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燈一小時就是環保?能用體溫發電的薄膜了解一下?

2020-12-07 中國科學院

  又到了「地球一小時」活動時間,不少人希望用關燈60分鐘的方式喚起大家對環保和能源問題的重視。不過,說到解決能源問題,僅僅熄燈怎麼夠?!

  我們用的電是從哪來的?水電站、火電廠、風電站、核電站……

  如果我告訴你,只需要通過一塊薄膜,體溫也能發電呢?

  這怎麼可能?!這和「用愛發電」有區別嗎?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發的高性能柔性熱電材料就能做到!

  發電、製冷、控溫,熱電材料全能幹!

  熱電材料是一種利用固體內部載流子運動實現熱能和電能直接相互轉換的功能材料,它的應用很神奇:

  1.如果同時在兩端接觸不同溫度,則會在內部迴路形成電流,溫差越大,產生的電流越強;

  2.如果通入電流之後,會產生冷熱兩端,可以用來冷卻也可以用來控溫。

熱電材料發電(a)和製冷(b)原理示意圖

  熱電材料的應用不需要使用傳動部件,工作時無噪音、無排棄物,對環境沒有汙染,並且性能可靠,使用壽命長,是一種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環保材料。以熱電材料為核心的熱電轉換技術可不依靠任何外力將「熱」與「電」兩種不同形態的能量直接轉換,目前備受科學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

  特別是近年來可穿戴式、植入式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微納電子系統應用廣泛,迫切需要開發微瓦-毫瓦級自供電技術代替傳統充電電池,以滿足其向微型化、高密度化、高穩定性和可靠性發展的技術需求。熱電材料因此成為可攜式智能電子器件自供電技術的有效解決方案。

  兩大技術難題

  熱電材料前景廣闊,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卻很少見到,主要是受到兩大技術難點的制約:

  1.與其他種類的換能形式相比,熱電技術的換能效率不高,只有約10%,嚴重製約著熱電技術產業的發展。熱電材料的性能可由熱電優值(zT)來衡量,但由於本徵物理屬性的限制,決定熱電優值的各個參數相互關聯制約,使得熱電材料的優值係數難以大幅度提高。

  2.熱源與熱電材料之間接觸不良所導致的熱能損失也成為制約現有熱電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為保持溫差,充分利用熱能發電,需要熱電材料/器件與熱源表面緊密貼合。然而,在實際應用中無論是人體體表還是熱源管道,都具有複雜曲率變化的幾何表面。傳統無機熱電材料,由於其本徵脆性,不能滿足緊密貼合曲率變化熱源表面的要求,使得熱源與熱電材料/器件之間的熱能損失處於較高範圍。

  柔性熱電材料牛在何處

  不足一指寬0.1毫米厚的單片灰色軟質薄膜,貼在人體手腕處,所連接的測量電錶上立刻顯示出有明顯輸出電壓,這就是金屬所研發的高性能柔性熱電材料。它一次解決了上述兩個技術難題!

複合柔性熱電材料原位彎曲電學性能測試及利用人體體溫與環境溫差形成的熱電壓

  金屬所邰凱平研究團隊首次採用非平衡磁控濺射技術,以纖維素紙為基體,製備出具有微米至納米多尺度孔隙結構的碲化鉍(Bi2Te3)複合熱電薄膜材料,如下圖所示。

  這種材料的非凡之處在於:

  • 該複合材料碲化鉍薄膜沉積厚度可達數十微米,碲化鉍薄膜與纖維素界面結合緊密,能有效降低薄膜器件的內阻,提高材料有效輸出功率;

  • 三維網絡結構、微米-納米尺度孔隙結構和Bi2Te3薄膜厚度等賦予該複合材料良好的柔性;

  • 多尺度孔隙結構有效降低該複合材料熱導率值,使其接近於碲化鉍理論最低值,提高熱電性能;

