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陸上第一深井是怎樣誕生的

2021-01-17 光明網新聞中心

  在塔裡木盆地鑽出「珠穆朗瑪峰」

亞洲陸上第一深井是怎樣誕生的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

  8882米的輪探1井,井深甚至超過了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成為亞洲陸上第一深井的同時,更標誌著塔裡木盆地寒武鹽下超深層勘探取得重大突破,證實在塔裡木盆地8200米以深地層依然發育原生油藏和優質儲蓋組合。

  一口深井,帶給世界如此多的驚喜。而這驚喜是在被地質科學家公認的地質被「打碎了又踩了幾腳」的塔裡木盆地創造的。

塔裡木油田工人正在施工。塔裡木油田提供

  2020年1月19日,位於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市境內的中國石油風險探井輪探1井,經酸壓測試,折日產原油133.46立方米、天然氣4.87萬立方米。用塔裡木油田公司黨工委書記、總經理楊學文的話說,鑽探輪深1井的目的,就是探索超深層寒武系鹽下白雲巖的含油氣性,攻克油氣新理論難題,加快推進超深層碳酸鹽巖新領域勘探進程。

  8000米以下油氣田不只存在於科學家的腦海裡

  39歲的唐雁剛是塔裡木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總地質師。「塔裡木盆地的地質情況與世界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用前輩的話說,塔裡木盆地的地質是『被人打碎了又踩過幾腳』的地方,地下各種地質層完全被打亂,根本找不到一條完整的地質帶。而對石油地質來說,只有先從地質上發現了有油氣的理論支撐,才可能打出油氣田來。」

  世界油氣勘探實踐表明,世界大型油氣田主要發育在鹽下。塔裡木油田經過31年的開發,淺層的地質情況已經摸清,超過6000米的深層地質情況也基本了解,但超深層,即8000米以下的地質情況怎麼樣?唐雁剛他們還有些不了解。

  「不了解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現在採用的地震反射波方式只有7秒,而要清晰地認識到超8000米以下的地質情況,反射波至少需要10到12秒。從地質構造來看,我們推斷塔裡木盆地8000米以下應該有大油田。」唐雁剛堅定地說道。

  如何讓這種存在於腦海裡的新理論被證明,成為塔裡木油田發展需要攻克的一個世界級難題。

  1989年到2003年的淺層勘探開發,支撐了塔裡木油田500萬噸的建設步伐,也讓他們認識到:大型油氣田就像存在一個大碗裡,它上面一定會有一個碗蓋。而塔裡木盆地8000米以下的地質情況是:上層有一個巨厚的鹽層,恰似油氣碗上的碗蓋。它的下面真會有個富饒的油氣田嗎?

  引進來走出去的政策,讓一批世界級專家來到塔裡木油田。但這些身經百戰的專家看了塔裡木盆地複雜的地質構造情況後,全都搖頭,直說這樣的世界難題他們從沒見過,沒辦法解決。

  唐雁剛這群年輕的科學家不相信自己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他們跑現場,仔細了解鑽探情況,認真分析地質構造數據,終於攻克了一個個技術理論難題。

  說起這個過程,唐雁剛深有感慨地說:「剛開始,我們確實怕超深井。因為它要穿過砂巖層,加之超深井必然會遇到高溫高壓等複雜情況,控制不好會帶來一系列問題,更可能出現巨大損失。但我們不甘心啊,我們做地質勘探的,遇到塔裡木盆地這種複雜的地質情況,是幸也是不幸。不幸是這種情況世界上沒人遇到過,幸是我們遇到了,這不是大有『天降大任』的感覺嗎?」

