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們說到了決定屏幕素質的參數有三點:解析度、刷新率和色域。關於解析度和刷新率的選擇優先性也都和大家舉例說明了,那麼色域呢?色域到底什麼?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
色域是對一種顏色進行編碼的方法,也指一個技術系統能夠產生的顏色的總和。在計算機圖形處理中,色域是是指電腦能夠顯示出的色彩空間,在同一種色彩空間裡,色域百分比越高,所能顯示的色彩範圍就越廣,呈現的色彩便越多。
根據人眼三種類型的視錐細胞,就可以選擇三種基色,將它們按不同的比例組合而引起各種不同的彩色視覺。這就是三基色原理的主要內容。原則上可採用各種不同的三色組,為標準化起見,國際照明委員會(CIE)作了統一規定。經過複雜的計算,生成馬蹄形色彩圖。
如果要定義色彩的範圍,是需要由個對比標準,在描述色域的時候,絕對不可以單純的去講百分比是多少,一定要說明參考標準,因為每個標準的色彩範圍是完全不同的。
目前最常見的色域有sRGB、Adobe RGB、NTSC等。NTSC 是指美國國家電是標準委員會所制定的標準,其中的NTSC 色彩空間更多的是被運用在電視行業;sRGB 是由微軟聯合HP、愛普生、三菱等一些公司制定的色彩空間,這個在Windows 上和軟體上被廣泛的支持和運用;Adobe RGB 是由專業軟體開發生Adobe 推出的色彩空間,為了用於色彩的編輯和對比,後來被廣泛運用在攝影印刷領域。當然也有像未來人類T5X搭載的DCI-P3色域,專用於數字影院的色域。
目前在筆記本上最常見的就是NTSC和sRGB色域。從色域圖中可以看到雖然NTSC標準中並不完全包含sRGB標準,但是也僅僅只有一個小邊,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我們可以將100%sRGB近似看做72%NTSC,也就是俗稱的「高色域」。在這裡要和對顯示屏色彩還原能力有要求的用戶群體說一下,選購電腦時一定要首選高色域屏幕,千萬不要選擇如45%NTSC的低色域屏幕。
說到這裡,小編想聽聽大家關於屏幕色域的看法,在下方的留言區說留言,抽取其中一名用戶贈送未來人類定製U盤一個!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今日頭條,新浪微博,抖音,bilibili官方帳號,更多精彩內容一手掌握!
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進入未來人類官方網站,了解更多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