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吃牛,拯救地球,牛:溫室效應幹我什麼事?

2020-12-04 姿勢分子knowledge

全球變暖,是人類目前最需要擔心的一件事情。隨著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逐年增加,地球的平均溫度越來越高,幾乎每一年都能突破歷史紀錄,達到新高。海平面不斷上升,許多生物因此面臨滅絕的風險甚至已經滅絕。

所有這一切,都讓我們對二氧化碳「咬牙切齒」,恨不得讓它少點、再少點。

可是,二氧化碳也很「冤」:溫室氣體又不止我一個,憑什麼只讓我自己背鍋啊?!

說到這,你可能會納悶:溫室氣體難道不是二氧化碳嗎?還有其他溫室氣體嗎?

首先,咱們來明確一下:什麼是溫室效應,什麼是溫室氣體。

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學名叫做大氣保溫效應。太陽光射到地球上時,一部分會被大氣層反射到太空,一部分會穿過大氣層來到地表。來到地表的光,被地球吸收,地球升溫後也會放出輻射。一般來說,射進大氣層的都是短波輻射,射出大氣層的都是長波輻射。有來有往,地球的溫度就能保持相對的平衡。

可是,偏偏有些氣體比較討厭,它們允許短波進入,卻又不允許長波離開,而是把長波給吸收了。我們知道,波是有能量的,這些能量被吸收後就轉變為熱能,於是提高了環境的溫度,這就叫做溫室效應。而任何能夠吸收長波從而導致溫室效應的,就是溫室氣體。

就像一個公司一樣,如果這個公司什麼錢都要,正經業務的收入揣進兜,連不法收入也全都要,早晚要完蛋。地球也是一樣,如此積蓄能量,自然是沒什麼好處的。溫度越來越高、冰川溶解、氣候越來越惡劣、物種開始滅絕……

當然,完全沒有溫室氣體也不行。畢竟,地球還是需要保持一定的溫度,讓表面的物種生存的。至少在工業革命以前,地球的溫室氣體含量相對還是比較合理的。

所以,我們必須把握所有的溫室氣體、它們的來源、它們的排放量等信息,才能控制好地球的溫度。

那麼,到底哪些氣體是溫室氣體呢?除了二氧化碳之外,還有一氧化二氮、氟利昂、臭氧等,另外還有兩種可能會讓你深感意外,那就是水蒸氣和甲烷。而其中,甲烷是僅次於二氧化碳的最可怕溫室氣體。

如果是等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對比的話,前者所能產生的溫室效應遠遠不如後者。根據不同的條件,計算結果不盡相同。一般來說,由於吸熱能力更強,所以甲烷導致溫室效應的能力比等量二氧化碳強至少20倍!

那麼,我們為何還要讓二氧化碳背鍋呢?

這是因為,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遠遠超過了甲烷——人家是「以量取勝」。在我們呼吸的空氣中,有0.0385%的二氧化碳。雖然這個比例看起來極少,但導致的溫室效應已經讓我們非常頭疼了。

而甲烷在空氣中的含量,大約是1850 ppb——ppb是十億分之比濃度,也就是甲烷佔空氣的1850/10億。而二氧化碳的比例0.0385%就是385 ppm,也就是38.5萬ppb,相當於甲烷含量的200多倍。因此,對於人類來說,目前二氧化碳還是最主要的溫室氣體。

可是,如果你因此就認為甲烷不足為慮,那就大錯特錯了。

據考古學家研究分析,甲烷至少有兩次都影響了地球的溫度,分別在1.5萬年前和1.1萬年前的兩次升溫期。而考古結果也顯示,這兩段歷史時期沙土中油層的含量比平時增加了3倍多,這意味著有超過平時3倍的石油從巖石縫隙滲透出來,其中就包含著大量的甲烷。

近些年來,不止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升高,甲烷也是「不甘落後」。《自然·地球科學》雜誌在2018年刊登過一篇文章,其中有一組統計數字:直到21世紀前幾年的時候,地球的甲烷含量還基本維持穩定,溫室效應也並沒有那麼誇張。從2007年開始,開工其中的甲烷含量開始提升,溫室效應也開始發威。還有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開始,甲烷的增速也在提升。

那麼,空氣中的甲烷排放,來自於哪裡呢?