  靠著這種拼勁,塔裡木油田的科研團隊通過現有的技術手段,構造建模,不斷更新理論認知,竟然發現了三個超深富饒油氣田,為塔裡木油田油氣產量當量今年突破3000萬噸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塔裡木盆地的碳酸鹽巖與國內外相比都是最複雜的,埋藏深、非均質性強、油水關係複雜,絕對是世界級難題。但我們的科研團隊開展了碳酸鹽巖層序地層學、礁灘體、古巖溶等攻關研究,確認塔裡木盆地奧陶系一間房組、良裡塔格組生物礁的存在,創新建立了礁灘複合體的沉積模式、巖溶模式,揭示了礁灘體巖溶儲層沿臺緣帶呈透鏡狀疊置連片規模分布的規律,形成了沿臺緣帶鑽礁灘勘探思路,並據此發現了中國第一個大型礁灘體凝析氣田——塔中Ⅰ號氣田,被評為全球重大發現之一。我們發現巨厚碳酸鹽巖內沿不整合面發育著『串珠狀』的巖溶儲層,於是形成了沿不整合面鑽層間巖溶儲層的勘探思路,發現了哈拉哈塘油氣範圍5000平方公裡超深層大油氣田,開闢了臺盆區碳酸鹽巖勘探新領域。碳酸鹽巖這個近20年一直默默無聞的配角,一躍成為原油上的主力軍。」唐雁剛興奮地說。

  8000米以下油氣田怎麼鑽探

  地質創新理論的指導下,克深大氣田、塔中、哈拉哈塘等深層大油氣田相繼被發現,為西氣東輸奠定了堅實的後備資源。但富饒的油氣田大都埋深在8000米以下,勘探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如何才能把油氣田打出來?

  塔裡木油田勘探事業部副經理兼安全總監王春生認為,塔裡木油田超深井能鑽井成功,裝備現代化和國產化應立頭功。

  王春生說:「我剛參加工作時,要是有一臺能鑽7000米的鑽機,那井隊就厲害了,而且它們全是進口的。隨著國家製造業的發展,8000米、9000米的鑽機都製造出來了,這保證了我們鑽探超深井的可能。」

  「我們現在已經開始使用空氣鑽,鑽井的速度越來越快,不到100天就可以打到2500米,這速度遠遠超過過去幾十倍。過去打1000米需要80天,現在用上空氣鑽後,只需要20天。」王春生說。

  申彪,目前是塔裡木油田公司勘探事業部臺盆區勘探項目部主任。是個只有37歲的年輕人。「2018年6月28日我們開始鑽輪探1井,到2019年6月18日完鑽,8882米的深井我們用了361天。從一開鑽到鑽到2000多米時,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酣暢淋漓,鑽得非常順利。但突然有一天,鑽具斷了。」

  面對這種情況,申彪一個多月時間都在井口,想盡了所有的辦法,就是無法解決問題,最後的結果是,斷了的鑽具沒有打撈上來,他們只能繞過這個地方,繼續向下打井。

  「最危險的時刻是我們打到8882米時,一大早,我突然接到電話,卡鑽了。當時我就急了,馬上坐車往井口跑。兩個半小時的路程,我不停地打電話,了解井下情況,與勘探公司技術人員商討解決方案。」申彪回憶道。

  鑽具卡住,這口打了300多天的超深井有可能就得報廢,這讓申彪吃不下睡不著,20多個小時不斷地想解決的辦法。「先是要保證鑽具完整,在抗拉抗壓的範圍內,採取措施。我們先是上下活動鑽具,紋絲不動。下解卡機後時間不長,我就看到指重表開始一點點動起來。突然它跳了起來,居然就活動了。」申彪笑著說。

  361天,申彪的神經繃得很緊,用他的話說:這口超深井代表著塔裡木油田水平,代表著中國石油鑽井水平,代表著亞洲水平,身上始終有使命感,所以責任心很強。其中,精心操作與規範操作是成功的保證。

  「當我接受任務時,心裡就做好了兩種準備:好與不好。幹鑽井要有擔當精神。看上去,我們鑽井人很粗,但工作必須細心再細心,要粗中有細。當我處理完輪探1井卡鑽後,心裡有種愉悅感和成就感,這是一般人體味不到的,是刻骨銘心的一件事,值得我記一輩子的事。」申彪笑著說。

  克深氣田於2008年6月發現,是當時世界罕見的超深超高壓裂縫性緻密砂巖氣藏,在這裡鑽井,面臨一系列世界級技術難題。為此,塔裡木油田公司持續開展工程技術攻關,大力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了具有塔裡木特色的十大鑽完井技術系列,極大地提升了油田深井超深井鑽探能力。

