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少年強則國強,而少年能的背後是能的祖國!
中國才女,上海交通大學的學生蔡雨晨發明「懸浮汽車」,獲得該汽車的專利。外企花5000萬收購,蔡雨晨回絕:我要帶回中國。
蔡雨晨從小就熱愛科學,她經常看科學類的書籍,她不但愛看科技書,還動手實踐。這樣的一個良性循環,她對科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她的想法也越來越超前。
因為她熱愛科學,為了更好地了解科學原理, 她經常查閱物理,數學這些理科書籍,長期以往,她的理科成績非常地好。
她如願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學。在大學裡面,她專研磁懸浮技術。
她設想,既然磁懸浮列車可以有,那麼磁懸浮汽車也可以有。在她的設想中,她的汽車不需要汽油,只需要利用磁懸浮技術發動;還滿足無人駕駛。
她把自己設想告訴了老師,老師很是支持,並提供知道和幫助。蔡雨晨有了去巴黎雷諾工作室學習交流的機會。
就是在這兩周的時間裡,蔡雨晨的想法實現了,第一輛磁懸浮汽車設計並製作完成,名叫「浮舟」。
「浮舟」沒有車輪,可以360旋轉,可以無人駕駛,車身由兩個泡泡連接而成。
在雷諾汽車設計大賽上,蔡雨晨的「浮舟」一路過關斬將,獲得了大賽冠軍。獲得冠軍後,「浮舟」參加了倫敦的展會,讓更多人看到了「浮舟」。
很多企業看到「浮舟」,很看好它的前景,無論從外觀,還是從技術,還是從環保的角度。他們願意花大錢買走這項磁懸浮汽車的專利。有一家德國企業給到5000萬美金的高價。
在如此巨額的誘惑面前,蔡雨晨一口回絕了。她深知,我們國家需要這項技術,深知我們擁有了技術,才擁有話語權和主動權。
她要把「浮舟」帶回中國,她要用她所學的知識為祖國效勞。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科技發展雖然挺快,但是我們的技術跟其他國家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有些技術,我們還是需要進口。這樣對方一旦終止提供產品支持,我們就很被動,面臨巨大的損失。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幾年前中興是我國重要的企業,可是因為我們沒有晶片,只能任人拿捏,差點因為晶片問題而破產,最終也是妥協。這無疑於割地求和。
所以我們要想站得更直,必須要有屬於我們國家的自己的先進技術!
蔡雨晨把這項汽車的專利帶回了中國,可以想像,這項專利可以幫助我們在磁懸浮領域取得先前的進步,也會推進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
而蔡雨晨,未來可期。一位時時都不忘自己是中國人,自己背後站著的是中國的學子,值得我們豎出大大的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