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孕婦在整個妊娠期間需要產檢13次左右,當然有特殊情況的寶媽次數還要更多。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懷孕後,孕媽們就成了醫院的「常客」,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去醫院報一次到。
很多孕媽產檢時會和老公或家人一起,但這些「家屬」往往被禁止入內,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產檢時有什麼秘密不能讓家屬知道嗎?
為什麼「女的」也不讓進?
詩妍懷孕之後一直是老公陪著孕檢,老公每次都會留在診室外面等她出來,但有一次老公臨時有事,詩妍就找了閨蜜陪她孕檢。
等了好長時間終於排到詩妍,她正準備拉著老公一起進去,但卻被門口的護士阻攔了她們,指著門口的「家屬請勿入內」的牌子,不讓閨蜜進去。
詩妍對此很不解,男的不讓進可以理解,女的為什麼也不讓進?難道這裡面真的有什麼「秘密」不能讓家屬知道?
這些「秘密」醫生不會告訴你
其實「禁止家屬入內」並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相反這是醫生的良苦用心。
1)出於隱私考慮
根據國家衛健委統計,2019年全年總出生人口為1465萬人。
雖然這幾年出生率有所下降,但與出生人口相比產科醫生人數明顯不足,產科一年四季都非常「忙」,有些3甲醫院甚至一號難求。
面對眾多的孕媽,很多醫院只能採取幾個孕婦同時檢查的方式,所以出於隱私家屬會被禁止入內。
要知道即使的女性家屬,對於其他孕媽也是陌生人,每個人的接受程度不同,為避免爭執醫院也是用心良苦了。
2)產檢需要安靜的環境
產檢時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如果監察室允許家屬進入,那麼勢必會發出一些「噪音」,幹擾醫生的判斷,這肯定也不是孕媽和家人想要的。
所以不讓家屬進監察室也是對孕媽和寶寶負責做法,孕媽和家屬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
3)避免與家屬產生「衝突」
根據《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顯示:有66%的醫生曾經親身經歷過醫患衝突事件。
生孩子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家屬很容易因為「過度關心」而和醫生發生一些爭執,為保證檢查速度和醫生的判斷準確,所以才會把家屬「拒之門外」。
家屬千萬不要因為這樣就感到不開心,從孕媽的角度看這完全沒有什麼壞處,畢竟只有孕媽最了解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什麼問題也會及時和醫生溝通。
陪孕媽產檢需要準備什麼?
☆ 照顧好孕婦
準媽媽懷孕以後,身體會比之前「笨重」,這時陪檢人員就要好好守護好孕媽的安全,不讓孕媽提重物,更要隨時扶住準媽媽們,以免孕媽磕碰。
☆ 提前幫孕媽備好檢查的資料
「一孕傻三年」,準媽媽懷孕之後身體會分泌出大量的孕酮,這可能會使身體組織出現水腫,影響大腦神經傳導,造成記憶力減退。
陪檢人員應該提前幫孕媽們準備好要拿的東西,如母子健康手冊、醫保卡、身份證等必須用品。
☆ 不要和醫護人員發生衝突
陪檢人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陪同孕媽順利完成產檢,在此過程中陪檢家屬一定不要和醫護人員起衝突,更不要執著於非要進產檢室。
擴展閱讀:孕期產檢時間
下圖為孕期產檢表,孕媽們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具體還要看醫生約好的時間。
注意第一次產檢(建檔)需要在50天-12周之間,提前打電話諮詢需要攜帶的證件,一般有醫保卡、身份證、生育證、結婚證等。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產檢的時候允許家屬陪同了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