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家族-連載199】填補元素周期表最後的空白

2021-01-20 理性邊界

20世紀初是物理學發展最快的時代,隨著倫琴發現X射線,物理學家們爭相研究各種神秘的射線,走在最前面的是大名鼎鼎的盧瑟福。他第一個提出半衰期的概念,還將各種射線按照貫穿能力分成α射線和β射線,因此獲得了1908年諾貝爾化學獎。然後他更進一步,1909年做了名垂青史的金箔實驗,提出了新一代的原子模型,說明原子絕非組成物質的最小單元,也有其內部結構。

【著名的金箔散射實驗】


盧瑟福自身成就巨大,更大的成就是他培養出了一幫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學生和助手。今天要講的第一個是玻爾,後來哥本哈根學派的領袖,曾經跟愛因斯坦展開過一場世紀論戰,當時,他的風頭簡直可以和愛因斯坦分庭抗禮。而早在他留學英國,參加盧瑟福的科學團隊的時候,他也接受了盧瑟福的原子模型,並提出了量子化的玻爾模型。雖然這些都已經被寫入現在的教科書,可在當時很少有人能接受這些前衛的思想。玻爾後來回憶道:「你看,盧瑟福的工作並沒有被嚴肅對待,這在今天簡直不可想像!在當時幾乎沒有任何地方提到原子模型,偉大的改變來自莫塞萊!」

【年輕的玻爾,早年他留學英國,參與盧瑟福的科研團隊。後來他因原子結構理論的貢獻獲得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莫塞萊是盧瑟福的另一位弟子,甚至可以說是最被看重的學生。莫塞萊在實驗室裡簡直能用「瘋狂」二字來形容,他可以在實驗室裡連續工作15個小時,只吃一小點水果沙拉和奶酪,仿佛以後再也沒有機會工作似的。


在「鋇」篇章裡我們提到倫琴發現了X射線,然後物理學家們紛紛使用這種神秘射線拷問各種事物,1911年,布拉格就開始使用X射線測定晶體的結構,莫塞萊也對此非常感興趣。1913年,他跟玻爾就玻爾原子模型聊了一會便腦洞大開,於是他開始改用電子束去轟擊各種各樣的元素。

【19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發明X射線衍射的布拉格。】


現在我們知道,電子束擊中原子後會將原子中的電子轟擊出來,並釋放出高能X射線。莫塞萊觀察了各種元素產生X射線的波長,驚奇的發現X射線的波長隨發射元素原子量的增大而均勻地減小。仔細計算以後,發現X射線的頻率和(原子序數-1)的平方成正比。


你也許要說:「這不過是眾多物理公式中很普通的一個吧,我都沒學過哎!」可是我必須告訴你,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這個公式意義超乎你的想像!


門捷列夫建立了元素周期表以後,化學家們不斷添磚加瓦,填補周期表中的空白。可是周期表仍然有些小bug,比如鈷的原子量比鎳大,但按照化學性質,鈷應該排在鎳的前面,類似的還有碘和碲,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說句深刻的話,19世紀末20世紀初,元素周期表已經深入人心了,但沒人知道元素周期表的原理。


【在實驗室裡的莫塞萊。】


而莫塞萊則直接將化學問題變成了物理問題,基於盧瑟福的原子模型,所有正電荷集中在正中微小而緻密的原子核上,原子序數對應的就是原子核的正電荷數。(當時還沒有發現質子)元素的排列絕非毫無規律,是化學家玩紙牌玩出來的,而是按照原子核的正電荷數依序上升的。


按照這個道理,鈷和鎳的排列不足為奇了。鎳雖然較輕。但原子核帶正電更多,所以必須排在鈷的後面。所有元素的排列找到了一條最簡單的規律,只需要按照原子核的正電荷數排列就好了。


【莫塞萊當年得到的X射線數據,從鈣元素到鋅元素。】


既然如此,盧瑟福那無人問津的原子核模型也就自然成立了,因為再沒有哪個理論能夠將元素周期表解釋的如此完美。


如果說本生和基爾霍夫發明的分光鏡是可以識別元素的身份證,那莫塞萊的原子槍就是元素的「驗偽儀」。還記得我們在上兩篇稀土元素發現史中提到過,化學家們發現了不下幾十種新元素,後來都被驗偽了,莫塞萊的原子槍是最權威的。


經過莫塞萊原子槍一番整理,就得到了我們今天所見的元素周期表,從1號元素氫到92號元素鈾,只剩下7個空白:43、61、72、75、85、87、91號元素。


【莫塞萊對元素周期表的意義你現在明白了嗎?】


在當時,莫塞萊仍然遇到一些反對的聲音,比如上一篇我們提到的悉心研究稀土元素20年,發現鑥元素的於爾班。他帶著一份樣品,是一套「於特比」元素的混合物,希望能難住莫塞萊。結果莫塞萊僅僅花了一個小時,就給了於爾班一份詳細的元素名單,於爾班徹底服了!