  塔裡木油田已攻克7500米至8000米超深超高壓緻密氣藏勘探開發核心技術,實現該類氣藏的規模開發,並為油田向8000米以上領域勘探進軍奠定了技術基礎。而輪探1井的成功,不僅僅是在地下打出一座「珠穆朗瑪峰」,打出亞洲陸路上第一口深井,更標誌著塔裡木油田公司在勘探開發領域達到了世界水平。

  王春生說:「塔裡木油田緊緊圍繞制約提高深層、超深層鑽井成功率和縮短建井周期的難題,持續開展地質工程一體化研究,強化技術攻關和現場試驗,形成了不同地層不同井段的提速模式。在推進深層鑽機及配套設備能力、防斜打直、深層高效破巖、井下複雜預防與控制等方面取得成效。」

  有了參謀部,不怕攔路虎

  為了克服儲層超深、超高壓、高溫等極限難題,塔裡木油田聯合有關單位在鑽井提速、完井提產等方面開展聯合技術攻關,輪探1井創造了亞洲陸上最深井、最深出油氣井等七項紀錄,標誌著塔裡木油田超深層鑽探技術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塔裡木油田開發31年,其實也是在走長徵路。」剛一見面,塔裡木油田油氣工程院副院長劉洪濤這樣說道。

  塔裡木盆地寒武系鹽下勘探範圍廣、潛力大,9000米以淺有利勘探面積2.3萬平方千米,估算資源規模石油3.1億噸、天然氣3.3萬億立方米,油氣當量約30億噸,將成為塔裡木油田油氣事業加快發展新的戰略接替區。

  但有誰知道,塔裡木盆地要想成為我國油氣事業發展新戰略接替區,必須攻克複雜地質層這個攔路虎。

  劉洪濤記得,自己剛來油氣工程研究院時接到的第一個任務——梳理塔裡木油田28年以來的油氣工程開發歷程。這讓這位從事6年現場鑽井工作的年輕人感到困難。

  「雖然我們費力拿出的第一稿沒有通過,但我還是從這個任務中獲得了許多新的認識與經驗。對標全世界70多個超深超高壓超高溫的油氣井情況,塔裡木油田許多地質條件世界少有,國內罕見。新娘就在那兒坐著,可我們就是揭不開她的面紗,因為地下有三道攔路虎等著我們一一攻克。一是巖上有巨厚的礫石層,二是複合鹽高層有時是鹽和石膏同時出現,三是強鹽磨層,再厲害的鑽頭也很快就磨沒了。」劉洪濤說。

  塔克拉瑪幹沙漠和天山南麓庫車山前是塔裡木油田主要的作業區,這兩個區塊地質條件複雜、工況條件惡劣,給鑽完井技術提出了很大挑戰。經過攻關,他們形成了超深複雜井的優化鑽井技術和高溫高壓井的管理改造技術。

  「我常這樣形容我們油氣工程研究院的工作:方案設計,科技攻關,決策支持,生產支撐。說白了,我們就是一個參謀部。是油田決策的參謀部,生產單位的好幫手。」劉洪濤笑著說。

  當危險來臨時,他們又是衝在一線的戰士。劉洪濤清晰地記得,2018年冬天,一口井遇到異常高壓,他衝上鑽臺接油管掛。當時身背的氧氣只夠用40分鐘,他在鑽臺上工作了40分鐘,終於接上。下鑽臺時,他的腿都軟了。如果再晚幾分鐘,如果溢出的氣體裡有毒,後果不堪設想。

  「從最初打出井,到現在打好井,我們的思路也在變化。我們對每一口井的方案設計都必須想到所有可能遇到的問題,設計出解決這些問題的預案。過去我們追求科學性、合理性,現在我們還必須加入可操作性,每道工序都必須要有預案。所以我們的團隊提倡的是:狼一樣的團隊,鷹一樣的個人。它不是一個學科就可以解決的,需要整個團隊,需要各部門聯合,多學科跨部門攻關才行。」劉洪濤說。

