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20190510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2021-02-25 科學網

▲ 作者:Matthew Graham、Amy K. Winter、Matthew Ferrari、Bryan Grenfell,et al

▲ 連結: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4/6440/584

▲ 摘要:

麻疹是一個高度傳染且危險的疾病;儘管存在高度有效的疫苗接種措施,但在全球各地一直難以消滅麻疹。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設定了頗具雄心的目標:要在2020年時在所有6個麻疹流行區域中消滅麻疹。

研究人員用全球1980~2017年的麻疹發病率數據和疫苗接種活動對世界各地的麻疹動態模式進行了評估。

總體而言,各國的麻疹疫情規模與頻度皆經歷了可預測的變化。

他們介紹了一種在各國中通常遵循的「規範路徑」:在開始時期的疾病發病率很高,接著會因為疫苗接種率的提高,而令疾病發生率急劇下降,但在最終消滅麻疹時期到來之前,麻疹疫情會在隨後的多年中有著逐年增高的變化。

通過觀察麻疹疫情在該總體的典型軌跡上所處的位置,各國能知道其人口麻疹敏感性的潛在分布年齡,這能幫助各國有目標地實行控制措施。

▲ Abstract

Al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s have set measles elimination goals. We find that as countries progress toward these goals, they undergo predictable changes in the size and frequency of measles outbreaks. Acountry’s position on this 「canonical path」 is driven by both measles control activities and demographic factors, which combine to change the effective size of the measles-susceptible population, thereby driving the country through theoretically established dynamic regimes. Further, position on the path to elimination provides critical information for guiding vaccination efforts, suchas the age profile of susceptibility, that could only otherwise be obtained through costly field studies or sophisticated analysis. Equipped with this information, countries can gain insight into their current and future measles epidemiology and select appropriate strategies to more quickly achieve elimination goals.

相關焦點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
    (導讀 阿金)GABA對代謝型GABAB受體的刺激會長期抑制神經遞質。[論文詳細信息] 地球科學 Geoscience Heat and carbon coupling reveals ocean warming
  • Science一周論文導讀
    >氣候變化導致跨越大洲的熊蜂數量廣泛減少 (導讀 郭懌暄)氣候變化導致氣溫和降水超出以往觀察的物種耐受水平會增加物種滅絕風險。 (導讀 劉奇)記憶印跡細胞間突觸連接是記憶存儲的基質,其減弱或缺失導致相關記憶遺忘。
  • 一周論文導讀|《科學》(20191108出版)
    翻譯 | 宗華Science, 08 November 2019, Volume 366 Issue 6466《科學》2019年11月8日,第366卷,6466期物理學PhysicsEngineering
  • 《科學》(20190201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翻譯 | 宗華Science, 01 FEBRUARY 2019, VOL 363, ISSUE 6426《科學
  • 《科學》(20190301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翻譯 | 唐一塵Science, 01 March 2019, VOL 363, ISSUE 6430《科學
  • Science 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1月13日
    > (導讀 阿金)目前丘腦皮層在記憶中的直接通訊作用仍待闡明。[相關報導:兩篇《科學》揭示:新冠病毒感染性強,原來另有關鍵因素] Neuropilin-1 is a host factor for SARS-CoV-2 infection
  • 《科學》(20190920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 《科學》(20200320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 《科學》(20191213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 Nature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1月26日
    (導讀 王思菲)本研究發現小鼠肌肉損傷及老化的特徵是組織內穀氨醯胺(Gln)受限。 (導讀 紫蘇)人為噪音和夜間照明的擴張引起了物種保護方面的重視。本研究利用一個大型的公民科學數據集與高解析度的噪聲和光數據配對,從整個美國評估這些刺激如何影響142種鳥類的繁殖成功。研究發現對感官汙染物的反應與物種的功能特徵和棲息屬性有關。例如物種較好的眼睛採光能力導致在光暴露下更強的生殖時間提前,潛在地創造表型錯配,但意外地增加了繁殖成功率。結果表明,人為的噪聲和光照會對繁殖鳥的表型和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 《科學》(20201030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Science, 30 OCTOBER 2020, VOL 370, ISSUE 6516《科學地球科學量子科學Quantum ScienceParallel single-shot measurement and coherent control
  • 《科學》(20200918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Science, 18 SEPTEMBER 2020, VOL 369, ISSUE 6510《科學地球科學GeoscienceSeismic ocean thermometry環境科學Environmental SciencesEvaluating scenarios
  • Science一周論文導讀 | 2020年3月6日
    (導讀 王思菲)許多疾病的病理學可以通過局部分子網絡或微環境來解釋。 (導讀 王思菲)心理壓力引發生理應答的機制未知。 (導讀 劉奇)大腦發育過程中不可遺傳噪音如何作用於行為變化尚未充分研究。
  • 《科學》(20200821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編譯 | 馮維維Science, 21 August 2020, Vol 369, Issue 6506 《科學》2020年8月21日,第369卷,6506期物理學PhysicsAttosecond spectroscopy of liquid water液相中的阿秒科學▲ 作者:Inga Jordan, Martin
  • 《科學》(20201002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Science, 2 October 2020, Volume 370 Issue 6512《科學▲ 摘要通常,化學家在進行一個已知的反應時,首先會找到發表論文中描述的方法
  • 《科學》(20200925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Science, 25 SEPTEMBER 2020, VOL 369, ISSUE 6511《科學地球科學Earth Science
  • 《科學》(20200807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編譯 | 李言Science, 07 AUGUST 2020, VOL 369, ISSUE 6504《科學》2020年8月7日,第369卷,6504期環境科學Environmental ScienceUnexpected air pollution with marked emission reductions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in China
  • 《科學》(20200828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編譯 | 李言Science, 28 AUGUST 2020, VOL 369, ISSUE 6507《科學》2020年8月28日,第369卷,6507期 地球科學GeoscienceEarth’s water may have been inherited
  • Nature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0月29日
    (導讀 阿金)缺少絲氨酸等非必需胺基酸會抑制腫瘤進展。突觸和D環結構的鏈交換機制 (導讀 阿金)鏈交換反應是同源重組的核心。 (導讀 阿金)硼酸及其衍生物是化學科學中最有用的反應試劑。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0月8日
    (導讀 阿金)大腦識別與過去經歷不一樣的新信息對於生存至關重要。> (導讀 阿金)乙醯羥酸合酶(AHAS)催化支鏈胺基酸合成的第一步,包含催化亞基和調控亞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