  • 碲化鉍薄膜表面存在本徵的氧化層,可散射過濾低能載流子,明顯提高熱電係數,輸出電壓。

  因此,纖維素/碲化鉍複合材料室溫至473K的熱電性能zT值可達0.24~0.38,並有望通過載流子濃度優化而進一步提升。

  利用上述新材料製成的薄膜電池,即「柔性、可裁剪碲化鉍/纖維素複合熱電薄膜電池」,首次將高性能碲化鉍熱電材料與低成本纖維素紙進行網絡結構複合,同時具有優異的變形能力,能夠充分貼合複雜曲率變化的人體體表,並維持與周圍環境的溫差,從而提升熱能轉換效率,可應用於新一代低功耗微系統供電技術。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高性能柔性熱電材料最薄僅為數十微米。通過材料製成的薄膜電池可以回收利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廢熱發電,比如利用照明燈燈罩散發的熱量或人體體溫。

柔性熱電「發電機」器件結構設計示意圖及回收廢熱發電演示驗證

  這麼牛的材料 不久就能用上啦

  高性能柔性熱電材料能夠利用人體體溫發電,體溫與環境溫度相差15攝氏度左右時可實現微瓦-毫瓦量級發電量,發電效果隨著溫差的增大而提高,特別是當人體運動時消耗生物化學能產生熱量或是北方地區室外年平均溫度低於20攝氏度的時候。只要有溫差存在就可以發電,體溫高於環境溫度或是環境溫度高於體溫都可以。

  研究團隊預計:未來5年,這種新材料就可以實現商業化,為藍牙耳機、健康監測器、手錶、智能手環等可穿戴電子設備供電。

  而實現溫差製冷也不遠了!團隊已經成功研發出Bi2Te3合金薄膜微型製冷器,厚度約為25微米,最小面內尺寸約200×200微米,微區製冷通量可達~40 W/cm2。該器件在微系統熱管理領域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如CPU晶片定點散熱、微型雷射二極體控溫等。

熱電薄膜微型製冷器光學照片和輪廓儀分析(a)-(c),三維結構示意圖(d)

  人類離不開能源,但也需要優良的環境,如何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可再生能源是關鍵!隨著熱電材料的不斷進步,除了常見的水能、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生活中常見的熱能也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選擇!

  參考文獻:

  [1]Scripta Materialia, 119,33-37,2016

  [2]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DOI: 10.1021/acsami.7b16356

