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在新浪微博上發帖子說「昆明一小區疑似出現紅火螞蟻,千萬別碰」,不少市民都稱被這種螞蟻咬到。紅火蟻究竟從哪來,它們真的有那麼兇猛嗎?10日,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並邀請專家對紅火蟻進行了介紹。
公園人行道兩旁螞蟻窩不少
10日上午,記者來到昆明市環湖東路會展中心附近的半島公園進行實地走訪。才走到通河街龍湖聽藍半島對面的半島公園外的人行道上,就看到有一個小土堆從路邊隆起,非常像螞蟻窩。記者找了根棍,戳進土堆裡一扒,密密麻麻螞蟻地湧出來了。細細一看,這些螞蟻不像平時間的那種黑色螞蟻,身子呈棕紅色。
又往前走了幾步,沿著半島公園內的步道進去,才走幾步又發現一個隆起的土堆。在不到100米的人行道兩旁,記者大約發現了18個隆起的土堆。有些蟻穴甚至已經蔓延到路面,或者是兩三個連在一起,紅火蟻在路上肆無忌憚地爬著,守護著自己的「領地」。用棍子戳開一個大的土堆,馬上爬出來很多紅火蟻。蟻巢內部,鬆散的土壤變得硬硬的,有很多孔穴;巢穴裡還有很多白色的幼蟲和蛹。
儘管記者在拍攝時已經很小心翼翼,也還是受到了這些紅火蟻的「攻擊」。受到驚嚇時,它們會沿著路邊的草叢或是順著腿爬上來,猝不及防咬你一口。
村民被咬後長水泡、腫得厲害
半島公園不大,記者在裡面僅遇見了兩位老人。今年已經72歲的李國清和68歲的老伴許鳳仙,他們是官渡區六甲街道辦事處永勝村三組的村民。李國清老人的身旁還放在一小袋蔬菜,他說,他們就住在會展中心附近,老倆口早上沒事就過來轉轉。他說:「這些紅螞蟻是開始建設之後才出現的,栽花、蓋房都要從山裡運土,這樣就帶過來了,以前都只有一些普通的小螞蟻。」根據他們的描述,紅火蟻擴散地極快,曾在溼地公園附近的綠化帶中見過這種螞蟻,一般新建的綠化帶或公園裡,新運來的土大都帶有這種螞蟻。
兩個星期前,許鳳仙就被紅火蟻咬傷過。她和一個熟人在走著,不留神就踩到了螞蟻窩,這些螞蟻很快就爬到她腿上,還咬她。她說:「當時腳上和手上咬傷比較嚴重,長了水泡。村子裡也有人被咬傷過,腫得厲害,去醫院瞧了才好。附近住的老人、小孩都比較多,一不留神就把人咬了,那真是遭罪得很。」
得知記者被咬之後,熱心的許鳳仙馬上紅火蟻窩旁抓了一把「三葉草」,在手心裡搓揉了一下,然後給記者被咬的地方揉搓。「村裡人告訴我的,管用的。」
紅火蟻入侵雲南昆明文山等地
記者網上搜索了下,發現早在2014年紅火蟻就已出現在昆明、文山普者黑和德宏等不少地方。
記者在新浪微博查詢的地方輸入關鍵詞「紅火蟻 雲南」,發現彈出來的帖子還真不少。時間最早的2014年8月13日,微博上一則信息稱:「紅火蟻『入侵』雲南丘北,在普者黑觀景大道新城岔路至音樂噴泉路段兩旁區域等地發現紅火蟻活動跡象,發生面積近500畝。據悉,紅火蟻被列為全球100種危害最嚴重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人被蜇刺後,毒液易造成敏感體質人群產生過敏,甚至休克、死亡。」
今年9月1日,微博網友「途途看世界」也發布了相關微博:「被#紅火蟻# 咬傷了!!!前天在#雲南旅遊# ,在#普者黑# 騎車遊玩的時候,路邊有這種螞蟻窩,不小心被裡面的螞蟻咬了幾口,當時就覺得疼癢難忍!回家查了一下,才知道是紅火蟻……第二天一整天一直有一種類似感冒的發炎症狀,精神萎靡,身體不適……今天在彌勒市東方韻景區遊玩,也發現了幾窩紅火蟻……」
在「昆明 紅火蟻」的關鍵詞搜索下,發現相關的帖子也不少,從2014年7月一直持續到今年,每年都有相關內容。其中,不少帖子是政府部分發布的提醒。
