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太陽熱而太空冷?美媒:真空和零引力不能傳導熱量

2021-01-11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7月26日報導 如果太陽這麼熱,為什麼太空會這麼冷?美媒稱,因為太空是個真空以及在零引力的狀態下,無法傳遞熱量。

據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7月24日報導,與我們在地球上溫和的棲息地不同,太陽系充滿了極端的溫度。太陽是一個由氣體和火焰構成的球,其核心溫度約為2700萬華氏度(約合1500萬攝氏度),表面溫度約為1萬華氏度(約合5538攝氏度)。與此同時,宇宙背景溫度——也就是你遠離地球溫暖的大氣層後所處宇宙的溫度——在零下455華氏度(約合零下270攝氏度)左右。為什麼會這樣呢?

報導稱,熱能在宇宙中傳播的形式是輻射,即一種從較熱物體轉移到較冷物體的紅外能量波。輻射波激發它們接觸的分子,使其升溫,這就是熱量從太陽傳遞到地球的過程。但問題在於,輻射只會加熱其路徑中的分子和物質,而周圍其他東西都不會變熱。以水星為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稱,這顆行星的夜間面溫度可能比接受輻射的日間面的氣溫低1000華氏度。

相比之下,在地球上,即使在陰影處,周圍的空氣也會保持溫暖——甚至在某些季節的晚上也是如此。這是因為熱量通過三種方式傳遞到我們美麗的藍色星球:傳導、對流和輻射。當太陽的輻射接觸到大氣中的分子並使其升溫時,這些分子會把多餘的能量傳遞給周圍的分子,並以此類推。這種從分子到分子的熱傳遞稱為傳導,它是一種連鎖反應,能使太陽輻射路徑之外的區域變暖。