  劉洪濤當下正帶領團隊撰寫複雜深地油氣鑽完井關鍵研究與應用材料,準備申報國家部委的科技進步獎。用他的話說,鑽完井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水平,塔裡木油田獨特的條件讓他們承擔了這一歷史重任,這是他們的光榮。

  走出他們的辦公室,已是夜裡10點多了,回頭望望唐雁剛所在的勘探開發研究院和劉洪濤所在的油氣工程研究院大樓,每一層都亮著許多燈光。使命與責任,讓他們忘了時間。這可能就是他們能攻克一個個世界性難題的動力所在吧。

  《光明日報》( 2020年04月14日 11版)

[ 責編:孫宗鶴 ]

相關焦點

  • 塔裡木油田亞洲陸上第一深井獲重大發現
    輪探1井位於新疆庫車市境內,完鑽井深8882米,是亞洲陸上第一深井,鑽探目的是探索超深層寒武系鹽下白雲巖的含油氣性,加快推進超深層碳酸鹽巖新領域勘探進程。世界油氣勘探實踐表明,世界大型油氣田主要發育在鹽下。塔裡木盆地寒武系鹽下超深層具有巨大勘探潛力,但埋深普遍在8000米以深,勘探難度大、技術要求高。
  • 中石化打破亞洲陸上鑽井最深紀錄 標誌我國已掌握世界先進超深井...
    上證報訊(記者 陳其珏)2月25日,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西北油田所屬的順北油氣田再次創造新的歷史:2月19日,順北鷹1井完鑽井深8588米,創亞洲陸上鑽井最深紀錄,打破了2月14日順北5-5H井完鑽井深8520米的紀錄,相當於從8844米的喜馬拉雅山主峰峰頂打到山腳,標誌著我國已掌握世界先進的超深井鑽井技術
  • ...2H井完鑽井深8874.4米,再創亞洲陸上最深定向井紀錄,超世界第一...
    【8874.4米 西北油田再創亞洲陸上最深定向井紀錄】從西北油田方面獲悉,繼7月西北油田順北55X井以井深8725米創亞洲陸上最深定向井紀錄後,順北53-2H井完鑽井深8874.4米,再創亞洲陸上最深定向井紀錄,超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29.97米。
  • 國內首口「深井王」投產:深度超8000米,為西氣東輸增氣
    國內首口「深井王」投產:深度超8000米,為西氣東輸增氣 蘇華 崔玉永/新華社 2018-06-19 17:15
  • 新疆準噶爾盆地最深井呼探1井誕生
    新疆準噶爾盆地最深井呼探1井誕生 2020-09-30 18:25: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張燕玲 責任編輯:張燕玲     中國石油西部鑽探公司,安全平穩鑽至7601米完鑽,成為迄今為止新疆準噶爾盆地最深井。
  • 【油田之聲】準噶爾盆地最深井誕生
    準噶爾盆地最深井誕生準東鑽井公司承鑽的呼探1井超過7500米本報訊(通訊員 周建玲 劉家瑞)9月9日上午10時,由西部鑽探準東鑽井公司承鑽的集團公司重點風險探井呼探1井,安全鑽至井深7500米,達到7502米,打破12年前完成的莫1井7500米準噶爾盆地最深井紀錄。
  • 入地8000米 第一口超深井為什麼選在塔裡木?
    記者日前從國際大陸科學鑽探中國委員會2007年年會上獲悉,我國地質學家將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聯手,有望在塔裡木盆地打中國第一口超深科學鑽井,並已就選址問題進行了4次研討。這口井的設計入地深度為8000-10000米,被列為「中國大陸科學鑽探整合計劃」中的一部分。     那麼,中國為什麼要打這麼一口超深科學鑽井?這口井為什麼選塔裡木盆地而不是別的地方?
  • 今日科技話題:嫦娥四號著陸器、陸上最深定向井紀錄、油田多相流量測量、陀螺型小行星、類器官