令人扼腕的是,年輕的天才莫塞萊遇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應徵入伍。盧瑟福千方百計試圖將他留在實驗室,未果。


1915年,他奔赴土耳其,參加了一場無足輕重的戰爭。一天,土耳其軍隊突襲英軍防線,深入英軍方陣,戰鬥演變成一場貼身肉搏,27歲的莫塞萊在這場野蠻的混戰中隕落。後來阿西莫夫寫道:「從他已取得的成就來看,在戰爭所殺害的無數人當中,要數他的死給人類造成的損失最大。」


阿西莫夫還推測,如果莫塞萊沒有犧牲,1916年空缺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非常可能頒發給他。但,假設的歷史已經毫無意義了。


【竟然用如此智慧的腦子去參加野蠻的肉搏戰。】


莫塞萊雖然英年早逝,但他對元素周期表的整理、解釋和歸納讓元素追尋者們找到了明燈。到了1940年,元素周期表上只剩下最後一個空白:61號元素了。1942年,義大利物理學家塞格雷宣布已經人工製造出61號元素,但是沒有能夠分離出來。

【義大利帥哥塞格雷,不要著急,他後面的故事更加精彩。】


1947年,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三位研究人員:馬林斯基、格倫丁寧、科裡爾宣布他們兩年前從鈾的裂變產物中發現了61號元素,但由於他們忙於鈾元素其他方向的問題,所以一直沒有發布。他們三人建議,用希臘神話中盜取天火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來給新元素命名:promethium,譯成中文是「鉕」。


【鉕元素的三位發現者:馬林斯基、格倫丁寧、科裡爾。(從左到右)】


至此,元素周期表最後的空白也被填上,儘管鉕元素到現在看起來也沒什麼大用,但它的發現代表著一個裡程碑,從拉瓦錫的第一張元素列表,到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再到1945年鉕元素的發現,這150多年的歷史真是一部偉大的史詩,無數化學家花費了辛勞甚至生命投入到這場競賽中。

當他們的樂章暫時劃上一個休止符,卻已發現,人類文明的方方面面都完全被改變了。對元素的認知,實則是對世界認知的不斷深化,這段歷史就是盜取天火!


在這之後,還有人造元素不斷被創造出來,但這已經具有新的意義了!以後,我們慢慢聊。



筆者親手實拍,維也納貝多芬廣場,貝多芬雕像的側面,被鷹啄食的普羅米修斯。為人類帶來新發現的科學家們都是普羅米修斯!



