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很遠很遠的地方,
有個古老而神秘的螞蟻王國。
在螞蟻王國裡,除了螞蟻還有許多種特殊的植物
為什麼說他們「特殊」呢?
因為啊,螞蟻王國四周都被整片的金色大沙漠包圍著
這些植物就是保護螞蟻王國不被風沙侵害的功臣
同時也是目前螞蟻王國唯一的治沙小隊
他們的名字說起來也千奇百怪的---
梭梭樹、沙棘、側柏、油松、花棒……
這些植物的名字看起來怪怪的,
他們有的脾氣、性格也跟名字一樣-
怪怪~的
這樣一說好像又不那麼奇怪了
他們雖然名字有點怪,卻有著明顯的
共同優點--
耐旱、耐鹽鹼、抗風沙能力強!
可是,他們又有些不太一樣的地方
從身高、長相上看,就差別挺大的
更不用說他們各自擁有的
「特異功能」了。
一、《沙棘 jí》
我是胡頹子科,可別把我念成胡禿子科!那我可要生氣了……
作為防風固沙團隊的後勤保障隊隊長,除了根系發達、植株匍匐、
固沙能力強、耐鹽鹼、抗風沙、耐旱之外
我還有一個與別的植物都不太一樣的小「特長」---我還有入藥和果實能被食用的價值。隨著這幾年的「進修學習」,我的金黃色的果實還能夠提煉加工成口感獨特、營養豐富的沙棘飲品,能夠保證我們治沙團隊的口糧和能量的補充。
沙棘飲品,那可真是色、香、味俱佳啊,
誰要是在一天辛苦的治沙工作結束後來一杯
冰鎮沙棘汁,
「那可真是舒服到家了」
大家都這樣說!
我這個沙棘後勤保障隊隊長很厲害吧?
下面讓我來介紹一下我們治沙隊現在的
主要骨幹成員
沙棘(我就長上面這樣)
果實中維生素C含量高,被稱為「維生素C之王」。現代醫學研究,沙棘可降低膽固醇,緩解心絞痛發作,還有防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作用。花期4-5月,果期9-10月。沙棘喜光,耐寒,耐酷熱,耐風沙及乾旱氣候。對土壤適應性強。
沙棘是陽性樹種 ,喜光照,在疏林下可以生長,但對鬱閉度大的林區不能適應。沙棘對溫度與土壤的要求不高,沙棘對降水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應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如果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但屬河漫灘地、丘陵溝谷等地亦可生長,但不喜積水。沙棘極耐乾旱,極耐貧瘠,極耐冷熱,為植物之最。
二、《梭梭樹》
這是我們團隊的顏值擔當,長得「俊俊」的。
入選團隊的必備技能離不開
耐旱、耐鹽鹼、抗風沙。
後面的成員呢我就不一一介紹這個技能了,
如果沒有這兩下子,
可是沒法在我們團裡生存下去的!
這個「俊俊」的夥計,說起來還是有點本事的。
動不動就找人SOLO
他一個人就能把十平方米大小的沙地完全用根系固定住
「移動沙丘」那混小子見了他,恨得牙根甭提有多癢了,
哈哈哈,不過我倒是挺樂意看那表情~
每次夕陽下「俊俊」的梭梭林要收工的時候
「紅柳」家的「花棒」小丫頭總是偷瞄這傢伙
小年輕的世界咱也不懂,咱也不敢問……
年輕人嘛!~
總之,別耽誤了今年治沙目標的按計劃完成
就OK。
梭梭樹
又稱鹽木、瑣瑣。分布在北緯36°~48°、東經60°~111°之間的乾旱沙漠地帶。材質堅。
生存在沙漠邊緣,燃燒時火力旺,是優質薪炭林;嫩枝可作飼料;樹根上寄生的蓯蓉是名貴中藥材。大灌木或成灌叢狀,樹高3~8米。幹形扭曲,樹皮淺灰色或灰褐色。