    西北油田再創亞洲陸上最深定向井紀錄▲資料圖:中國石化西北石油局10月22日從西北油田方面獲悉,繼7月西北油田順北55X井以井深8725米創亞洲陸上最深定向井紀錄後,順北53-2H井完鑽井深8874.4米,再創亞洲陸上最深定向井紀錄,超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29.97米。
  • 新疆準噶爾盆地最深井
    新疆準噶爾盆地最深井呼探1井誕生中國石油西部鑽探公司,安全平穩鑽至7601米完鑽,成為迄今為止新疆準噶爾盆地最深井。 周建玲 攝金秋九月,秋高氣爽。在國慶、中秋「雙節」來臨之際,由中國石油西部鑽探公司準東鑽井公司承鑽的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重點風險探井呼探1井,安全平穩鑽至7601米完鑽,打破12年前承鑽的莫深1井7500米井深紀錄,成為迄今為止新疆準噶爾盆地最深井。呼探1井,位於新疆呼圖壁縣境內,設計井深7280米,是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重點風險探井,後因勘探需要,加深至7750米。
  • 惡魔哀嚎的科拉超深井意義在哪
    在這一領域上爭得頭冠的目前還仍然是美蘇爭霸時的具有12.2千米的科拉超深井,這個記錄在蘇聯解體後的幾年被停止到目前僅是一片廢墟,但是這個記錄仍然被保持而沒有被超越。要是說目前有什麼東西對人類乃至於社會上共同有什麼是很重要的,答案肯定是科技頂尖技術程度都有很大難度才能夠觸及到的那些物質。
  • 男子跌落9米深井,一陣微弱的呼救聲從深井內傳來……
    男子跌落9米深井,一陣微弱的呼救聲從深井內傳來…… 1月5日 贛州市南康區麻雙鄉鵝坊村 一男子作業不慎跌落深井
  • 國內5MW陸上風電機組實現批量化應用!
    2020年12月,安裝明陽智能MySE5.0MW機型的三峽新能源新疆布爾津風電項目成功併網,這是亞洲陸上單機容量最大商業化風電項目,也是MySE5.0MW機型首個批量化應用的項目。布爾津項目是三峽新能源經過測風選址、機型比選、發電量評估等環節後最終決定選用明陽大兆瓦機組的。
  • 日本防衛省計劃建立「陸上總隊司令部」
    新華網東京11月28日電(記者劉華)據共同社28日報導,日本防衛省計劃建立「陸上總隊司令部」,作為陸上自衛隊的最高指揮機構。此外還將建立「首都防衛集團」,加強東京周圍防禦。目前,日本陸上自衛隊在全國設有五個方面隊,分別負責北部、東北部、東部、中部和西部等五個戰略方向。
  • 準噶爾盆地第一深井呼探1井順利完井
    呼探1井是新疆油田第一口採用五開非常用井身結構完成井,完鑽井深7601米,創造了準噶爾盆地井深最深、取心最深、四開隨鑽擴眼井段最長等十餘項紀錄。在超深井精細控壓技術、190.5mm井眼安全鑽井等關鍵技術上取得重要進展,標誌著南緣下組合超深複雜井鑽探集成配套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呼探1井是為了尋求南緣霍瑪吐構造帶下組合勘探突破,尋找大中型氣田而部署的一口風險探井。
  • 四川盆地誕生我國油氣行業多個第一
    四川盆地誕生我國油氣行業多個第一四川盆地作為我國第一個天然氣工業生產基地,經過六十餘年的發展,創造了多個第一,並推進四川、重慶成為我國氣化率最高、用氣範圍最廣的地區。川渝地區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佔比為16.4%,遠高於8.3%的全國平均水平。
  • 地球上的第一個人是從哪裡來的,怎樣誕生的?
    地球上的第一個人是從哪裡來的,怎樣誕生的?在我們耳邊經常流傳人類的一些起源,例如:女媧造人、亞當夏娃創造、人是猴子變的,人是魚變的等等,那究竟哪種說法才是最接近真相的呢?
  • 揭秘前蘇聯最深的超深井鑽探
    前蘇聯時期曾經鑽探過一些超深井進行地質研究。本集介紹的照片為前蘇聯最深的超深井的鑽探過程。該井位於科拉半島,鑽探深度達到了12,26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