相關焦點

  • 「地球熄燈一小時」對環保有好處嗎、還需要繼續嗎?
    我只能說這個倡議活動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這個活動很有可能是在用不環保的方式號召大家踐行環保理念,為什麼這樣說呢?我特意翻閱了一下電力基礎的資料,希望能給大家一個通俗易懂的解釋。拿我國的發電系統舉例來說吧,目前我國的發電廠主要以煤電為主,發電過程主要是鍋爐燒煤→產生蒸汽→蒸汽推動氣輪機切割磁感線做功→產生電能。
  • 助力環保行動,地球「熄燈一小時」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地球一小時」活動?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近日,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啟動儀式正式在北京鳥巢體育中心舉行,當時,北京鳥巢還有水立方以及深圳等各地地標性建築在20:30統一熄燈。那麼地球「熄燈一小時」的真正意義又是什麼呢?
  • 江蘇一大學倡環保創意展現「地球熄燈一小時」
    江蘇一大學倡環保創意展現「地球熄燈一小時」     圖為學生創意倡環保。利用兩幢樓的部分燈光,通過開、關燈形式形成了「E.1h」的字樣,以示對「地球熄燈一小時」活動的支持。
  • 中國124城共度「地球一小時」環保熄燈活動
    早報記者 魯海濤 圖今年「地球一小時」活動以「每個人心中都有位環保家」為主題,旨在重新喚醒人們心中的那位「環保家」,讓每個人心中對自然本能的愛成為影響大家決策的重要因素。一年一度的自願環保行動「地球一小時」昨晚再度拉開帷幕,2012「地球一小時」上海站活動在世博園慶典廣場舉辦,致力於環保的人士一同見證熄燈儀式,呼籲大家從身邊小事做起,共同建設綠色家園。
  • 為什麼會有地球熄燈一小時的活動?
    為什麼會有地球熄燈一小時的活動呢?有人會問了,就算熄燈一個小時又能能怎麼樣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先了解一下「地球一小時」的由來!「地球一小時」的由來:「地球一小時」也稱「關燈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2007年向全球發出的一項倡議:呼籲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的當地時間晚上20:30期間熄燈一小時,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以此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
  • "2017地球熄燈一小時"環保公益活動在廣州舉辦
    網易體育3月26日報導:3月25日晚「2017地球熄燈一小時
  • 地球一小時,「熄燈」只是開始
    2007年3月31日,「地球一小時」活動首次在澳大利亞雪梨展開,便吸引了超過220萬雪梨家庭和企業參加。據事後的統計顯示,當時熄燈一小時節省下來的電足夠20萬臺電視機用1小時,5萬輛車跑1小時。參與的市民反映,當天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比平時多了幾倍。   隨後,該活動迅速在全球範圍內展開。
  • 地球一小時!煙臺大學學子創意熄燈倡導環保
    創意熄燈倡導環保創意熄燈倡導環保七號樓、八號樓燈光全部熄滅,九號樓、十號樓利用燈光拼出了「10th」「60+」的字樣,寓意煙臺大學第十屆環保文化節「地球一小時,踐行60+」的主題。  此次活動不僅有傳統的熄燈環節,還有別開生面的晚會表演,歌曲、舞蹈、跆拳道表演、雙截棍表演、古琴表演等節目,許多同學們也被這所吸引,離開宿舍來到現場欣賞表演。同學們聚在一起交流著,沒有燈光卻更顯得氣氛更加熱烈。
  • 抖音「地球一小時」熄燈直播 用聲音帶你穿梭次元
    地球一小時活動,自2007年發起以來,迅速傳遍全球,有超過188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其中。13年來,各國各界環保人士及相關行業都在以生命之名、為地球發聲。        3月28日晚八點半,抖音聯合WWF世界自然基金會開啟「地球一小時」熄燈直播,除了WWF的官方在線熄燈直播儀式之外,抖音還邀請到非遺文化口技傳承人方浩然和配音藝術家邊江
  • 地球熄燈1小時,主要是為了省電嗎?答案可能讓你意外
    小編在這裡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咱們馬上就可以參加超低門檻的全球環保活動啦!那就是——「地球1小時」只要你有燈就行!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什麼是「地球1小時」?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
