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被詬核酸檢測量不足
難關卡在哪兒?
第三波疫情急轉直下
粵港互認健康碼再被推延
防疫措施被政治化解讀
何時休?
問答神州專訪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
局長 陳肇始
有專家認為:香港第三波疫情的主要原因之一和「未做大規模核酸篩查」有關,而香港核酸檢測難、檢測貴的問題也頻頻為外界詬病。2020年8月,應香港政府的援助請求,中央迅速作出回應。8月1日,中國國家衛健委成立的首支「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赴港協助開展實驗室工作。此前香港核酸檢測難、檢測貴的情況究竟是怎樣的?為何第三波疫情來勢洶洶,香港在提高病毒檢測量方面卻一直舉步維艱?
吳小莉:香港防疫有一個漏洞是檢測數量太少,這是因為人手不足,還是檢測費用太貴?
陳肇始:我們的檢測力度一直在加大,以衛生署的人手和機器的整體數量為前提,檢測和治療目標主要集中在已經確診的個案和他的緊密接觸者,我們還分配了一些人手到醫院進行篩查。當確診的個案比較少的時候,衛生署資源比較充足,就會做一些社區篩查和檢測,但是不像現在這樣,能有幾十萬人次這樣大的檢測量。
我們也會回頭看,因為機場那裡工作的人士,他們的風險其實也很高;還有在老人院工作的人士,如果他們有事,是有可能傳染給老人家的,所以其實我們在五月份、沒有確診病例時,就已經開展檢測了,都是免費的。當時我們也知道,我們的檢測量是有空間去調節的,要去加大,所以我們用了防疫抗疫基金,去幫助我們衛生署、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去加大檢測量。現在我們疫情爆發,每一天那些同事都加班、不停地去做檢測,有時候做到一萬三、一萬四的日檢測量,平均也是做到一萬的檢測量。
2020年7月19日,有香港網友上傳一段名為《新冠肺炎幕後》的短片,引發外界關注。片中可見大量深喉唾液樣本被放在化驗室辦公室的通道外,令人懷疑有關樣本的處理方式是否符合衛生及安全標準。上載片段的網民指出,化驗室同事每日工時長達10多個小時,儘管越來越多化驗室同事加入檢測戰役,但應付能力不勝負荷。
吳小莉:林正月娥特首說香港要做大規模的檢測是有很大壓力的,包括我們看到網上的影片,化驗室人手不足和很多東西堆壓在醫院的過道,這種情況怎麼解決?
陳肇始:社區爆發的時候,我們在私營機構檢測了四個高危群組,政府現在也去購買私營醫院的化驗能力,希望增加香港的檢測量。現在已經開始去做了,希望儘快可以令一些沒有做到的人檢測到,或者派放更多的檢測瓶,這樣工作可以更加有效率。
有評論認為:香港未能大幅增加檢測量,是因為太過依靠公營醫療機構,致使公立醫院的負荷已經幾近見頂,而私營醫療機構原本可分擔更多檢測,但收費動輒上千元的價格讓很多市民望而卻步,這和對岸深圳不到一百元的檢測費用形成鮮明對比。2020年7月13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宣布,香港會和內地兩家企業合作,為香港高風險群組居民提供40萬次檢測,費用由香港政府承擔。
吳小莉:引進的三家機構中兩家是內地的,一家是香港的,是怎麼找到的?這些企業是不是要經過食衛局的認證後才能確定他們的資質是合格的?
陳肇始:是的。認證合格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比較國際的認證,另一方面是我們衛生署的公共衛生化驗所有了解這些企業的新型冠狀病毒測試水平。我們和內地呼應,我們也會承認內地政府或者澳門政府承認的一些檢測機構。
吳小莉:為什麼澳門政府的檢測一兩百塊錢,香港公立醫院還是維持原來的收費標準?這次引進的私家醫院檢測費用要多少錢?
陳肇始:香港的人工、租金都比較貴。我們希望儘量將檢測價格降低,但未必能到澳門、內地的那麼便宜的價格水平。現在各個機構的檢測費用都還不太一樣,我們不太清楚他們具體的收費情況。當然給香港政府的時候是一千塊以下。大家跟五月推出社區檢查的時候相比是有區別的,現在大家非常踴躍地去檢測,也是求一個安心。
有人說:自2020年3月末以來,對於原本每日往返深圳香港的「跨境上班族」而言,僅僅相隔一河的深港兩地,卻需要兩個「14天」才能走完。而伴隨疫情的急轉直下,粵港互認「健康碼」的出臺,也不斷地向後延遲。許多網友在期待之餘,也紛紛留言表達這段日子的「煎熬」。
吳小莉:在健康碼互認的方面,哪些技術已經基本完成了?香港疫情第三次爆發,現在看起來互認健康碼是不是又停擺了?
陳肇始:儘管我們當前的疫情仍然不穩定,但我們三方一定會繼續商討。我們在技術上、溝通上、準備工作上一直在推進。現在的技術已大致完成,但具體怎麼去試行,還有很多細節要商討,比如關口或者管制區的開放時間、要檢查哪些人員的健康碼、如何去檢查、如何讓關口的人流不堵塞,商定整個流程都需要大量的工作,全部都要再調節,互認健康碼計劃一直都在推進。
在港府全力抗疫過程中,一直有反對派將抗疫措施進行政治化解讀。例如對於港府引入兩家中國內地企業協助,向指定人群提供病毒檢測,有人用陰謀論看待委託內地檢測公司,擔心港人DNA數據被收集後送往內地;再如,限聚令發布後,一直不乏有反對派把它解讀為是「政治打壓、針對政治集會」。
吳小莉:有人說內地的企業來幫助做唾液檢查,可能會拿走DNA?在「張弛有度」的政策下,您呼籲香港市民如何抗疫?
陳肇始:其實這都是不必要的擔心,這次的大型檢測完全是抗疫工作,採集的樣本只用於香港實驗室做檢測,私人的保障也都有的。
至於我們實施「張弛有度」的政策,措施體現在三個方面:控制關口的措施、防疫抗疫的措施、減少社交接觸的措施。這些不僅僅是政府行為,而是需要香港市民大眾一起配合。「收緊」的時候對香港整體經濟發展會有一定的影響,但在這一刻,公共衛生是最重要的。
▲香港食物及衛生管理局局長 陳肇始
更多精彩,敬請收看
2020年8月7日首播的
《問答神州》專訪: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
局長 陳肇始 下集
編導:蘇珍妮
編輯:孟涵、馬晉、慄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