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血肉愛情

2021-01-17 明星上座

文/黎戈 妞博網特邀博客,轉載請登錄妞博網聯繫作者


他生長在慕尼黑,那裡是歐洲中產階級根系最發達的地方,偏偏他這一輩子都視紀律生活為仇,而穩定的中產階級生活,恰恰是最大的紀律生活,過於富足和秩序化的生活,好像是過食後的油膩和飽脹,讓他情不自禁的想逃,而當有一天,他看見窗外轟轟走過一列士兵,突然意識到自己也快去服兵役了,他就真的決定逃離了,他打起小包裹,退了學,徒步走過阿爾卑斯山,終身制的放棄了他的德國國籍,那年他只有十七歲。


這就是天才的一大特徵,他們從不在既定的根系上成長,他們只信任自己的經驗中長出來的東西,只聽從內心的聲音,甚至,為了更好的辨析這個聲音,他們會選擇一種遠離人群的生活。他離家時,帶上了他最心愛的兩個玩具:小提琴和羅盤,前者暗喻的華美抒情氣質,和後者代言的清潔理性精神,恰是愛因斯坦一生的坐標,他的一切,都可以在這個坐標上投影成像,比如,當他第一次談戀愛時,這個小提琴和羅盤,就分別化身為瑪麗和米列娃。


瑪麗熱情,甜美,頭腦簡單,是個快樂的中產家庭少女,米列娃知性,清冷,終日埋首於實驗室和圖書館,瑪麗與他同年,米列娃則長他四歲,瑪麗是個金髮美少女,而米列娃則是個樣貌平平的跛子——我看過愛因斯坦的情書集,那真是一大陀一大陀花團錦簇的廢話,充滿了濃鬱的人工甜味,像電影院門口賣的苞米花,第一口,甜美的讓你想讚美上帝,慢著,再嘗一口吧——接著你就想打擊造假,愛因斯坦本人並不信任抒情氣質,但他成功的用這些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話麻醉倒了瑪麗,得到她的同時,他發現自己其實更欣賞米列娃身上那股與生俱來的寧靜氣質,堅如磐石的舵樣力量。因為這正是他試圖通過人工調節達到的境界,他做完取捨以後,甩掉瑪麗的方式也是快如刀鋒——瑪麗:「親愛的,你一定要常常給我寫信呀。」愛因斯坦:「當然,我會把髒衣服寄給你洗的。」


妾心非席,不可逆轉,可是有什麼用呢?你遇見的可是郎心如鐵。但不能就此誤解愛因斯坦是個沒有溫情的人,恰恰相反,他是個典型的雙魚座,非常的敏感,纖細,他只是無法讓他的兩條魚往同一個方向遊。這種分裂氣質也是一種天才的副產品,愛因斯坦身上大概同居著兩個人格,託爾斯泰可能有三個以上,前一陣子看老拖的晚年資料,他的妻子孩子助手信徒的回憶錄,有一個重合點就是,老託是一個讓人難以適從的人:比如,第一天他覺得自己是純粹的俄羅斯人,把女兒送去上公學了,第二天他又覺得歐式氣質更加華美,再去給女兒請英國老師,過幾天他又自比一個俄羅斯農人,把孩子們從學校裡接回來,穿上樹皮鞋送去下田——和這樣的人生活在一起,除了堅韌容忍耐力這些素質的基本配置之外,還要有靈敏的換臺調頻能力。但是愛因斯坦第一次選擇妻子的時候只有20出頭,又怎麼能想到呢?


這個可以用他的演奏風格做一個圖解,愛因斯坦本人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小提琴手,每周都會在家裡舉辦小型家庭音樂會,他總是非常煽情的演奏出一段情意綿綿的樂章,而當大家浸淫其中,涕淚漣漣的時候,他會馬上轉向,說個非常粗俗的笑話,把這個抒情氣氛衝淡,也就是說,他很容易動情,又很鄙夷自己的情慾勃發,更不屑於與他人共振,自戀的人在找戀愛對象的時候,往往找的是個解人而不是愛人,愛因斯坦的驕傲更高一層,他既不需要解人也不需要愛人,他非常喜歡巴赫,他說愛巴赫的唯一方式就是演奏,聆聽,然後對他保持終身的沉默,他真的從沒有評論過巴赫。這個隔離帶就是他保持敬意的方式,但他本人並沒有這麼強的人格力量,他如果要保持他的局外人氣質,就得有個人工隔離帶,這個隔離設施,就是米列娃,和她的自我犧牲——甘於充當他與外界生活的介質。