喜光,耐高溫(43℃)及嚴寒(-40℃)。適應大氣乾旱和土壤乾旱,能在年降水量25~200毫米的地區荒漠土壤上存活。梭梭樹主要分布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以及新疆的沙漠上。寄生在梭梭樹根上的珍稀植物肉蓯蓉,號稱&34;,內蒙古的肉蓯蓉的產量、質量均居全國第一。
肉蓯蓉
三、《側柏》
看到了嗎?柏科常綠喬木,個子倒是還可以,喜歡穿一身綠迷彩(還真是有點萬沙叢中一點綠的意思),戴個卵圓形的帽子,不幹活站著的時候喜歡習慣性的把兩個手交叉在胸口前,瘦瘦的身材把原本不是很高的個子顯得又高了不少。年輕的時候家境貧寒,所以這傢伙話不多,蠻能吃苦的。枯燥的兩雙手近看布滿了細細的小口子,幹起活來倒是把好手。從來沒耽誤了治沙的進度,
聽說在這兒已經熬走了三任隊長了。
他們家族長壽,這裡的人都這麼說。話少但是挺服眾的。
這老頭念得一手好咒語,凡是螞蟻王國大家族婚喪嫁娶,
都願意找他去做做法事,圖個吉慶平安。
所以他經常出入寺廟。
側柏
喜光,幼時稍耐蔭,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中性、石灰性和輕鹽鹼土壤中均可生長。
喜生於溼潤肥沃排水良好的鈣質土壤耐寒、耐旱、抗鹽鹼,在平地或懸崖峭壁上都能生長;在乾燥、貧脊的山地上,生長緩慢,植株細弱。淺根性,但側根發達,萌芽性強、耐修剪、壽命長,抗煙塵,抗二氧化硫、氯化氫等有害氣體,分布廣,為中國應用最普遍的觀賞樹木之一。
在山東只分布於海拔900m以下,以海拔400m以下者生長良好。抗風能力較弱。
寺廟大門兩側也多種植側柏,起到美觀、闢邪的作用。
後來民間沿用至今。
四、《油松》
常綠喬木在螞蟻王國不多見,這算是其中第二個傢伙,身形高大(喬木),還是特殊引進的專業人才,不是本地人兒。年輕時候喜歡留「莫西幹」髮型,還是圓錐形的,刺多、夠勁兒。年齡大一點,可能性格也沉穩了,又喜歡「大平頭」了。這傢伙比側柏魁梧,南北暖溫帶和溫帶草原地區都有分布,既然是「短葉」就說明也是落葉的,所以遼、魯、晉陝、冀分布最廣泛了。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如果突然找不到這傢伙了,去北方公園裡打聽準沒錯,因為那裡的大多數松樹綠化觀賞樹就是他家遠房親戚!這是治沙隊政委,根兒正苗紅。
油松
生長習性:適應乾冷氣候,喜中性土,耐瘠薄。最喜光,深根性。
景觀用途:蔭樹、風景林、防護林、行道樹。木材較硬,富含松脂,耐用,供建築、枕木、礦柱等用;松樹節、針葉、松油入藥;樹幹可取松脂;樹皮可提栲膠;種子榨油,供食用或工業用。
中國特有樹種,生於海拔100-2600米地帶,多組成單純林。其垂直分布由東到西、由北到南逐漸增高。遼寧、山東、河北、山西、陝西等省有人工林。
五、《紅柳》
紅柳,熟悉她的人習慣叫「檉chēng柳」,花枝招展的,腿腳麻利著呢,
家裡收拾的利利索索,作為治沙隊的「老大姐」,脾氣倒是不溫不火的,幹起活來可一點兒都不含糊,勤快得很。你有事想找她可得提前去。黃沙遍地的地方,難得有點紅色點綴,你說也怪了,越老越喜歡紅色往身上配,一年有時候見她三個季節都穿著大紅襖。說能吃苦,的確,手還巧著呢,會用身邊隨手取的枝條編籮筐。可畢竟是女同志,治沙收工後肯定先洗洗一身的沙土,在這缺水的地方,也算是個特殊的習慣了。聽說她家老爺子在世時傳給她點本事,沒事的時候幫人號號脈、看看病。也難怪上到劉家大老婆,下至張家小媳婦都和她處的跟姐倆似的。
就這些就足以成為風沙漫天閒暇時間的
主要話題對象啦!
俗話說:
有人就有江湖,有綠葉就有紅花搭配。
要不幹活多沒勁!
你看我們隊長當初留下她在隊裡當隊醫
多有先見之明!