其中一部分,來自於人類活動、化石燃料的運行。但還有一條,說起來你可能不信:來自於牛和羊。

據估計,全世界有大約20%的甲烷排放,都來自於反芻動物。反芻動物,指的是哺乳綱偶蹄目反芻亞目的動物,最大的特點就是吃的時候先把食物吞進肚子裡,通過瘤胃的浸泡和軟化後逆嘔回口腔再進行咀嚼,這個過程叫做反芻。比如鹿、羊、牛(鹿和羊都是牛科動物)、羚羊,都是反芻動物。

就是在瘤胃裡,有很多化學反應會產生甲烷。我們知道,胃裡的氣體,是被吃掉的食物裡不屈的靈魂,它們總是要想辦法出去的。於是,要麼從前面的口,要麼從後面的口,這些甲烷就以獨特的味道和聲音回到這個世界,進入到空氣中。以牛為例,每小時可以排放30升的氣體。而全世界的牛,數以十億計……

甲烷的危害不止在於引起溫室效應,地球表面的大氣具有自行清除汙染物的能力,而甲烷排放量的提升,也佔用了其他有害氣體的名額,增加了地球大氣的負擔。

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牛羊肉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因此世界上飼養的牛和羊也越來越多,而甲烷排放也隨之提升。因此,如何減少反芻動物甲烷排放,以及尋求減少甲烷排放的方法已成為人們備受關注的焦點。

首先,從吃上入手。近些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求合適的飼料,既能保證牛羊的正常發育,還能減少相關化學反應在反芻動物胃裡發生的總量。

其次,從放上入手。如果能夠有一套好的機制,把反芻動物排放的氣體收集起來,可謂是一舉兩得。畢竟甲烷就是天然氣,是我們需要的資源。如果能夠將這些甲烷收集提純,也能給我們提供大量的收益。

第三,還是從吃入手,不過不是牛羊怎麼吃,而是人類怎麼吃。有些科學家認為:人類應該適當減少牛羊肉的購買,這樣就可以控制全球牛羊的總數。比如澳大利亞甚至有人曾經提出靠吃袋鼠肉代替牛羊肉。其次,好好吃牛羊肉,也是必須的。在西方世界,很多人都單純地只吃肌肉,而不吃動物內臟。這種低效率的吃法,也導致牛羊肉需求的增加。如果他們能把吃肌肉的飯量用在吃動物內臟上,也可以減少全球的牛羊總數。