相關焦點

  • 太陽那麼熱,而太空卻那麼冷,這是為什麼呢?
    太陽那麼熱,而太空卻那麼冷,這是為什麼呢? 你有沒有想過,太陽那麼熱,為何太空那麼冷呢? 我們常說的「冷」與「熱」,設計上是我們感受的溫度的變化。我們人體吸收了熱能,身體的溫度也會升高,就會感覺到「熱」,反之,身體釋放熱量到環境中,身體溫度下降,就會感覺到「冷」。
  • 為何太陽光在太空中是冷的,照到地球上是熱的?
    為何太陽光在太空中是冷的,照到地球上是熱的?我們熟知的太陽溫度是足以將任何生物直接燃成灰燼的,那為什麼太陽光在太空中是冷的,照到地球上卻又是熱的呢?雖然地球不同地方的溫度在不同的時間會有很大的不同,但大部分都相對溫暖,適合人類生存,但太空卻完全不同。它的大部分地方都很冷,同樣的熱量由太陽提供,為什麼溫度如此不同?首先,我們來看看溫度的產生。一般來說,運動越劇烈,釋放的熱量就越多。所以像太陽這樣的恆星通過移動粒子來產生能量。
  • 太空是真空,地球是怎麼接收到太陽的量?
    外太空是一個近乎完美的真空,那麼,熱量如何在太空中傳遞呢? 很多人會對這個問題感到困惑。簡單來說,熱量需要一種介質來進行傳遞嗎?如果確實需要,那麼,來自太陽的熱量如何穿過真空的太空到達地球的呢?
  • 既然太陽這麼熱,為什麼太空卻很冷?
    不得不驚嘆,這麼遠的一個熱源,熱量竟能投射到如此遠的距離。有意思的是,雖然地球在億萬公裡外被灼燒,但是外層空間卻仍然寒冷無比,。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太陽這麼熱,為什麼太空會這麼冷呢?高中物理學習過,這種熱傳遞可以通過三種方式發生:傳導、對流和輻射。熱傳導在固體與固體中發生。當固體分子被加熱時,它們開始振動並相互碰撞,在這個過程中將熱能從較熱的顆粒傳遞到較冷的顆粒。
  • 同一個太陽,為何太空中如此寒冷,而地球上卻又非常的熱呢?
    那麼這個中間肯定是存在能量載體的轉換的,對於我們來說,我們所了解的太空是一個真空的狀態,那麼太陽上的熱量又是如何傳遞到地球上的呢?那麼首先我們就必須要了解到這個熱傳遞的三種方式分別是什麼。,那麼空氣的分子就會和我們身上的分子進行一個碰撞,就會帶走我們身上的熱量,我們就會感覺到外面很冷。
  • 同在太陽下,為什麼太空寒冷而地球卻很熱?
    以上就是溫度和熱量之間的關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知道熱量是會從一個高溫系統到低溫系統發生轉移,這其實就是熱傳遞的過程,一般我們會認為傳遞熱量必須要存在介質碰撞以交換粒子動能或者存在能量載體的交換,但往往我們會忽視掉交換能量載體這一項,因此就產生了如題所說的疑問,太空是真空的太陽熱量如何傳遞給地球?就像暖水瓶瓶膽中是真空的,可以保溫一樣。
  • 根據能量守恆,太陽的熱量都到哪去了?為何太空還是冷冰冰的?
    人類和其他物種能夠有幸生活在地球,離不開太陽對地球的熱量傳遞,而據計算,這個熱量只相當於太陽往外輻射能量的二十二億分之一。既然太陽能溫暖地球,為何太空中還是冷冰冰的,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能量不會無故消失,也不會無故產生,那麼太陽產生的往外輻射的能量都到哪去了呢?
  • 太陽表面溫度高達5770K,地球都曬熱了,為啥太空卻那麼冷?
    大家都知道,我們地球上每天的熱度都是在太陽上傳過來的,太陽作為一個巨大的恆星,其表面上的溫度更是達到了一個驚人的高度,足足有5770K!,當然,太陽距離我們地球也有著1.5億公裡之遠,但是卻能夠讓遠在天邊的我們感受到熱量,這無疑是神奇的事情。
  • 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太空很冷,可為何太陽光照到了地球卻能變熱?
    你拿東西到太陽近距離處,接受的太陽輻射太強,溫度會很高,多數物體都會氣化。很矛盾,太陽一米處溫度低,但是卻不能測量,因為測量工具都燒壞了。腦子裡還有點印象,太陽,就像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氣(好像是小學課本)。地球的質量大小所產生的引力正好合適,既能吸住氣體不許它們向外逃逸到太空,又不過度吸引使它們形成不了氣態而凝聚成固態。
  • 地球為什麼能接收到太陽的熱量?
    外太空是一個近乎完美的真空,那麼,熱量如何在太空中傳遞呢?很多人會對這個問題感到困惑。簡單來說,熱量需要一種介質來進行傳遞嗎?如果確實需要,那麼,來自太陽的熱量如何穿過真空的太空到達地球的呢?答案很簡單:熱量是太陽釋放出的一種能量形式,通過輻射進行傳播,這就是為什麼地球能感受到太陽的熱量。
  • 既然真空不導熱,但為什麼太陽卻能把熱量傳到球?