有時一個男人的視角,觀感,可以高效的析出兩個女人的質地落差,居裡夫人曾經作為某科學團體的成員招待過愛因斯坦,事後愛因斯坦給他們寫了感謝信——愛因斯坦最擅長的兩種文體,就是情書和感謝信,也就是說,他在信裡表現的善意,必然大於他的實感,饒是這樣他還是寫道「居裡夫人,很有學識,但恕我直言,她真的沒什么女性魅力」,居裡夫人是——當她介入郎之萬家庭的婚外戀花絮暴光以後,所有人都善意的勸她不要去瑞典領諾貝爾獎,她的反應非常凜然「這是我的科學成就,和我的私生活有什麼關係」,結果她一臉鏗鏘地奔去領獎了,而米列娃是——「愛因斯坦和我就是一塊大石頭啊(愛因斯坦的德文意思就是大石頭),他的成就就是我的」,就這樣,她為他放棄了自己身為一個殘疾女人,苦苦奮鬥了十數年的科學事業。


她說的沒錯,他是塊生性清冷的石頭,還是塊滾石,不斷追逐新鮮體溫的滾石,而她再也不會想到,十五年後,這個男人背著她給另外一個女人寫信「我無法忍受這個醜陋的女人了(米列娃),她是世界上最陰沉的女人,我已經和她分床,我無比渴念著你,甜蜜的寶貝」,還強迫她籤下一份婚內分居書,她每日要定時給他提供三餐和換洗衣服,卻不許在晚上爬上他的床。撇開這個男人的冷硬不談,我們每個女人,都應該努力建設完善自己的生活,只有作為一股獨立的人格力量,才有資格去愛人,才有能力去承擔愛的諸多後果,正數的,負數的,敗局或殘局。


我對居裡夫人的景慕恰恰是在知道她的婚外戀花絮之後,這正說明她是一個感情和理性都非常發達的人,在這樣的人身上,我們才可以看到意志力的強度,性格的強度,生命力的強度,就好像看女高音唱華彩的詠嘆調一樣,發乎於肉身,收之於樂止,磅礴而出,戛然而止,洶湧的情慾,被理性的壩攔住,在一己之私慾和社會生活秩序之間,走好這個平衡木,這種控制張弛的意志力,又何嘗不是一種壯美的人生境界。那麼他,愛因斯坦呢?他經歷了中產生活的少年時代,自由意志和婚姻責任激烈角力的哀樂中年,老來終於又成為婚姻生活的局外人,自橫平豎直的廣播體操開始,經過踉蹌掙扎的平衡木,最後他放棄築壩,任私慾抵達遊於物外的太極,他這一生,真像觀潮。


出生的時候,他畸形的大腦袋幾乎擠破了母親的產道,他死之後,這個大腦袋又被分解成幾千塊,散落在世界各地,供全世界的科學家研究基因遺傳學,始於幻滅,終於幻滅,這之間,是他,也是我們每個人,僅有的一生。也許他早就洞悉天機,所以一直到七歲,他都固執的不肯在人前說話,卻總是躲在角落裡,小聲的對著自己唱歌……他對著自己唱了一輩子,科學孤旅的漫漫徵途,沿途荒涼的風景,兩側空落落的看臺,耳邊呼嘯而過的巨大風聲,這一切,生命的荒涼質地,又豈是跑道終點,那雷鳴般的掌聲所能安慰?我想,當他和米列娃的情書曝光後,當這樣的字句「我如此渴望著你,渴望用我的身體貼向你甜蜜的凹處」,大白於眾人眼前時,全世界的量子物理學家,都暗暗的舒了一口氣吧,這個科學巨人,長達半個世紀,用他陰霾的身影遮蔽著眾人,使大家壓抑的匍匐在他腳下,原來,他和我們一樣,也不過是個血肉之軀。




