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蘇省考試錄用公務員筆試昨天開始。今年共34.3萬餘人報名參加筆試,報考人數創歷史新高。記者從揚州市人事考試管理辦公室獲悉,今年「省考」揚州考區設6個考點526個考場,1.57萬人在揚參考。公共科目昨天下午已經落下帷幕,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B類職位的人員,除參加公共科目考試外,今天還需參加公安專業科目考試。省公務員局將於2020年1月上旬公布筆試最低合格分數線,屆時報考人員可登錄報名網站查詢本人成績。
昨天下午,記者在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考點看到,走出考場的考生大多表情輕鬆,不少考生表示,公考僅僅是多一個就業選擇,並不是唯一的就業途徑。
【考場直擊】
揚州招錄511人
1.57萬考生在揚參考
據悉,2020年江蘇省公務員招錄揚州計劃考錄511名公務員和參照管理單位工作人員,其中市級機關109名、縣(市、區)級機關226名、鄉鎮(街道)機關176名。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面向基層、充實基層的要求,全市共有1/3以上的職位計劃用於鄉鎮機關招錄,有34個計劃定向考錄服務期滿3年且考核合格的大學生村官;有16個計劃定向考錄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和在軍隊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畢業生退役士兵;有13個計劃定向考錄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主任)。
記者從市人事考試管理辦公室了解到,今年共有1.57萬名考生報名在揚參考。根據考生規模,我市在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職業大學、江海學院、邗江實驗學校、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揚州技師學院等6個考點設置526個考場。
應屆畢業生逾半
「裸考」考生逐年減少
昨天,記者在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考點,隨機採訪到的40多位學生裡,超過一半都是應屆畢業生,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他們都希望在畢業之前能通過這次考試。
「我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上星期參加『國考』,今天又立馬投入到『省考』中來。」揚州大學一名應屆畢業生小趙感慨,畢業季對她來說就是「考試季」,無論是「國考」還是「省考」都複習了一遍,屬於半「裸考」,對她來說最重要的考試是考研。
採訪中,記者也遇到一位徵戰公考多年的王先生。他坦言,年年都說公考降溫了,可每年報考的人還是那麼多,「今年已經是第四次,一直在複習,希望能中。」王先生表示,完全「裸考」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錢。
記者發現,和前些年相比,完全「裸考」的考生正在逐年減少,大部分考生都是有備而來。
多地公考「撞車」
七八百名考生「臨陣脫逃」
據揚州市人事考試管理辦公室統計,昨天上午的筆試,揚州考區有784人缺考,下午「臨陣脫逃」的人數增至851人。「肯定考的人越少越好,機會越大。」考生小陳說,她報考的崗位只招錄1人,有20多個人報名,競爭激烈。
為啥會有考生棄考?在與考生的交流中,記者了解到,今年江蘇、上海、北京三地的公務員考試都集中在12月7日、8日兩天,對於一些「公考專業戶」來說,今年只能三選一。「本來也想去上海衝一衝,但是考試時間和江蘇省考『撞車』了,考慮到未來的生活成本,還是優先考慮江蘇。」考生小徐是安徽人,在揚州讀書,從大三就開始準備公考,思前想後鬥爭了一周,最後選擇留在江蘇,「畢竟在這裡讀了四年書,比較熟悉,壓力也不會像上海那麼大。」
【考題掃描】
題型題量變化不大
考生感慨「做不完」就對了
昨天上午進行的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客觀題考試,下午進行的是《申論》科目筆試。和往年一樣,今年筆試公共科目繼續實行分類分級考試,考試類別分為A、B、 C三類。
「套路跟去年一樣,我是按真題模式複習,感覺方向是對的,題型、題量上跟以往的江蘇省考真題差別不大。」揚大研究生小張介紹,整體難度感覺和去年差不多,數字推理相對容易些,圖形推理有難度,邏輯推理個別難題,印象最深的一道題考的是「由甲申曱甲申甴甲由曱……這些字你能認全嗎?」還好並不需要認識,只要找出其中的規律就行。
在考點外,記者採訪了很多第一次參加省考的應屆生,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沒做完」。「第一次參加省考的我,對上午的行測一臉蒙,後半段簡直在塗彩票,還塗不完……」考生小朱有些焦慮,但這對於多次參加公考的學生來說,談到「做不完」的話題,他們開玩笑說:「這就是江蘇公務員筆試的特點。」
申論考題緊跟熱點
考生調侃出卷人「混飯圈」
相比上午的行測,下午的申論更讓考生們紛紛感慨——試卷緊跟熱點,很接地氣。
昨天下午4:30,公考大軍陸續走出考場,談及申論,大家對考題都印象深刻。「平時要是不刷微博,最好不要去參加考試,不然題目都看不懂。」28歲的考生小李說,申論緊跟網絡潮流,出題人是「混飯圈」的吧!
那麼,到底考了哪些接地氣的題目呢?考生小於回憶,雖然沒有點名,但95後一看到C女星、S女星就能猜出是崔雪莉和宋茜,申論詳細闡述了崔雪莉事件中,宋茜為什麼不發微博以及籤證一天就能辦出來的原因。「看個材料簡直是在刷微博、看八卦!」小劉笑稱,這樣的題目讓年輕人很有親切感。
【專家分析】
1
行測:穩中有變,試題「很江蘇」
「總體上,行測題目與熱點結合較為緊密,如十九屆四中全會、區塊鏈、第七次人口普查等都出現在考試中。」中公教育公考專家分析,從考生的反映來看,省考呈現「穩中有變」的特色,幾乎覆蓋所有考點,各個模塊考題基本穩定,也沒有出現新的題型和考查方式,對考生的綜合能力解題速度要求較高。
「試題『很江蘇』。」專家指出,考題內容越來越貼近生活,綜合性、靈活性、地方性越來越強,「既考查重大時事政策,又貼近生活,關注當下熱點,體現江蘇特色。」
2
三類試卷,崗位特色明顯
「A、B、C三類試卷中,比較明顯的差異是不同題型的難度分布變化,出現明顯的崗位特色。比如A類題目與實際結合較強,考查了群眾工作、地鐵票價等內容,體現了對考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關注。」專家分析,C類卷中,不管是常識判斷還是言語表達,都非常契合鄉鎮的基本特徵。
3
申論:熱點主題為導向
相較於以往主題選擇重情懷的特點,2020年省考申論考題明顯變得更加客觀和務實。
「以熱點主題為導向,小題與作文存在緊密的邏輯,有助於考生在作答時對於社會問題有更加全面系統的認識。」公考專家表示,申論題目依舊遵循依崗設題的原則,在材料設置、命題風格上彰顯了「穩、專、變、進」的新趨勢,著重考查閱讀理解能力,夯實機關工作基礎,概括題目的難度加大、題型創新,凸顯了江蘇申論考試更加注重對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這一原則契合國考申論考查的風向,契合機關工作的能力要求,凸顯了江蘇申論考試更加務實的特點。
「曱甴」,讀作yuēyóu,多用於廣東話、白話等,「曱甴」多指「蟑螂」的意思,也可形容陰險惡毒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