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部遊戲中給筆者留下了許多精彩難忘的記憶,如果要是可以抹去這段記憶的話,那筆者就可以再次如同初見般體驗這些驚豔的時刻了。在你第一次進入《深海迷航(Subnautica)》的水世界時,你很容易迷失方向,有時會遇到美麗的景致,有時則是恐怖的場景,這些都是遊戲裡難忘的經歷。從《我的世界(Minecraft)》開始,筆者就已經愛上了這種開放世界的生存遊戲。遊戲開發者Unknown Worlds也在遊戲中加入了引人入勝的故事,讓這部遊戲變得更加出色。
從進入遊戲的第一眼起,你就會被《深海迷航》所吸引。在飛船失事後,你掉落在了一個異星球的海洋裡。你需要在這個星球努力生存下去,前方還有各種各樣的水生生物等著你去發現。從淺水區陰暗的海藻森林,再到有兇殘的外星鯊魚出沒的廣闊水底沙漠。隨著深度的增加,越來越多的驚喜也慢慢展現在眼前。遊戲中有類似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電影中出現的外星遺蹟等待玩家探索,還有一些神秘的隱藏通道等待你發現。
與其他同類遊戲相比,《深海迷航》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就是遊戲的恐怖氣氛。筆者所說的並不是被鯊魚追趕害怕失去身上道具的緊張感,而是類似於《失憶症(Amnesia)》和《逃生(Outlast)》的那種恐懼感。你在月光下的海面上漂泊,海水深達百米,而自己卻時刻面臨著死亡的風險。龐大兇殘的怪獸在你周圍的水域遊蕩,每次它們的哀鳴聲都會在你耳邊迴響,嚇得你心跳加快。「等等,剛才的叫聲是不是離我更近了?」作為一個膽小的玩家,筆者每次都會被一點風吹草動嚇得瑟瑟發抖。
《深海迷航》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就是遊戲的恐怖氣氛。
當你發現在這些龐然大物面前沒有絲毫反抗力時,遊戲的恐怖感就會加倍。你的生存小刀或者海蝦號的電鑽手臂都只能對付一些弱小的怪物,但海洋食物鏈頂端的巨型生物都是無法殺死的。警覺、潛行和誘餌都是你在危險深水區生存必不可少的要素。令筆者最為難忘的一次經歷,就是駕駛獨眼巨人號潛水艇悄無聲息地穿過這些海怪們巡邏的區域。
遊戲的製造系統也很直觀:玩家需要從海底收集資源來建造擴展海上基地,解鎖新的載具。解鎖海蛾號是旅程的起點,之後你還會解鎖更大的獨眼巨人號,它可以讓你潛入更深的水域而不會被水壓碾碎,這樣你就可以收集到高等級的材料了。但是這些載具升級的過程聯繫的並不緊密。當你獲得第一艘海蛾號時,你仍然收集不到提高下潛深度所需要的大部分升級材料。所以還需要玩家在基地中建一個掃描室。
掃描儀可以掃描周圍生物了解它們的習性,是玩家必備的神器。
遊戲裡柔和的水聲讓水下的體驗變得更加真實。掃描儀是玩家必備的神器,可以掃描周圍生物來了解它們的習性。每塊區域除了視覺感官的不同以外,還有著不同的配樂。血藻高原的配樂簡直讓人心跳加快,筆者不得不切換出遊戲,出去看看可愛的小狗圖片才能慢慢平復。
另一方面,筆者的沉浸感經常會因為大量的彈出式窗口和刺耳的細節變化所打斷,尤其是在駕駛海蛾號這種載具的時候。而且遊戲也不可以調整可視範圍,這讓筆者很失望。筆者的電腦的配置比遊戲推薦的配置要高很多,幀率也很穩定,但是筆者希望能夠將景深調高一點,那樣畫面就會更平滑更自然。
如果你的電腦能支持最佳的圖像顯示的話,那麼你會被遊戲美麗的畫面深深吸引。各種各樣的外星生物都非常真實,有的生物可以進行友好的互動,有些最好遠遠避開。這些奇怪的外星生物吸引玩家遊近觀賞,即使是小魚或者是甲殼類生物,它們的細節也會讓你驚喜。有些時候筆者可能會因為靠得太近而被攻擊性強的生物攻擊,但一般來說,生物的外表和叫聲大體都會告訴你生物的特性。侵略性的掠食者有著光滑的輪廓和鋒利的尖牙,而溫和型的動物從側面看上去則更可愛一些。
這款遊戲的劇情如同大海一般深刻。
《深海迷航》圍繞著遊戲的生存元素講述了一個迷人的故事,可謂是錦上添花。在你尋找水和食物的過程中還會出現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筆者是絕對不會允許自己劇透的,所以筆者只能說這款遊戲的劇情如同大海一般深刻,有科幻電影裡的複雜性和精妙之處。你踏出的每一步都會記錄在筆記和經過高質量配音的錄音日記裡。
最值得稱讚的是,它的主線劇情並不隱秘,並不像其他生存遊戲一樣讓人找不到主線劇情。地圖標記和無線電裝置都會給玩家提供線索,引導玩家走向正確的方向。所以你完全不需要去查閱遊戲攻略來了解自己下一步到底要做什麼。
IGN測評評分制度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