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珍稀植物水晶蘭在貴州銅仁的古老森林中被發現,一時間,水晶蘭這種珍稀植物進入人們的視野,網友們對水晶蘭熱議,好奇的不只是它們的珍稀程度,更在於水晶蘭的「死亡之花」、「幽靈之花」稱號。
01花如其名,如水晶般晶瑩剔透
這次在貴州發現的水晶蘭共有十多株,它們生活在貴州銅仁德江縣合興鎮中寨村所在的一個古老的森林內,這裡人煙罕至,是在村民去採摘蘑菇時,偶然發現的,它們渾身晶瑩潔白剔透,外形上有點像蘑菇,花朵微微下垂,還有點像植物大戰殭屍中的豌豆射手,沒有分枝,每一株都只會長出一朵花。如果光線很暗的話,它們能在幽暗的地方發出非常誘人的白色亮光,非常引人注目。
如果不仔細察看的話,還真有可能被人認作是毒蘑菇,踩死了。
這種學名叫做水晶蘭的植物,屬於鹿蹄草科,通體高度在10多釐米,它們名字叫「蘭」,但事實上,並不是蘭花,也不是蕈類。
它們屬於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生長在800-3200米的山坡地帶,一般在陰冷潮溼的針葉林或者是針闊葉混合林中。
在我國山西、山西、甘肅、青海、浙江、安徽、湖北、江西、雲南、四川、貴州等等省份都有分布,在國外,俄羅斯、日本、印度、東南亞和北美等國家和地區都有發現。
雖然它們分布廣泛,但是數量卻十分稀少,因為它們對生長環境的要求非常之高。
只有在那些植被豐富且保存完好、陰涼潮溼、有非常多的腐殖質的地方,才能夠很好的生長,而這次貴州的發現地,就是一片植被很豐富、生態環境良好的地方,人們才有幸得以一見,有些花卉愛好者,想要尋覓它們的蹤影,卻是費盡千辛萬苦還不一定能夠有幸看見。
02人稱「死亡之花」,它們真的有特異的功能嗎
首先聊聊為什麼將水晶蘭稱之為「死亡之花」。
我們知道,大多數植物都是含有葉綠素,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能夠幫助人類淨化空氣,減少溫室效應。
但是水晶蘭全身都沒有葉綠素,不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身體內唯一的養分來源就是靠吸收腐爛植物的養分來維持生存,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只有在陰暗潮溼、腐殖質多的地方才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說到它們靠吸收腐殖質的養分來維持生命,不得不提的是它們的根部,水晶蘭根部的表皮覆蓋著密密麻麻的某種真菌的菌絲,菌絲體要比根部的表皮厚1-2倍,而根系的末端是長在真菌鞘裡的。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認為這些真菌是靠寄生在水晶蘭根部而存活的,實際上卻恰恰相反,真菌並不是寄生在水晶蘭,它們沒有侵入到根部的組織中,反而由菌絲提供了供給養分的任務,相當於這些真菌的菌絲擔任了水晶蘭根毛的任務。水晶蘭根部和這些真菌菌絲纏纏繞繞,就像是一個鳥巢一樣,細密發達,為沒有光合作用的水晶蘭株體提供著源源不斷的養分。
也是因為水晶蘭這種獨特的生活習性和神奇的獨樹一幟的外形,人們口口相傳,卻又難得一見,因此,很多武俠小說、傳奇故事中,將水晶蘭當作「幽靈之花」,並且通過想像,賦予它們一些神奇的功能,神化成起死回生的仙草,亦或將它們稱之為有靈異力量,能夠在無形中讓人喪生的邪惡之物,甚至還將它們的香氣描述得神乎其神。也有人因此想要一睹芳容,看看這種有神奇力量的花朵到底是什麼,想嘗試下,它們是不是真的有魔力。
然而,事實恐怕是要讓人死亡了,水晶蘭被稱為死亡之花,也僅僅是因為它們沒有葉綠素而已。
既沒有起死回生的魔力,也沒有傷人致命的本領,連株體本身都是無毒的。氣味很淡,能夠醫治久咳不愈,在古代,是民間醫生手中的良方。
而且在以前,水晶蘭不難見,只需要充分了解它們的生長習性,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人們就能夠找到它,而現在只不過是因為大量的植被被人為破壞,適合它們生長的環境變少,才變得珍稀少見。
人們也試圖通過人工培育來種植水晶蘭,不過目前還不能夠進行人工養殖,有愛好者用盆栽種植水晶蘭,但除非能夠人工模擬它原來的野生環境,否則就算種植成功了,花期也很短。
當然,能夠讓它們在自己原有的生存環境中生活,才是對它們最好的喜愛。
03結語
隨著人類對自然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舉措越來越有效,水晶蘭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也越來越多,相信棲息地的不斷恢復,未來大家都能有機會看到這種神奇的「死亡之花」。
本文由趣聊科學原創,歡迎點讚、評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