說到這,我覺得西方應該好好考慮引進東方的烹飪手段了——牛肚不好吃嗎?鴨腸不美味嗎?羊湯不好喝嗎?你們錯過的不僅僅是地球的美好環境,也是讓人流口水的美食。

如果你們不愛吃,也可以送給我們。畢竟既有美味可以吃,還能拯救地球,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牛的屁竟然能影響溫室效應?專家:牛屁有大用處!
    大家好,我是小趣,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小趣聞。最近看到一個新聞,德國的一個叫拉斯道夫的小鎮,發生了一起離奇的爆炸事件,經調查竟然是奶牛放屁導致的,連農場主也懵了。牛舍原來這個農場的牛舍,裡面的牛比較多,牛吃了飼料之後,放了很多屁,牛的屁中含有大量的甲烷,牛與牛之間皮毛的摩擦產生靜電
  • 楊安澤:牛放屁會加劇溫室效應,可以通過加稅讓美國人少吃牛肉
    據美國媒體9月20日報導,2020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楊安澤又有驚人言論,他宣稱牛放屁確實會產生大量加劇溫室效應的氣體,因此,要通過加稅來提高牛肉的價格,從而避免美國人少吃牛肉。當地時間9月19日,在華盛頓喬治城舉行的一個氣候變化論壇上,楊安澤闡述了他的「全球變暖牛屁理論」。
  • 牛屁會造成溫室效應!科學家要來清理牛屁了
    但是牛屁(還有牛打嗝)卻真的有可能造成災難,因為牛放屁和打嗝會釋放溫室氣體甲烷,從而嚴重破壞氣候。現在,「英勇」的科學家們想要一勞永逸地終結這個「放屁」放出來的溫室效應。阻止一種生物放屁,聽起來可能是非常殘忍和不可思議的。但是如果允許這種氣體無節制的繼續下去,造成的後果可能更加殘忍。
  • 牛「打嗝」排出甲烷 為釀成溫室效應的兇手之一
    晨報訊 據統計,地球上的牛呼出的甲烷佔到了大氣中甲烷總量的20%。  美國猶他州立大學牲畜營養學家肯·奧爾森說,甲烷最初從牛的瘤胃(反芻動物的第一胃)中分泌出來,然後進入循環系統,最後從肺呼出,而剩餘的一小部分則通過打嗝排出體外。
  • 牛排放的氣體加劇了全球變暖?不,牛打嗝才是關鍵
    從這個角度來說,奶牛放的屁很可能比汽車尾氣對溫室效應的貢獻更大。這可並不是一句玩笑話,據聯合國糧農組織(AFO)發布的一項報告,畜牧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佔全球排放總量的18%,而所有交通工具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僅佔13%。 可別小瞧畜牧業所排放的氣體,據報導,德國中部小鎮拉斯道夫曾發生過一起牛棚爆炸事故,罪魁禍首就是這個。
  • 為應對溫室效應問題 英國一家公司決定給牛戴口罩
    牛產生的甲烷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英國創業公司Zelp提供了一個舒適而時尚的解決方案:戴口罩。根據《氣候風險管理》之前的研究資料,全球牲畜的總排放量佔所有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4.5%,約有44%的牲畜排放物為甲烷(CH)形式,另外還包括一氧化二氮(佔29%)和二氧化碳(佔27%)。研究顯示,甲烷是比起二氧化碳更危險的溫室氣體,對全球變暖的影響效力大約是二氧化碳的84倍。在全世界範圍內,每天都有16億頭牛在排放甲烷,這對全球變暖的影響是極其顯著的。
  • 英國科技公司研發「牛用口罩」:減少碳排放 緩解溫室效應
    據報導,英國科技公司Zelp開發了一種專門為牛設計的口罩,希望減少因打嗝而產生的甲烷,從而減少碳排放。根據以前的研究,全球牲畜排放量佔人造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4.5%,牲畜排放的44%是甲烷(Ch),此外還有一氧化二氮(29%)和二氧化碳(27%)。研究表明,甲烷是一種比二氧化碳更危險的溫室氣體,對全球變暖的影響是二氧化碳的84倍左右。
  • 為什麼紐西蘭向農場主收「牛屁稅」?不看都不知道牛屁危害這麼大
    經過科學研究顯示,每頭牛放的牛屁中有9%的氣體是二氧化碳,有7%的氣體是甲烷,而全球有將近15億頭牛,其中奶牛有3億多頭,綜合上文的數據,可以發現,地球上所有的牛每年排放出來的溫室氣體達到260多億千克,約佔全球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18%,比起汽車的排放量還要多出5%,可想而知,「牛屁」的潛在危害有多大?
  • 減少溫室效應的三種猜想,第一條絕了!
    目前,科學家在降低溫室效應的研究上想出了很多奇思妙想,以下三種建議是比較有趣的。一、巨型太空濾鏡據了解,太陽會持續地發出各種各樣的光,其中包括可見光、紫外線及紅外線。這些光線可以使得地球升溫,而太空濾鏡的作用就是過濾一部分光線,從而減弱太陽光使地球升溫的效果。有科學家提議,可以使用高質量的鋁絲編制密度較高的網格,並將其置於對著太陽的側面軌道上,從而過濾小部分陽光。