  • 李冰冰號召群星熄燈一小時 黃曉明任泉鼎立支持
    視頻:李冰冰攜手華誼群星熄燈一小時  做為世界自然基金會的項目推廣大使李冰冰,拍攝新電影的同時不忘在劇組拍攝之餘,推進環保理念,要求讓工作人員儘量使用環保筷子,不浪費紙巾等等。與此同時,她還號召華誼群星為3月28日晚「地球一小時」活動,錄製了參與熄燈的環保宣傳片。
  • 「地球一小時」活動再啟動 號召全球周六熄燈
    晶報記者 鄧媛  本周六晚上8時30分至9時30分,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將再一次召集全球城市、企業與個人參與,自覺熄燈,共同抵禦氣候變暖。不過,今年的主題還添加了一個新「標籤」:號召參與者能致力開展可持續的環保行動。
  • 每天熄燈一小時讓我們一起暴走吧
    「到處都能聞到早春芬芳的泥土氣息,讓人按捺不住。每天熄燈一小時,快來和我們一起暴走吧!」河大暴走族向您發出邀請。    河大暴走族,甩掉肥膘,攆走疾病    排成隊,放著音樂,圍著體育場轉圈走,這不只是一支上千人的隊伍,更像是雄赳赳氣昂昂的集團軍,天剛擦黑就自動集合,一氣走夠一小時才解散,這就是現在最流行的「暴走團」——在河南大學老校區的東操場,這項全民健身運動已堅持多年。    東操場上的暴走族,老年人健步向前,小孩子要小跑才能跟上隊伍。
  • 你的體溫也能發電,為隨身電子裝置充電已無障礙
    我們對能源的追求,除去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獲得比傳統能源更便宜、更環保的大量能源以外,我們更需要特殊環境下有足夠的能源保障,這些都要靠科學技術來支撐。如今,我們隨身攜帶的電子產品眾多,如手機、電腦等電子用品。我們經常外出遠行,可以帶一個充電寶之類的可攜式儲能裝置也能解決充電問題。時間一長,問題就來了。人們想到了很多利用能源的方式可以補充能源。
  • 地球一小時:標誌性建築熄燈素顏西安依然美麗
    昨晚8時30分,伴隨市民們整齊的倒數聲,鐘樓、鼓樓如約熄燈,與此同時,城牆、大雁塔、長安塔等標誌性建築也準時「卸妝」,商場、企業等也紛紛通過燭光派對、環保微音樂會等,邀請市民一起熄燈一小時。現場褪去華衣後的鐘樓靜謐美麗3月25日晚上19時30分,西安市環保局蓮湖分局、蓮湖區科技局等在鼓樓廣場,向過往的市民發放宣傳頁,呼籲大家積極參與「地球一小時」活動。
  • 前夜,你為地球「熄燈一小時」了嗎?告訴你熄燈的那些內幕……
    2011年3月26日,武漢地標——黃鶴樓首次加入到「地球一小時」,這是黃鶴樓自2007年實施亮化改造工程以來,首次在周末晚上10時前熄燈,此舉也體現出政府對環保的重視。那一晚,「地球一小時」活動首次走進社區,百步亭現代城的1000多戶家庭燈光逐一熄滅,每一家人,熄一小時燈,是對地球最直接的善意。那一晚,武漢少用近3萬度電。2011年3月26日,熄燈後,百步亭社區小朋友手捧蠟燭合唱《蟲兒飛》。
  • 香港響應2020年「地球一小時」全球環保行動 璀璨夜景熄燈
    香港響應2020年「地球一小時」全球環保行動 璀璨夜景熄燈 2020-03-28 23:32:29  當晚,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以「企業有備 地球無患」為主題舉行熄燈倒數儀式。維港兩岸的璀璨燈火熄滅一小時,以此響應2020年「地球一小時」全球環保行動,倡導低碳生活。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儀式由以往在尖沙咀海濱舉行,改為以閉門形式進行並安排直播。主辦方播放了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董事委員會主席何聞達等的錄像致辭。
  • 熄燈一小時,有你嗎?
    熄燈一小時,世界因你而改變。今天是地球一小時活動日。時間就在3月28日,也就是今晚的8:30開始至9:30分結束。我們剛好都在公司加班,於是約好今晚全熄照明,放一首舒緩的排簫曲,大家默坐休息一個小時。熄燈日熄燈靜坐,為世界祈福,為人類環境更美好祈福,難得靜謐,這種感覺應該超級好。
  • 煙臺大學生螢光夜跑 助力"熄燈一小時"公益活動
    大眾網煙臺3月28日訊 (記者 付婷)3月27日,煙臺大學文經學院學生會與團委組織開展了「熄燈一小時」公益活動,師生們共同進行了「young青春、不打烊」主題螢光夜跑活動,500多名同學響應共青團中央
  • 香河開展「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圖)
    3月24日,「地球一小時」活動中,香河文化藝術中心建築亮燈、熄燈對比照。 王曉桐攝河北新聞網3月24日訊(王曉桐)今天是2018年「地球一小時」活動日。今晚8:30至9:30,河北香河文化藝術中心開展「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倡導節約行為,弘揚環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