精神物質雙豐收。
紅柳
河柳,即檉柳。落葉灌木,老枝紅色,葉像鱗片,花淡紅色,有時一年開花三次,結蒴果。枝幹可編筐,枝葉可入藥。也叫三春柳或紅柳。
生於河漫灘、河谷階地上,沙質和粘土質鹽鹼化的平原上,沙丘上,每集沙成為風植沙灘。
紅柳紅柳四月中旬萌發生長,五月下旬至七月開花,或花期一直延續到九月底至十月初,六月下旬開始結果,七月上旬開始成熟。在一個花序上,果熟期不一致,下部果實先熟,頂部的最後成熟,持續時間較長。果熟後種子即行飛散,種子小難於採集。故若採種,應及早採果,以防籽落。
根株萌發力強,耐沙埋,沙埋後可於根頸處萌發大量纖細的不定根,枝條亦迅速向上生長。由於這種特性,在沙區往往形成高大的檉柳沙堆,成為獨特的景觀。也耐風蝕,因風蝕而暴露的根系,可萌發出很多新枝條。它還極耐沙害。生長較快,壽命長。
六、《花棒》
咋地,看見漂亮姑娘不會說話了?
這可是我們治沙隊裡的當家「小花旦」,跟我們隊「隊醫」紅柳走得近,跟娘倆似的,學了一手編制的技術。可誰也別想欺負她!認識她先得知道一點「萌櫱niè力」【注釋①】。老家不是我們螞蟻王國的,聽說是舉家避難才來的這裡,所以具體身世沒有人知道。夏、秋治沙工作不太忙的時候喜歡打扮自己,穿的小花襖,頭上別著不知啥名字的野花,總是吸引一眾小夥子眼睛發直,也是我們隊裡的「開心果」,累的時候大家都愛逗她玩,能很好地緩和隊裡的氣氛。
其實他們哪裡知道這「花棒」可能比這些個小夥子的奶奶年齡都大!
聽經常往來螞蟻王國與西域的商隊管家說,
這「花棒」祖上,有上古封印的特殊能力---
斷肢可再生,容顏可不老!
太陽越烈,皮膚越白!
我的乖乖,想想都可怕!
花棒
花棒為沙生、耐旱、喜光樹種,它適於流沙環境,喜沙埋,抗風蝕,耐嚴寒酷熱,枝葉茂盛,萌櫱力強,防風固沙作用大。主、側根系均發達。樹齡可達70年以上。
花棒的用途也非常的多,它的枝杆含油量非常的高是一種優秀的燃料來源,它的莖皮堅韌也可來用搓制麻繩,這的嫩枝葉可以用來餵養或者是放牧冢畜;種子可以用來榨油;花棒的生態價值也非常的高,它的根系非常發達、抗逆性強、根部帶有根瘤,對環境有著非常好的改善作用。
生態價值
適應性強,適合土地改良
1 根系發達:花棒主、側根都極發達。當植株被沙壓後,還可形成多層水平根系網,擴大根系吸收水分面積,以適應生長需水。
2 抗逆性強:花棒葉片表面被有深厚的角質層,葉片內維管束、柵欄組織高度發達,利於水分的補充和營養的輸送。喜沙埋,越壓越旺花棒沙埋後,不定根的萌發特別活躍,能形成新的植株與根系。抗熱性強,莖幹皮層片狀剝落,用以絕熱,使莖幹得到保護,它能忍受40~50℃的高溫,甚至沙面溫度高達70℃時並不影響莖幹生長。
3 耐瘠薄:花棒只有根瘤,能固定空氣中氮以供給自身需要,因而在瘠薄的沙地上能旺盛生長,有良好的改土效果。
4 花期長:花棒在當年新枝上形成花芽,5月下旬開始開花,花期一直延續至9月,盛花期為7~8月,顏色為粉紅色,在荒涼的沙漠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
【注釋①】:
萌櫱力指能夠在植株被砍去後重新長出新芽的能力,或者從嫁接苗的砧木基部長出來的枝條。萌芽力 樹木葉芽萌芽能力的強弱。不同:長出部位不同。作用不同。萌蘗發出的新芽,多數應及時修剪。否則影響植株生長。七、《檸條》
