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南晉寧森林公安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林鴞
晉寧公安救助灰林鴞 昆明市晉寧區森林公安局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張蕊)4月8日,昆明市晉寧區森林公安局根據群眾報警,救助了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林鴞。民警走近,輕輕把它抱下來,全身灰色的羽毛,就是一隻「大眼萌」。民警小心仔細地觀察,這隻萌萌的「小鷹」,體表未見傷痕,但不能自行飛翔。為讓其得到更好的救助,民警於當日將其送交昆明市野生動植物收容拯救中心進行救助。經中心工作人員鑑別,這隻「大眼萌」為灰林鴞,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森警保護生態多樣性 救助野生動物有些忙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在昆明舉辦,是幾代春城森警的榮耀!歡迎大家明年聚首春城,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共建美麗世界。」這是昆明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民警們的心聲。 昆明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其前身是有著40年歷史的昆明市森林公安局,40年來,經過不斷地建設與發展,春城森警已經成為生態文明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主力軍。
-
大眼萌鳥「小貓頭鷹」覓食突遇暴雨 受傷墜落居民家避難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 通訊員 常宗波 蔣碧和)近日,一隻大眼萌鳥被暴雨淋透,不幸受傷墜落居民家中,被好心的黃師傅發現,及時救助,並向森林公安機關報警。
-
民警救助「大眼怪鳥」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
2020年12月30日 21:07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張振國 杜京桐 黃幼婷 楊淦 編輯:潘曉明 廣西新聞網防城港12月30日訊(通訊員 張振國 杜京桐 黃幼婷 實習生 楊淦)近日,防城港邊境管理支隊馬路邊境派出所根據群眾報警,及時救助了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
-
昆明晉寧森警3天救助多種野生動物
5月4日至6日,昆明晉寧區森林公安局接群眾報警共救助野生動物10條(只)。其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為灰林鴞1隻,漁鴞1隻;三有動物鼬獾1隻,黑眉錦蛇5條,白條錦蛇1條,頸稜蛇1條。晉寧森警3天救助多種野生動物 晉寧區森林公安局 供圖 記者了解到,5月6日上午,晉寧森林公安接到群眾報警,其駕駛摩託車路過魯姬村旁的河埂時,看見有一隻鷹從空中跌落在河邊的草地上,他上前查看時,發現鷹的一隻腳被老鼠夾夾到,遂打電話報警求助。
-
呆萌領角鴞誤撞雲南宣威一派出所玻璃 民警及時救助放歸自然
雲南網訊(記者 趙崗 通訊員 呂林彥 浦紹斌)一隻呆萌的領角鴞「誤闖」派出所,幸得民警及時救助,才得以回歸大自然。1月13日,一隻呆萌可愛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領角鴞誤入雲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公安局虹橋派出所,不小心撞上了大廳一間辦公室的窗戶。撞暈後掙扎站起,瞪著圓溜溜的大眼睛四處張望。
-
北京公交檢票員愛心救「鳥」 結果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雀鷹
1月8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北京公交集團電車分公司獲悉,快速公交3線的乘務員田國紅撿到了「一隻鳥」,並給了食物進行了愛心救助。沒想到給野生動物救助中心打了電話才知道,自己救助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雀鷹,還獲得了野生動物救助中心的證書。
-
贛縣區林業局幹部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猴面鷹)
近日,贛縣區林業局田村鎮林業工作站接到一位村民來電,稱他發現了一隻被困在電線桿上長了一張猴臉的「怪鳥」,接到電話後,田村鎮林業工作站和區林業局野保股工作人員立即趕往現場。經鑑定,這隻「怪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草鴞(俗名:猴面鷹)。
-
安徽一村民「撿」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民警及時救助
原標題:太和村民「撿」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枕鶴 民警及時救助近日,阜陽市太和縣墳臺鎮村民在下地幹活時,發現自家地裡有一隻飛不起來的「丹頂鶴」,當即將這隻大鳥帶回家中,並及時撥打了110,後經有關部門鑑定,這隻大鳥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枕鶴
-
村民撿到怪鳥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倉鴞
近日,雲南省普洱市墨江縣一村民上山撿菌子,發現一隻臉部長似「猴臉」,身子卻是鳥類,鷹身鷹爪,叫聲如嬰兒啼的怪鳥,立即電話聯繫墨江縣森林公安局。 接警後,民警立即趕往現場,經辨別,該鳥疑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倉鴞,右邊翅膀輕微受傷,飛行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經檢查,該鳥體長30cm、雙翅展開95cm,生命體徵狀況良好。
-
淳安:大墅站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它看著很呆萌,嘴巴尖尖,尾巴長長,通體長著灰色的羽毛,眼睛黃色中點綴著黑色的瞳孔,十分醒目。「這是什麼品種的鳥呀?」胡先生立馬用紙箱將大鳥收容,並聯繫楓樹嶺鎮鎮府及大墅林業中心站。楓樹嶺鎮林管站及大墅林業中心站工作人員對該鳥進行了科學收容救助。經大墅林業中心站站長徐金華鑑定:該鳥系《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松雀鷹。