  • 這些生物因素竟會顯著導致溫室效應
    引發地球變暖的溫室效應早已從一個科學問題擴展到了國際政治領域,其實,氣候變化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的,一是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另一個則是自然界自身的運動變化,後者對氣候的影響往往是隱秘而又顯著的。 1.隨著適應更高溫度,細菌會釋放更多碳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都會有這樣一種感受:環境溫度越熱,呼吸越急促,甚至會有呼吸不暢的感覺。
  • 十條有意思的冷知識,牛,羊的屁會導致溫室效果,你知道嗎?
    第一條;牛和羊的屁可以提高溫室效果要知道放屁是一種腸道活動,可是你不知道的是牛和羊的屁不僅是一種腸道活動,它更有另外一種威力,就是會提高溫室效果。原來在牛和羊的屁中含有甲烷,其產生溫室效應的威力遠超過二氧化碳。這也是為什麼紐西蘭會出臺增收牛,羊放屁稅的原因,因為這是一種環保稅。
  • 夢見牛追我還要攻擊我,我爬到樹上好不好 夢見牛被殺了是什麼意思
    夢見牛追我還要攻擊我,我爬到樹上好不好 夢見牛被殺了是什麼意思孕婦夢見牛,預示將來會生下特別聽話孝順的兒子。打算出門的人夢見被牛攻擊,建議可以如期出發。準備考試的人夢見被牛攻擊,意味著心情放鬆,專心一致則有希望錄取。
  • 科學家發明飼料抑制牛放屁,稱有利全球變暖,網友:給我男友買點
    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也為這一行動建言獻策,日前澳大利亞科學家表示已經用海藻創造了一種新的牛飼料,可以減少牛放屁,從而幫助地球免受全球變暖的影響。而科學家的這一做法究竟是杯水車薪譁眾取寵,還是真的大有裨益呢?讓我們去一探究竟。
  • 美國農場主在牛身上開個洞,這究竟有什麼用?
    然而在美國一些現代化的養牛場裡,我們會看到有許多牛的肚子上都被開了一個洞,人用手直接可以伸進去,直接會伸到牛的胃裡。我們知道,對於人類來說,在肚子上開個洞簡直是玩命,為什麼在牛身上開洞之後,這些牛依然會活得很好呢?
  • 牛屁真的對全球變暖有很大的影響嗎?專家一席話讓人心驚!
    這是不應該管,但是你要是量太大了,影響到了地球,就不得不管了。就以牛來說,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它的屁影響到了地球。聽起來很玄幻,接著往下看就明白了。,給地球給人類造成那麼大的危害,估計他是萬萬不敢「俯首甘為孺子牛」的!
  • 這種氣體才是溫室效應主力,牛還成了幫手
    無論是自然還是人工排放的甲烷,其造成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30至80倍。本月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年度報告——《世界能源展望》指出,僅2018年就有4000萬噸甲烷從煤礦中洩漏。這幾乎等於全球航空和運輸業的總二氧化碳排量。
  • 你倆在這幹什麼玩意?不要拯救地球的嗎?
    你倆在這幹什麼玩意?不要拯救地球的嗎?朋友圈的果真不能信啊連大叔都騎平衡車幹活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嗎咱也不敢問,這到底是什麼牌子的鞋子中間的妹子,被這麼多男生圍著是什麼感覺,是不是特幸福啊小老弟你怎麼肥事?是不是找事,想打架呀?
  • 牛放屁打嗝汙染大過汽車尾氣
    金陵晚報記者 王君 於飛金陵晚報報導溫室效應,引發全球氣溫不斷上揚,多數人將主因歸咎於汽車、飛機等運輸工具排放的尾氣。但是聯合國糧農組織2006年底的一份調查報告卻顯示,全球10.5億頭牛排放的廢氣對於全球溫室氣體的貢獻率比汽車排放的還要多。
  • 給牛戴口罩,這是什麼操作?
    給牛戴口罩,這是什麼操作? 據外媒報導,英國一家科技公司Zelp研發了一款專門為牛設計的口罩,希望減少牛打嗝產生的甲烷,進而減少碳排放。
  • 分享小趣聞:牛放的屁成了全球變暖罪魁禍首,牛該不該背這個鍋呢
    分享小趣聞:牛放的屁成了全球變暖罪魁禍首,牛該不該背這個鍋呢嗨,大家好,我是曉蕊。在農村的小夥伴們都養過牛和羊,他們是咱們農村必有的牲畜,憨厚的老牛不僅幫咱們耕地刨田,還能拉貨運莊稼,他們的肉能吃,他們的皮能做靴子和包包,然而如此乖巧的吃草動物卻被一些學術界專家給盯上了,他們又提出了一個新的看法,認為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竟然是牛放屁,你說驚不驚訝,疑惑不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