這小子的爺爺是中醫,按常理說應該是中醫世家出身,可偏偏從他爸那輩兒上就不好這個,陰差陽錯走了螞蟻王國票場這條路,等於是現在的娛樂圈吧。他爹那時候仗著爺爺趁點錢,有點不愁吃喝隨便造。可到他這兒,年景世道大不比從前了。偏偏這孩子性子還擰,不愛幹的事,誰說也不成,誰勸也不聽。忘了哪一年跟家人吵急眼了,撂下狠話從此官門不進,商家不邁。後來大了,這擰勁消磨了大半想從新學醫,男孩子畢竟得有門養家的手藝最好不是,可畢竟這中醫也不是一朝一夕誰想學了就能拾起來的,所以到他這輩上中醫就算是徹底斷了。後來沒法,眼看著年齡越來越大,不能幹耗著,於是家裡託人花了點錢來到我們治沙隊。這活兒雖說髒點累點,可也沒多髒,也沒多累。畢竟是螞蟻王國直屬的事業部,怎麼著也頂現在的事業編制了。趕上這幾年國王提出要挽救綠水青山,給後代留一片綠水藍天,夾生飯吃不著,閒話聽不見,也不受別的部門掣肘。所以反而成了關係戶送孩子來體驗生活,當做跳板的一條路子。加上隊長看這孩子稟性不差,就是倔了點兒,所以一直是隊長「樟子松」親自帶著他,也保證不出不了啥岔子。用我們這兒話說,小夥兒長得挺板正的,莫欺少年窮,治沙隊裡面屬他年輕了。就現在這風沙的陣勢,後期肯定要補充大量的新人,到時候就好過了。這小子按理說只要不笨就會很舒服,你且看吧。別忘了人家還有個姐姐在王室呢!
檸條
檸條分布於內蒙古、陝西、甘肅、寧夏等地。也是一味中藥,具有滋陰補血,活血之功效。
別名:馬集柴、老虎刺。
分布區域:
分布於內蒙古、陝西、甘肅、寧夏等地。
植物生長環境:
生於沙丘、山坡及乾燥坡地。
八、《樟子松》
隊長這人吧~老家不在這,是從東北那旮沓調過來的,黑壯、頭腦還靈活,會來事,上到領導管理層,下到集體福利社區的機器人門衛跟他關係都不錯。其實這樣也方便我們平時開展工作。都說強龍不壓地頭蛇,但是我們隊長偏就不信這個邪,來了隊裡三年愣是靠自己從基層幹到了隊長,上一任隊長還是外調給騰地地兒,你要問為啥,能力唄!風沙漫天有他的身影,高山雪原有他的身影,哪裡艱苦往哪裡鑽,哪裡問題嚴重去哪裡幹,你還別說,去了就能把問題給解決了。時間長了隊員自然佩服,上面也高興。治沙工作現在已經關係到螞蟻王國的生死存亡了!如果不是風沙侵害這麼嚴重,往年的西域土鱉卡拉族蝗蟲大軍也不至於這幾年迅速向東推進,現在已經到達瓦罕地區了,這可是咱們螞蟻王國的西大門。讓這幫沒有底線的異族人進來,我們螞蟻王國可就萬劫不復了。所以我們的工作是神聖的,我們肩負的使命是艱巨的。
樟子松:
樟子松的樹形因生長環境不同而有所不同:生於大興安嶺山區的樹木樹冠成尖塔形,樹幹端直高大;生於海拉爾以西與以南砂丘地區的樹木,則樹冠平頂,樹幹較短。這兩種類型是否需要劃分,有待進一步研究。
為喜光性強、深根性樹種,能適應土壤水分較少的山脊及向陽山坡,以及較乾旱的砂地及石礫砂土地區,多成純林或與落葉松混生。樟子松耐寒性強,能忍受-40~-50℃低溫,旱生,不苛求土壤水分。
樟子松適應性強。在養分貧瘠的風沙土上及土層很薄的山地石礫土上均能生長良好。在章古臺沙地上曾先後栽植針闊葉樹種30餘種,唯樟子松能適應沙地不同部位環境條件,即使在條件最差的丘頂也能生長。此外,在榆林,伊克昭盟等地區沙地上也生長良好。過度水溼或積水地方,對其生長不利,喜酸性或微酸性土壤。
樟子松抗逆性強。據調查10年生油松曾受到松針銹病的危害,而相鄰的樟子松受害較輕;對松梢螟危害與油松相比亦有較強的抵抗力;遼寧南部地區,赤松、油松均遭松幹蚧危害,唯獨樟子松未發現受害。
樟子松壽命長,一般年齡達150~200年,有的多達250年,在章古臺的條件下,5齡以前的生長緩慢,6~7年以後即可進入高生長旺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