-
中牟賈魯河廊道發現受傷長耳鴞(xiao) 這一國保二級野生動物獲鄭州...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寧田甜 3月9日,最新消息,被鄭州森警救助的這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耳鴞,傷勢即將痊癒,待其身體恢復健康後擇日放生。因為大鳥很兇,不讓人靠近,報警人說沒有見過這種鳥,加之疫情期間鄭州市森林公安局的廣泛宣傳,他們知道野生動物都帶有病毒,不能隨意處置,於是便向森林公安報警救助,民警接警後迅速趕到現場。經仔細檢查,該鳥一側翅膀有輕微傷痕,應該是因飢餓墜落導致摔傷,經比對圖片,民警確定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耳鴞。
-
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月23日,舟山市普陀區六橫公安分局民警及時救助一隻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草鴞。當天下午13時許,民警接到群眾報警,轄區裡發現了一隻奇怪的鳥,民警立即前往處置,並將其先行帶回了公安局。經過檢查,民警發現這隻鳥的腿部受了輕微傷,其它狀況良好,隨後民警對這隻鳥受傷部位做了簡單的消毒治療,餵了一些水。通過相關部門專業人員鑑定,這是一隻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草鴞,別稱猴面鷹、猴子鷹、白胸草鴞。下步,民警打算待其恢復健康後,放歸大自然。
-
雲南金平:民警收到「大眼萌物」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領角鴞
派出所民警打開紙箱一看,眼前的「大眼萌物」全身長滿灰色羽毛,嘴巴尖尖,圓溜溜的大眼睛正朝左右來回打量,模樣煞是可愛。由於無法準確辨認「大眼萌物」的種類,派出所民警隨即聯繫並將貓頭鷹移交給了金平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視頻截圖經森林警察大隊鑑定,這隻「大眼萌物」為領角鴞幼鳥,是小型鴞類,體長20~27釐米。外形和紅角鴞非常相似,但它後頸基部有一顯著的翎領。
-
麥地裡撿到兩隻鳥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民警帶走兩隻小貓頭鷹 通訊員 陳華雲 攝本報訊(記者 王延娟 通訊員 陳華雲)5月22日早上7時左右,臥龍區七裡園鄉趙莊村村民在麥地裡收麥時發現兩隻長相酷似貓頭鷹的鳥,立即報了警。市公安局蒲山派出所七裡園大隊民警趕到現場後發現,兩隻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只有一兩個月大小,全身毛呈灰褐色,中間夾雜著白色的絨毛,黃色的大眼炯炯有神,不斷打量著周圍,顯得十分警覺,神態呆萌可愛。村民們對這兩隻鳥甚是喜愛,問民警是否能夠飼養。
-
雙鴨山邊境民警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鳥鷹」
原標題:雙鴨山邊境民警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鳥鷹」1月20日14時許,雙鴨山邊境管理支隊四排邊境派出所民警在轄區巡邏時,發現有村民在路邊的樹上取東西還伴隨著鳥的叫聲。民警上前查看,發現村民手中拿著1隻長得像鷹的鳥,而且粘網上還有4隻其它種類的鳥。民警立即從村民手中拿下這鳥,並從粘網上解救了另外4隻鳥。經觀察這隻像鷹的鳥的鳥喙和爪子有血紅色痕跡,民警以為是受傷了,後來發現這鳥無受傷痕跡,民警猜測血跡來自於其他幾隻鳥。經民警查資料得知,這隻像鷹的鳥叫「鳥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確認它無受傷情況後民警當場將其放生。
-
小舉動,大溫暖,熱心隊員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如今,城市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吸引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頻頻光臨。近日,泰山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巡查隊員對一隻受傷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進行了救助。仔細觀察,這隻小鳥頭頂長著一圈白色羽毛,翅膀和尾巴的羽毛閃著綠色的光芒,看外貌這隻鳥似乎不太常見。眼看著這隻小鳥即將成為小貓嘴裡的食物,在愛心的驅使下,隊員們趕走了小貓,救下了這隻「與眾不同」的小鳥並帶回大隊悉心照顧。被救後的小鳥趴在桌子上一動不動,張著嘴巴,經檢查後發現,翅膀位置有外傷。
-
西雙版納警民聯手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短耳鴞
央廣網西雙版納1月11日消息(記者李騰飛 通訊員常宗波)近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森林警察將一隻救助的超萌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短耳鴞放歸大自然。民警對該鳥進行識別辨認和仔細檢查,通過檢查比對和電話諮詢專家,確定這隻鳥名叫短耳鴞(xiāo),是貓頭鷹的一種,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這隻短耳鴞雙翅有輕微的傷口,應該是受傷導致不能飛行,於是請來獸醫給其進行了消毒、上藥、包紮,防止傷口感染惡化。隨後民警將其安頓在籠子裡,併購買了新鮮的肉剁成肉泥,戴好防護手套將肉泥餵到嘴裡。
-
海南核電愛心員工救援「大眼萌」領角鴞
海南核電愛心員工救援「大眼萌」領角鴞 梁拯供圖海南核電愛心員工救援「大眼萌」領角鴞 梁拯供圖「大眼萌」領角鴞被送往昌江縣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尋求更專業的救治 梁拯供圖 中新網海南新聞2月25日電(梁拯) 近日,一隻受傷的「大眼萌」領角鴞迷失在途
-
會同縣森林公安成功救助並放生一隻灰林鴞
為保護貓頭鷹,龍紹成特意買了一個籠子,還買了生肉餵給貓頭鷹吃。這是前一天晚上在龍紹成家樓上發現的。龍紹成說,由於樓上是空房,他和愛人聽到聲響後以為是有老鼠,沒想到通過尋找發現了只貓頭鷹,便在第二天一早聯繫森林公安求助。據森林公安工作人員介紹,這隻貓頭鷹名為灰林鴞,是鴟鴞科、林鴞屬的鳥類。主要棲息於山地闊葉林和混交林中,尤其喜歡河岸和溝谷森林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