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接近過半,今年為止最大的「黑天鵝」——新冠疫情已經深刻改變了全世界人們的生活。
今年會是未來十年、甚至50年最糟糕的一年嗎?德銀在最新報告中警告,人們可能要習慣於類似新冠疫情的事件發生。
德銀分析師Henry Allen和Jim Reid表示,未來十年有四種主要風險,包括:一場導致超過百萬人死亡的瘟疫、一場全球災難級別的火山爆發、一次強烈的太陽耀斑、甚至是一次全球戰爭。具體來看:
一場導致220萬人死亡的流感,年概率為2%(50分之一);一次爆發指數VEI為7的火山爆發(威力僅次於最高級8),年概率為0.15%(667分之一);一次強度如同1859年太陽風暴等級的太陽耀斑活動,年概率1.06%(94分之一);一次全球戰爭,年概率0.625%(160分之一)。
德銀表示,如果這四個事件是獨立事件,且其中三個是自然發生的;那麼未來十年中至少有一個事件發生的概率為33.5%;如果把時間範圍拉長到未來20年,那麼這些事件中至少有一個將發生的概率55.7%。
一場全球大瘟疫
Worldometers數據顯示,截至至6月19日北京時間00:35,全球新冠肺炎病例已經超過850萬,死亡將近45.3萬。
實際上,人類歷史上不斷在跟傳染病作鬥爭: 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感染了約5億人,導致5000萬人死亡; 1968年的流感疫情奪走了100萬至300萬人的生命。
德銀認為,儘管如今隨著健康的改善以及科學的進步,人們對於疫情的準備已經相對較為充分,但是城市化和全球化也為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報告援引Madhav等在2017年的分析,當時預估一場流感大流行在全球造成220萬人死亡的年概率為2%。每年2%的概率意味著在40年的時間長度內,人類更有可能看到類似疫情的發生。
千年一遇的火山爆發
在衡量火山爆發的強度時,一般會使用爆發指數VEI。
其中最高級別為8 級的是超級火山爆發。據科學時報,地球上至少發生過47次超級火山噴發事件,距今最近的超級噴發是發生於2.65萬年前的紐西蘭北島陶波火山,其爆炸性噴發物的體積達1170立方千米。
僅次於超級火山的是VEI為7的火山噴發,火山噴發體積為100立方千米到1000立方千米之間。1815年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猛烈大噴發,造成的直接死亡人數約1萬人,噴發次年全球氣候異常,8.2萬人死於噴發後的饑荒和疫病。
德銀援引Newhall等人2018年的報告指出,VEI為7的火山噴發發生頻率為每前年1至2次,但可能更接近2次。如果假設這樣的事件每年發生的概率在0.15%(或者約每667年發生一次),那麼接下來40年發生的概率為5.8%。
德銀稱,火山爆發的主要影響在於氣候破壞。火山灰和硫磺導致了所謂的「火山冬天」,氣候變化使得全球的農作物歉收,造成饑荒。
太陽活動
太陽活動對全球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一場嚴重的太陽風暴會給地球造成長期的巨大破壞,比如1859年的卡靈頓事件。這是歷史上有記載的最嚴重的一次太陽風暴,因為英國天文學家理察·卡靈頓最先發現這一現象而命名。
據中國科學院官網,「卡靈頓事件」造成了長達8天的惡劣空間天氣。由於當時主要依靠蒸汽機和勞力,還沒有人造衛星、無線電通信和現代的電力傳輸網絡,太陽風暴並未給地球帶來過於嚴重的災難。
德銀援引Riley 2012年報告中的預估,未來十年,類似卡靈頓事件發生的概率在12%左右。
考慮到現代技術是建立在電子基礎上的,類似事件如果在今天發生,那麼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比如大規模停電、關鍵基礎設施無法正常運行、醫療設備受到影響、支付系統癱瘓、GPS衛星受到幹擾。
全球戰爭
2020年5月8日,法國、英國、波蘭等歐洲國家活動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5周年。
德銀表示,幸運的是,如今各國之間有更多的交流合作,經濟上也互相依賴,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比過去小了許多。
但是德銀也指出,相對於自然災害,戰爭爆發的風險更加難以預測。
對於未來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德銀做出保守假設,即每年發生全球戰爭的概率為0.625%,也就是160分之一。這意味著未來40年發生戰爭的概率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