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體型巨大的動物來說,它們天生就有一種令其他小個子動物感到危險的壓迫感,畢竟在競爭激烈的大自然,動物為了生存下去仰仗的資本更多的還是體型。同類競爭的時候體型優質佔了很大的主動權,在捕食者選擇進攻對象時也會挑體型小的下手,體型小在某種程度上和弱勢畫上了等號。
但是很多動物都為輕視了小個子的危險性而吃過大虧,包括我們人類,我們人類可以說是好奇心最強的動物了,在生活中見到比較迷你的動物,下意識的就會覺得它們比那些龐然大物弱的多,不僅不會趕緊遠離,甚至會上去挑逗一番。

毒蛇中的鋸鱗蝰對於人類來說就太小了,一般不認識鋸鱗蝰的人見到後一定不會和世界上殺人最多的毒蛇聯繫起來,如果說面前是三四米長的眼鏡王蛇,肯定嚇得腿軟,而見到鋸鱗蝰以後,腿軟倒是不至於,靠近觀察一下肯定是忍不住的,就算是知道了這是鋸鱗蝰,腦海裡還是有這個疑問,小小的鋸鱗蝰為何能力壓那些名聲在外的毒蛇,成為世界殺人最多的毒蛇呢?
讓我們了解一下名聲不大的鋸鱗蝰
鋸鱗蝰屬於蝰蛇科蝰亞科鋸鱗蝰屬下的蛇類,在蝰蛇科下一共有200種不同的毒蛇中,鋸鱗蝰可能是蝰蛇科中毒性最強的毒蛇,在這裡加上可能是因為毒蛇的毒性和地域分布還有個體上有很大的不同,它們的外觀很好辨認,體色為沙色或灰色,背上有一排白色斑點,身體兩側各有一條淡的「之」字形線條斑,鱗片粗糙,鱗片呈尖刺狀,受到驚動時,鱗片相互摩擦,發出像水燒開的聲音,這也是它們名字的由來。
鋸鱗蝰體長約為38-80釐米,但一般而言較少超過60釐米,這樣的體長在毒蛇中算是小個子了,然而更小的是它們的毒牙,約5毫米的毒牙實在是感受不到毒牙的威懾力,要知道世界上最長的毒牙擁有者加彭噝蝰,毒牙長達5釐米,同為蝰亞科差距就是這麼無情。不過鋸鱗蝰被加彭噝蝰碾壓的可不只是毒牙,鋸鱗蝰的LD50各項測試中數值波動很大,一般靜脈注射0.25-1.0mg/kg,排毒量5-18mg,加彭噝蝰LD50靜脈在0.55-0.72mg/kg,排毒量更是最大排毒量2400mg。看了這些數據,作為世界致死人數最多的蛇的尊重,只能評價鋸鱗蝰的各項數據是不太理想的,如果說得直接一點就是太菜了,怎麼看怎麼覺得這樣的數據太不夠硬。
既然是世界上致死人數最多的蛇,鋸鱗蝰也是造成最多蛇咬個案的品種之一,易發怒,富進攻性,通常隱藏石下和齧齒動物的藏身處,白天鋸鱗蝰多會在洞穴、巖間躲藏起來,而生活在沙地的鋸鱗蝰,則會將身體潛藏在沙土中,只將頭部露出,加上個頭小,人們往往忽視它們的存在,非常容易不小心中招。

鋸鱗蝰真的實力配不上世界致死人數最多蛇的稱號嗎?
很顯然,鋸鱗蝰的實力並不會通過上面那些數據來證明,鋸鱗蝰的毒液具有超高的致命性,它的毒液能有效而快速的激活血液中的凝血酶而出現凝血現象,在絕大多數患者身上都會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現象,簡稱DIC,鋸鱗蝰的中毒表現為凝血,但是出血也是相伴而生的,因為鋸鱗蝰的毒液消耗了太多的凝血酶導致體內凝血酶數量驟減,因而造成全身出血,非常的致命,很多器官也會因為供血不足而發生衰減,首當其衝的就是腎衰竭,排尿量驟減。
鋸鱗蝰這種超強的毒性加成很多時候甚至超越了圓斑蝰,但圓斑蝰致死人數少的原因可能還是吃了分布範圍小的虧,只能稱得上亞洲致死人數最多的蛇。鋸鱗蝰的分布極為廣泛,鋸鱗蝰主要分布於亞洲,尤多於印度次大陸,其分布地包括印度、斯裡蘭卡、孟加拉國及巴基斯坦,另外,鋸鱗蝰亦分布於中東、中亞地區,甚至非洲也有廣泛分布。
為了應對鋸鱗蝰兇猛的毒性,世界上至少有八種多用途血清及專門血清能有效地應付鋸鱗蝰的蛇毒,要知道世界上很多毒性特別強的毒蛇是沒有血清的,這並不是血清研究不出來,而是咬傷人數實在太少了對研發企業並沒有客觀的效益,而鋸鱗蝰能享有這麼多治療血清的待遇,可見其危險性有多高。
結語
鋸鱗蝰的危險性很多時候都被科普到,但是每年還是有上千人死於鋸鱗蝰毒液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它們生活的區域人口密度太大了,加上體型小容易偽裝自己,性情兇猛喜歡攻擊入侵者,這都讓鋸鱗蝰成為當地居民難以揮去的夢魘。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百度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