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中的甜甜花是可以食用的,而在現實中,花似乎更多作為擺盤中的裝飾。不過在啥都能當食物的我大天朝,將花作為食材的事跡並不算少。將花作為高檔配料加入各式菜品中可謂常態,從簡單的「桂花酒釀圓子」到高檔的「百花釀」、「菊花酒」、「鮮花餅」都能見到鮮花的身影。此外,僅在原始生態保存非常完好的雲南地區,就有近140種隸屬於52科 108屬的花可以食用。其中有很多都是常見植物,比如石榴花、雞蛋花、菊花、木蘭花、槐花等等。
我國吃花歷史悠久,且一直不乏對前代的繼承和發揚光大。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左傳·宣公三年》記載:「 以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戰國時,更有著名的吃花詩人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到兩漢,著名辭賦家枚乘在《七發》中列舉漢代美食,其中就有「熊蹯之月需, 芍藥之醬」(柔軟香韌的蒸熊掌,蘸著鮮香的芍藥醬)。隋唐喜好牡丹,故牡丹又端上了餐桌。宋元由於戰亂以及佛教的本土化導致素菜種類豐富,荼蘼酒就是當時的代表。
而在國外,雖然沒有發展出與中國類似的吃花文化,但是世界各地的人們對於鮮花的熱愛是一致的。很久以前歐洲國家就流行過用玫瑰花製作果醬,還有大波斯菊、雛菊、秋海棠、接骨木花、南瓜花等,不僅用作裝飾,制菜時取其一抹甜香,或借幾分顏色,都是賞心悅目又增味的事。
現實中的花,陪伴著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甜甜花陪伴我們度過遊戲中的新手時期,以後亦是如此。在鋤累了大地,鏟累了礦石以後,去高高的懸崖上採幾朵甜甜花,再回到原點蒙德城擼幾隻鴿子,愜意地做個甜甜花釀雞,把我們的包裹裝滿。
準備萬全後,才好向著新的世界等級出發啊。
*本文中的植物圖片出自《中國植物志》,感謝廣東省農科院環境園藝研究所徐曄春的貢獻,若涉及侵權會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