向妞們推薦一個有趣的美食號


長按二維碼識別並關注「美食實驗室」服務號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的愛情和婚姻
    7月10日,一代科學巨匠愛因斯坦最後一批文稿——他的私人書信在塵封半個多世紀之後終於被公開。   這批書信大部分來自耶路撒冷希伯萊大學的愛因斯坦檔案館,一直由愛因斯坦的繼女馬格特·愛因斯坦保管,她曾要求在她死後的20年中這些信件不能公之於眾——現在正好是她去世(1986年7月)20周年。   另外還有一小部分信件來自蘇黎世中央圖書館的手稿收藏室以及其他收藏點。
  • 王詩安《愛因斯坦》MV首發 解析愛情相對論
    7月8日,創作女聲王詩安《愛因斯坦》MV首發,這首曲目作為王詩安2019年迷你創作專輯《月》中的壓軸曲目,用R&B的抒情方式探討另類愛情命題,歌曲一經上線便取得了不俗的反響。MV的布局簡單明了,巧妙地利用暖黃色的光影變化再現人物的心境變遷,復古且詩意。
  • 美媒:愛因斯坦愛情書信揭示「天才陰暗面」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6月3日刊登題為《愛情中的愛因斯坦:書信揭示天才的陰暗面》一文。文章稱,根據艾伯特·愛因斯坦一生中寫給女人的書信來判斷,愛因斯坦的天才並未延伸到他的愛情生活中,他的愛情生活裡滿是混亂的風流韻事、坎坷的婚姻與充滿怨恨的結束。
  • 有雲-愛因斯坦的愛情史
    愛因斯坦的愛情史似乎很少被人提及,所以我專門花了一整期的時間來聊了聊這部分的故事,當然也主要是他和第一任妻子米列娃的故事。至於他到底是不是一個渣男,各位聽了音頻之後自己判斷吧。說在後面先把愛因斯坦和妻子擬定的合同貼在這裡
  • 愛因斯坦分分合合的愛情故事
    (Photo: And-One/Shutterstock)致妻子米列娃是愛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也是他大學時代的同學,匈牙利姑娘。在 19 世紀的歐洲風俗考量下,他們這段未婚先孕的戀情已足夠證明他們的時髦。熱烈的愛情讓兩個理性至上的物理學者一度荒疏學業。她和愛因斯坦結婚,為他生下三個孩子。
  • 天才放浪不羈的愛情史——愛因斯坦和他的女人們
    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過著十分幸福的日子,享受著一起在科學領域探索,領略學術與心靈相結合的曼妙愛情。然而,十年枯燥的婚姻生活還是將感情磨滅了,太多思想觀念上的摩擦讓他們的婚姻四分五裂,他終於有了別的女人,並且提出了離婚。這一不幸的結局似乎對米列娃的人生造成了巨大的傷痛,畢竟她用了整個青春來愛自己的丈夫,甚至還因為懷孕放棄了自己學術上的深造。
  • 愛情中的牛頓三大定律和愛因斯坦相對論
    第一定律(物體在沒有外力作用的情況下會保持原有的狀態); 愛情推論:當你不去追一個美眉,這個美眉就會待在那裡不動。 評述:這個顯然是錯誤的!當你不去追求這個美眉時,她很可能會被別的帥哥追求上,她也可能自己去追別的帥哥。所以,先下手為強,不能傻等。
  • 除「四風」是保持血肉聯繫的必然要求
    「四風」已成為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成為損害黨群幹群關係的重要根源,直接影響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四風」不除,難以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以除「四風」解決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的重要措施。
  • 愛因斯坦愛情羅曼史曝光(圖)
    據英國媒體報導,埃特爾·米哈諾夫斯基是德國柏林社交圈的名流,她和愛因斯坦的繼女是朋友,因此得以結識這位科學家並與他結為密友。他們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期,30歲的米哈諾夫斯基向比她大15歲的愛因斯坦展開熱烈追求。向家人坦承羅曼史在此次公開的愛因斯坦私人信件中,米哈諾夫斯基的名字一共出現3次。
  • 王詩安把愛因斯坦寫成歌「人手放火爐」解愛情相對論
    記者盧薇凌/臺北報導王詩安將發行全新專輯《月》,把諾貝爾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入歌,藉由愛的論點歌頌「相對論」其實蘊藏浪漫的哲理,因為平常喜歡藉由看書找靈感的王詩安,在作詞好友崔惟鍇的推薦下,接觸了愛因斯坦的理論,更與她分享了「相對論」的例子,讓平常就喜歡以有趣的題材去寫情歌的王詩安靈機一動寫成了歌
  •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發明了什麼 愛因斯坦的婚姻介紹