相關焦點

  • 元素周期表的來源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科技代替生活,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來源。元素周期表現如今,世界各地的學生都會背元素周期表,它被許多人視為化學領域最偉大的發現。似乎隨著原子質量的增加,元素屬性會發生周期性的變化。例如,表中最左邊的一列中包含鈉(Na)、鉀(Li)和鋰(K)三種元素,它們在室溫條件下都是固態,都很活潑,熔點低,暴露在空氣中會失去光澤。相形之下,最右列的元素在室溫下都是氣態,並且無色、無味,極其不活潑。表中的列稱為族,行稱為周期。1869年,門捷列夫發表了自己的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將被打破?新元素奇異行為打破規律
    化學奇蹟不斷延展尤裡•奧加涅相領導團隊合成了117號元素,現在他們正努力嘗試合成下一個新元素——119號元素。元素周期表將被打破?117號元素的發現填補了元素周期表的最後一塊空白,然而,通過研究這些新發現元素的性質,科學家卻發現,元素周期表很可能將失去它一貫的「規律性」。
  • 元素周期表包含了宇宙中的所有元素嗎?
    不同元素的區別在於質子數的不同,例如,氫包含一個質子,氧包含8個質子,鐵包含26個質子。人類對於化學元素的正確認識始於門捷列夫,他找到了元素的周期規律,並製作出了能夠預測未知元素的元素周期表。此後,科學家不斷發現新的元素,逐漸填補了元素周期表的空白。在自然界中,人類可以找到從1號元素氫到98號元素鉲。
  • 科學網—元素周期表家族又添「大塊頭」
    元素周期表家族又添「大塊頭」Otto/GSI亥姆霍茲重離子研究中心 物理學家已經製造出了超重元素的新成員—— 一種原子核中有117個質子的原子。這個「龐然大物」位於元素周期表的外層,在這裡,腫脹的原子核傾向於變得越來越不穩定。
  • 元素周期表到底會多長?……………………
    「Nihonium」 的原子序數為113號,與美國和俄羅斯發現的115號「Moscovium」、117號「Tennesine」和118號「Oganesson」,共4個元素一起被正式列入元素周期表後,終於將第7周期全部填滿了。研究人員還在努力發現更多的新元素,元素周期表到底會排到多少號呢?
  • 元素周期表有盡頭麼?最後一個元素是幾號元素?
    元素周期表我們上初中的化學課時,就會接觸到元素以及元素周期表,甚至還被老師要求背誦元素周期表的前20位。到了高中,不僅要橫著背,而且還要豎著背。可以說,元素周期表就像是化學這個學科的武林秘籍。事實也是如此,化學這門學科從一開始就和元素在打交道,甚至有一段時間,化學家們以搶新元素為樂,在上世紀初,基本上能搶到新元素,就意味著提前預定了諾貝爾獎。但背了這麼長時間的元素周期表,不知道你有沒有思考過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元素周期表到底有沒有盡頭?
  • 漲姿勢:元素周期表被填滿了嗎
    新華網北京1月6日電 新年伊始,教科書中的元素周期表也該更新了,因為科學界在去年底宣布確認了4個新元素的發現,元素周期表上的第七周期(也就是第七行)因此被填滿。現在教科書上的元素周期表也只有七行,那么元素周期表就此被徹底填滿了嗎?
  • 元素周期表到底會有多長
    日本發現的新元素「Nihonium」將列入化學課本的元素周期表。
  • 科普貼:元素周期表被填滿了嗎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新年伊始,教科書中的元素周期表也該更新了,因為科學界在去年底宣布確認了4個新元素的發現,元素周期表上的第七周期(也就是第七行)因此被填滿。
  • 元素周期表最後元素的上限是137號嗎?
    我們知道目前元素周期表的最後元素已經排到了118號,那麼在118號元素後面是否還存在其他元素呢?其實是有的,根據理論,元素的上限是137個。元素數量的這種限制是因為宇宙中有一個最大速度。也就是真空中光速的極限。此外,僅用玻爾的原子模型和德布羅意的波粒子二元論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 科學趣談|元素周期表
    1864年,邁耶爾出版的《近代化學理論》中按元素的原子量遞增順序,論述了個元素的物理性質,之處元素性質與原子量之間的關係。邁耶爾與門捷列夫幾乎同時提出化學元素的周期性規律,邁耶爾的元素周期表與門捷列夫共同地方是都在表上給未發現的元素留有空位,按照原子量遞增的順序排列。但二者不同的是,邁耶爾側重研究元素的物理性質,而門捷列夫重於元素的化學性質。
  • 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梗?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啥
    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梗?抖音真的是可以了,終於還是向元素周期表下手了!在網上經常能看到有關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的梗,那麼大家知道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梗嗎?下面就快和小編一起看看吧!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梗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有點文化的應該是知道的吧!
  • 元素周期表中最後一種獲得化學證據的元素——釒黑!
    釒黑的簡介它被發現有類似四氧化鋨的四氧化物,因此被證明是VIII族元素。該元素是迄今獲得化學證據的最重元素,所有原子質量大於釒黑的元素目前沒有化學證據各以證明。釒黑-265最穩定的同位素,它的半衰期有2毫秒。
  • 元素周期表
    認為門捷列夫完全按照原子量遞增的順序排列元素周期表是不妥的。
  • 用HoloLens背化學元素周期表 懸空互動超炫酷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個既枯燥又重要的知識,現在Hololens上出現了一款叫「MyLab」的應用可以讓你懸空學習元素周期表,同時可以和單個元素互動,多個元素還可以結合,看元素反應後的效果。 VR遊戲下載、新遊推薦、福利,盡在17173VR!
  • 科學家確認117號元素 元素周期表添新成員(圖)
    而成功合成117號元素,按照德國亥姆霍茲重離子研究中心科學主管霍斯特·施託克爾的評價,是「通往生產與探測位於『穩定島』上的超重元素的重要一步」。  資料  元素周期表的完善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
  • 元素周期表的前世今生:如何從草圖變為不朽傑作
    他的定律揭示了已知化學元素之間深厚的家族關係——當按原子量的順序排列時,它們在有規律的間隔(或周期)內表現出類似的性質——並使門捷列夫能夠預測尚未發現的元素的存在。門捷列夫宣稱:「在元素周期表出現之前,化學元素在自然界中只是零星的、偶然的事實。」「周期性定律首先使我們能夠在過去化學視覺無法到達的距離上感知未發現的元素。」
  • 元素周期表之位置決定元素(二)
    我們從水平方向觀察元素周期表,每一種元素都比左邊的鄰居多一個電子。11號元素鈉通常有11個電子,12號元素鎂則有12個電子,以此類推。隨著元素的體積增大,它們不光會把電子填到能級裡,還會為這些電子提供形狀各異的「鋪位」,稱為層。可是原子古板又保守,只會按照周期表的順序依次填滿層和能級。最左邊的元素把第一個電子放在球形的s層裡。
  • 化學秘籍之元素周期表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化學元素周期表可以說是化學研究及學習的神級「武功秘籍」,為我們學習化學提供了很好的幫助,那麼你是否知道它的起源與演變呢?他對當時已知的62個元素的原子量按遞增順序排列,發現元素的性質存在著周期性的重複,每八個元素為一周期。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製作了一張周期表,這張表格是化學研究歷史上最重要的一份研究成果。據說,在那年的一個夜晚,門捷列夫夢見已知的63種化學元素一一對應地落在格子裡,構成了一張鱗次櫛比的表格。一夢驚醒,他立即將夢中的表格還原,製成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到底有多長? 日媒:第9周期是盡頭
    參考消息網7月29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發現的新元素Nihonium將被列入化學課本的元素周期表中。Nihonium的原子序數為113號,與美國和俄羅斯發現的115號Moscovium、117號Tennessine和118號Oganesson共4個元素一起被正式列入元素周期表後,終於將第7周期全部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