    真空真的不導熱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太陽的「熱」如何穿越1.496*10^8公裡的真空到達地球的呢? 答案很簡單:熱是太陽釋放的能量的一種形式,並通過輻射傳播。
  • 科學解釋:真空不傳熱,地球是怎麼接收到太陽的熱量的?
    通常在夏天我們應該對「熱」很敏感,經常會躲避到空調房中,但是我們真的了解「熱」嗎?其實我們理解的的「熱」,它的概念遠遠不止是「溫度計測量的數值,熱是能量的一種形式,也是內能的一種形式。我們的溫度就可以用來表示熱,不過熱的實質是形容粒子的運動劇烈程度。
  • 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宇宙那麼冷,熱量是怎麼傳到地球的?
    三種傳熱方式從生活經驗來看,當我們離一個熱源越近時,就會感覺越熱,並且我們與熱源之間的整個空間都很熱,熱量似乎全部是通過我們與熱源之間的空氣傳遞過來的。其實這個想法不完整,熱量的傳遞方式一共有三種,分別是: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
  • 真空不導熱,太陽光是怎麼穿過太空曬熱地球的?
    真空無法產生傳導和對流,這兩個定義無比準確,相信各位都知道在沒有任何介質的情況下傳導和對流是無法發生的,但輻射可以無所顧忌的穿過真空,從太陽到達地球,慷慨的給予每一個生命以熱量!但這裡有幾個問題,太陽的熱輻射是怎麼穿過真空的?所謂的真空真的是沒有任何物質嗎?為什麼會說有宇宙塵埃?
  • 太陽溫度高達5700度,地球都被曬熱了,為何太空還是那麼冷
    沒有了太陽,地球將變得灰沉沉一片,沒有了絢麗多彩的風景,更不會有像現在如此溫暖的溫度,所以太陽對於我們地球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大約是1.5億千米,在這一中間的溫度居然是非常寒冷的,要知道太陽表面的溫度就高達5500K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其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如何定義溫度這個詞呢?
  • 太陽表面溫度接近6000℃,地球都曬熱了,為何太空卻那麼冷?
    ,溫度就會下降,換句話說溫度和分子運動速度成正比,分子運動的越快,產生的熱量就越多,溫度就越高,反之分子產生的熱量越少,溫度就越低。那是因為地球上的分子密度會隨高度的上升而降低,分子密度越低意味著分子越少,發生碰撞的機率越小,產生的熱量就越少,所以溫度就越低,山頂上的分子密度比地面要小,所以山頂溫度自然比地面要低。還有人問,風扇不是讓分子的運動速度,按理說應該會感覺熱,為什麼會感覺冷啊?
  • 太陽表面溫度接近6000℃,地球都曬熱了,為何太空卻那麼冷?
    分子熱運動當我們周圍的分子運動得很激烈的時候,溫度就會上升,我們就會感覺很熱;當分子運動狀態不是很激烈或者這些分子的運動狀態趨向於靜止的時候,溫度就會下降,換句話說溫度和分子運動速度成正比,分子運動得越快,產生的熱量就越多,溫度就越高,反之分子產生的熱量越少,溫度就越低。
  • 真空竟能熱傳導,甚至能傳播聲音!華人團隊新研究登上Nature
    魚羊 慄子 曉查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現在,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的認知,很可能要被打破了。UC伯克利的華人科學家們發現,兩片金屬之間即使是真空,也可以傳導熱量和聲音。他們用實驗證明了:熱量可以跨越幾百納米的完全真空,從一片金屬傳導到另一片金屬上。這一發現未來在可能在晶片散熱設計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熱傳導本質是分子之間相互傳遞動能,而真空中沒有任何原子分子。所以人們一直認為,真空中是不存在熱傳導的,傳遞熱量只能像太陽那樣熱輻射才行。
  • 太空中沒有氣體,太陽的熱量是如何傳到地球的?
    熱量的傳遞一共有三種方式,熱對流、熱傳導和熱輻射,在真空中,熱量只能以熱輻射的方式進行傳遞,太陽也是這樣把熱能傳遞到地球的。會自發地進行熱量的傳遞,最終使得兩個物體的溫度趨向於相等,而熱量的傳遞有三種方式。
  • 太陽那麼熱, 為什麼太空那麼冷呢?
    太陽是個熱源,太陽那也不是時時刻刻在進行核聚變,將氫轉變成氦,每秒鐘有3000多個原子參與和反應,產生的能量以光的形式從太陽表面散發出去,形成熱量。太陽在這自身強大重力吸引下,太陽中心區處於高密度、高溫和高壓狀態。是太陽巨大能量的發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