩雲集——廣彩及嶺南工藝新品展」也收穫了不少遊客。據悉,該活動於10月1日在廣州塔公開亮相,展出文化精品117件(套),其中非遺作品104件(套),包括廣彩、石灣陶塑、潮州木雕、潮州瓷塑、麥稈畫、端硯等嶺南工藝美術精品。市民遊客可通過廣州塔官網、官方微信免費預約觀展。按照相關規定及防疫要求,建議市民至少提前一天預約門票。
領略了嶺南文化魅力,文化新場景潮玩特色民俗也不可錯過。據介紹,在今年「雙節」期間,「潮墟C·PARTY」將繼續圍繞非遺,精心「烹製」文化大餐。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佛山木版年畫市級代表性傳承人、人稱「年畫女俠」的劉鍾萍將在潮墟現場製作木版年畫,遊客市民可近距離觀看,在木版年畫中感受非遺的魅力。
電波藝術創意營直播室內也將迎來不少嘉賓,包括來自天河港澳青年之家的在穗創業夫妻分享與祖國「同頻共振」共發展的奮鬥歷程;公路咖啡主理人王方樹講述其自駕穿越川青新滇藏線的故事等。
超「燃」中國心 愛國主題快閃溫暖上演
「雙節」首日,包括北京路步行街、天河路等廣州各大商圈開門即迎來客流高峰。記者注意到,今年國慶長假伴隨北京路步行街「開街」,各大商圈的商家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紛紛推出各類線下文化展覽、大幅優惠活動等花樣「玩法」聚攏人氣,提振消費。
「雙節」首日,經過改造重新「開街」的北京路步行街人流量格外旺,本地街坊、外地遊客人來人往爭相到此「打卡」,紅紅的燈籠高掛,洋溢著一派濃濃的節日氣息。
10月1日上午10點,「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伴隨鼓點聲,由一群青年組成的樂團演奏的《我和我的祖國》「快閃」活動在北京路步行街青年文化宮前上演,現場吸引了眾多遊客及家長手持小國旗圍觀。
現場一位家長告訴記者,自己的兒子今年上初一,在樂隊中主要演奏小提琴,為了這個快閃活動準備了兩天時間。「參加這個快閃活動,主要是為共和國生日獻禮。」該活動相關負責人也表示,2020年經歷了疫情的洗禮,舉辦此次快閃活動,希望通過音樂的方式能夠給人們帶來信心與歡樂。
而海珠區也用快閃的方式喜迎國慶。1日,海珠區「國慶逢佳節 中秋共華誕」暨海珠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主題快閃活動拉開序幕。本次快閃活動包括舞蹈《行雲令》、民樂演奏《芳華十八》《愛我中華》《歌唱祖國》,優美動人的舞蹈、意境悠遠的民樂演奏,感動了在場觀看表演的數百名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