2017年8月17日,「官渡區官渡街道政務微博」:「這個是紅蟻淨,先圍著螞蟻窩撒一點之後,就把蟻穴扒開,再撒點下去,紅蟻吃了這種藥,等於讓它傳染疾病,不一會就死了。」近日,雲秀社區志願者集中開展紅火蟻剿殺活動,投放藥劑2包,處理蟻巢20餘個,有效控制了轄區紅火蟻的數量。 2019年3月28日,「晉寧宣傳」就發布稱:「#生態晉寧#【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從此次調查情況看,晉寧區分布面積較大且危害較為嚴重的森林病蟲害主要是雲南切梢小蠹蟲。晉寧轄區內未發現紅火蟻和松材線蟲病等檢疫性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2019年7月16日,「官渡區矣六街道」發消息稱:「7月15日下午,新亞洲體育城社區工作人員對轄區內紅火蟻進行排查防治工作,共發現紅火蟻20餘窩,投放殺蟻餌劑5包。」
從網上這些內容可以看出,紅火蟻入侵雲南已經好幾年了,不少市民都曾被這種螞蟻咬傷過。
那麼,這些紅火蟻來自於哪裡、要如何防治呢?記者電話聯繫了徐正會老師,他是西南林業大學生物多樣性保護學院的一名教授,從上世紀90年開始就研究螞蟻。
·專家解答·
紅火蟻為最有害的100種入侵物種之一
他說,紅火蟻原產地是南美洲,後來傳到了美國、加拿大,再後來就傳得更遠了,像廣東、香港等地。從2005年入侵以後政府部門、社區就組織了防控,但是因為紅火蟻具有隱蔽性,防不勝防,後來就傳開了。現在,在華南、華中、西南等區都比較普遍。2018年6月,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全國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區名錄》中寫道,雲南的昆明、玉溪、麗江、臨滄、文山等十個州(市)均有紅火蟻入侵。
為什麼紅火蟻能擴散到那麼多地方?徐正會解釋說,原因是紅火蟻具有很強的適應性、繁殖能力又特別強。像溫暖的西雙版納、普洱、德宏等地,終年都可以繁殖後代。昆明只有冬天冷一些,其他季節都可以繁殖,氣溫對紅火蟻的影響相對較小。還有它的耐受性、適應性特別強,跟本地螞蟻相比有更強的適應性,本地的螞蟻競爭不過它們,所以它們就能擴散到很多地方。加上它們有隱蔽性,不太引人注意,等到發現的時候,巢穴已經比較大,繁殖數量龐大了。
紅火蟻在原產地是有天敵的,包括入侵地也會有天敵,但入侵地的天敵一般很少,不足以抑制紅火蟻的數量。另外,還有人們對這種螞蟻的輕視,覺得它們來了後也沒吃什麼樹木,也不和人爭口糧,覺得沒什麼危害,就疏忽了。
紅火蟻已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組織認定為最有害的100名入侵物種之一。
如何防控?
徐正會說,市民不要輕易靠近這些螞蟻窩,小型的螞蟻窩裡螞蟻數量少。但一些比較大的螞蟻窩,比如直徑超過50釐米的,就要小心了,應該及時向社區報告,用藥劑來處置。如果發現在家門口附近的草地上有紅火蟻窩,建議在窩上戳一個洞,往裡邊澆滾燙的開水,或者倒石灰水、噴滅害靈,這些辦法都可以。
另外,相關職能部門也要形成協同防治的機制,組織有效防控。要掌握哪些地方多哪些地方少,摸清底數;然後做好防控,有藥劑也有措施,是可防可控的,關鍵是要好好去做。
市民被咬後要如何處理呢?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陶思錚說:「收治過被螞蟻咬傷的病人。被咬後較為疼痛,病人都是著急去急診科,但最後還是會轉到皮膚科。」他說,紅火蟻在咬時會向人體內注射毒素,人就會感到痛癢,這其實屬於過敏反應。症狀輕的會出現紅腫,嚴重的甚至會出現休克等情況。
叮咬後四五小時內症狀較輕,只需要做簡單處理,可以用碘伏消毒。有的會出現水泡,可以用爐甘石做處理,還可以吃點抗過敏的藥物。但是,如果皮膚大面積出現紅腫熱痛,甚至呼吸困難,就要及時就醫。治療期間,還要注意飲食,海鮮等高蛋白食品不能吃,這些食物會加重過敏反應。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實習記者 張田睿 實習生 高怡忻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