    關於愛因斯坦發明了什麼,其實更多應該是他的研究幫助人們發明了什麼。由於愛因斯坦對時空、光電的全新解釋,極大得豐富了人們的眼光,也推動了人類文明進程。在他的理論的指導下,煙霧報警器、電腦顯示屏、太陽能電池、數位相機等,這些在我們生活中起到極大作用的東西,都是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發明出來的。
  • 愛因斯坦的愛情,當然沒那麼簡單
    用真理來掩蓋渣男的本質,科學家都是這麼任性的嗎……1879年,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烏爾姆市,後來父親因為商場失意從德國搬到了義大利,愛因斯坦也隨父一同到了義大利。在此期間,愛因斯坦泡到了一個妹紙——瑪麗老師(教他法語的老師),不可避免地不可描述了,不久二人便訂了婚。然而,進入大學之後,愛因斯坦碰到了真正成為他妻子的那個人——米列娃.瑪麗克。他們有著共同的對科學的執著精神,惺惺相惜,另加一句,米列娃是個不遜色於愛因斯坦的科學天才(入學時的數學成績比愛因斯坦還高),甚至是個被愛因斯坦耽誤了的科學家(後文詳述)。
  • SCP-3221 血肉祭祀 鮮紅十字!
    此信仰獨特地將SCP-3221-2奉為某種二元論神性的救世主形象,是血肉之顯現與鋼鐵之顯現的結合。聖體領餐被強調為封聖的方式,信徒都相信SCP-3221-2最終會吞食對立的兩面而揚升登神。SCP-3221-2被確信是在公元5世紀被機神教與原欲肉教的聯合行動流放到了SCP-3221-1中。
  • 天才愛因斯坦竟然是這樣的人
    天才愛因斯坦愛情史豐富曲折,曾有1位初戀、2個老婆、10多個情人。不僅物理科技成果卓越,愛情也不同凡響! 普通人的智商大約在90-110之間,愛因斯坦的智商是146。曾有一個醫生把他的大腦偷偷帶回家研究,發現他大腦表面的「溝壑」少,溝壑就像馬路上的路障,路障少所以轉得快。
  • 進擊的巨人:艾倫開始恢復血肉之軀,百米級始祖巨人遭遇滑鐵盧?
    可以參考漫畫122章中始祖巨人—尤彌爾的樣子,就代表著面前的骷髏巨人並不是完全體戰鬥形態,艾倫還會繼續進化,他下一步的趨向就是:長出皮膚和血肉,化為世界的終結者。始祖巨人的力量來自於大地,或者說來自於有機生命體,巨人身體肋骨的兩側,長出無數條細長的觸角,看似像垂柳一般,實則是骨頭的外顯,這個原型,與火影忍者中的角色——君麻呂,有幾分相似。
  • 愛因斯坦是個話癆
    那不就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嗎?這老頭真有意思啊。沒想到,大科學家居然這麼搞怪!  愛因斯坦有許多有趣的特質,其中一個屬性就是「話癆」。他寫了很多手記和文稿,囊括了關於愛情、科學、信仰、戰爭、政治和哲學的種種看法。從波士頓到普林斯頓、蘇黎世、柏林……以研究愛因斯坦的生活和工作為專職的人們,遍布於全球各地。
  • 魔獸世界:被血肉詛咒感染的維庫人,最後演變成人類的起源
    ,泰坦的本意為了更好的改造艾澤拉斯你這個世界,但是隨著上古之神的失敗,他們對這個世界散發了一個可以擴散的病毒,感染病毒的人就會變成擁有血肉之軀,同時也容易被殺死。本來血肉詛咒是不容被染上的,但在三個守護者偷取諾甘農圓盤的時候,順道把這病毒也帶了出來,這時候由於泰坦們已經被薩格拉斯全部打敗,根本無力再管艾澤拉斯的事情,所以感染上血肉詛咒的人基本沒有解救的辦法,只能安然的接受自己成為血肉之軀。
  • 看看愛因斯坦的私生活
    中國科技館開展「愛因斯坦———宇宙大匠」:講述大師普通人的故事  本報記者胡志斌攝影報導 用鼓風機吹起的愛因斯坦氣球飄來飄去,仿製的愛因斯坦銅像受到了小朋友們的喜愛,小朋友親切地「撫摸」愛因斯坦爺爺的長鬍子,愛因斯坦和其表姐的傳奇愛情則令不少來參觀的中年人駐足觀看。
  • 愛因斯坦生平最美的一封情書,單身的你,值得借鑑一下!
    文字/愛情周公館提到「愛因斯坦,」每一個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了「相對論。」但卻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有另一個潛藏的身份,就是偉大的情感專家,例如;他給情人「瑪加麗達」寫下了人類愛情史上最動人的一封情書。
  • 珠峰登頂60年,揭秘血肉築起「中國梯」的生死時刻
    來源標題:珠峰登頂60年,揭秘血肉築起「中國梯」的生死時刻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中國登山隊成功地將五星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頂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