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砂汙水處理用聚合氯化鋁和聚丙烯醯胺絮凝劑的投加量及影響因素

一、洗砂汙水處理聚丙烯醯胺主要使用聚合氯化鋁PAC混凝劑和聚丙烯醯胺PAM絮凝劑,聚合氯化鋁和聚丙烯醯胺的型號不同,投加量和汙水處理效果也不同,因此,在洗砂水處理時應根據不同的水質選用合適的。高分子絮凝劑一般投加量為0.1-10ppm(0.1-10mg/L)。投加量的確定要根據原水性質可通過生產現場調試或在實驗室燒杯實驗(燒杯試驗確定的最佳投藥量與現場生產的最佳投藥量一般不超過正、負10%的差異)視礬花形成適量而定。

二、聚合氯化鋁PAC混凝劑的凝聚機理和汙水的PH值有關,因而水的酸鹼度是影響凝聚的主要原因之一。當汙水的懸浮物含量和鹼度均低時,加入混凝劑後,不的PH值小於7時,水解產物主要帶正電荷,可通過吸附與電中和來完成凝聚。對於投加聚合氯化鋁PAC混凝劑最好的PH值應在6-7之間。當汙水的鹼度和懸浮物含量均高,以致加入混凝劑後PH值仍大於或等於7.5時,則需要投足量的混凝劑,或採用聚合氯化鋁等也可以獲得很好的效果。

三、溫度對汙水處理投加聚丙烯醯胺的影響,水溫降低,洗砂汙水處理的凝聚效果相應降低。
一般洗砂汙水處理用聚丙烯醯胺及投加量,洗砂汙水的汙泥中的固體物質主要是膠質微粒,與水的親和力很強,若不作適當的預處理,脫水將非常困難。在汙泥脫水前進行預處理,使汙泥粒子改變物化性質,破壞汙泥的膠體結構,減少其與水的親和力,從而改善其脫水性能,這個過程稱為汙泥的調理或調質。加藥調理是通過和向汙泥中投加混凝劑,絮凝劑等,而使汙泥凝聚,提高脫水性能的。
洗砂場汙水處理用板框過濾機時,用藥量較省,帶式壓濾機因需要二次加藥用藥量大一些。

綜上所述:汙泥沉澱絮凝劑的用量:汙泥脫水劑的抽加量,因汙水含泥量不同,沒有一定的標準,因此,目前國內外確定汙泥脫水劑的種類及投加量,多數是在現場或實驗室直接試驗確定。一般情況下,對於大多洗砂汙水處理聚合氯化鋁約為每100噸汙水用量在70-150公斤固體產品,聚丙烯醯胺約為每100噸汙水用量在1-2公斤固體產品(根據含泥量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