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細心的市民發現,最近南京秦淮區部分道路街巷的行道樹樹幹,被畫上了色彩鮮豔的彩繪。小松鼠、小瓢蟲、長頸鹿、加菲貓、小鸚鵡……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們「爬上」枝頭,讓過往行人在不經意間遇見一份驚喜和情趣。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秦淮區城市管理局在治理轄區行道樹「樹洞」等常規病害的工作中,部分樹木在創口「包紮好」的基礎上還施以彩繪,希望在細微處,為街巷風貌增色。
行道樹的「樹洞」上
出現不少「小可愛」
11月3日下午3點半,南京中山南路-明瓦廊路口處,羅濤和他的同事戴著安全帽,正踩著梯子,一手拿著筆刷、一手拿著調色盤,分別在面前的梧桐樹上勾畫著。
大約半小時,羅濤的瓢蟲就畫好了。這隻五星瓢蟲以白色為底,正「趴在」梧桐樹2米多高的位置。市民路過,抬頭就能看到。而他的同事畫的,是一隻以藍色為背景的渡渡鳥。羅濤告訴記者,他是專業畫師。此次是和秦淮區城管局合作,用繪畫形式對行道樹已經修補的病害處進行裝飾。畫完這隻瓢蟲之前,他當天還在周邊完成了8棵樹的彩繪。
除了中山南路,太平南路的行道樹彩繪有傲然枝頭的貓頭鷹,瞻園路的是翔鷗與蝶戀花。江寧路的是枝頭上腮幫子鼓鼓囊囊、正在咀嚼的小松鼠,還有樹幹上的長頸鹿和探出半張臉壞笑著的加菲貓……秦淮區不少支路街巷兩側的行道樹,都冒出這些活靈活現的「小動物」。
「我們進行彩繪的區域,都是樹木『樹洞』區域,因為畫面形狀大小不一,所以選擇了不同畫面風格和動物,反而別具一格。」秦淮區市政設施綜合養護所所長助理魏昕告訴揚子晚報記者。
畫在最外層膩子上
不會與樹木本體直接接觸
「樹洞」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害。行道樹日常的修剪、各種意外造成樹枝折斷等因素,會在樹木的不同位置形成創面,並可能造成「樹洞」。「樹洞」不利於樹木的正常生長,因此一旦發現就要進行修補。
魏昕介紹,樹洞修補要經過去腐、炭化、消毒、加固等程序:將樹洞中腐朽的樹幹清理,用火對樹幹內部進行炭化,消毒藥水消毒,使用泡沫等輕質材料進行填充,使用發泡劑進行填縫加整平,最後使用油漆膩子覆蓋並做底色。
「以往最後用於覆蓋的油漆膩子一般是灰色,在樹上比較單調、生硬。所以我們嘗試著用彩繪在油漆膩子上再進行繪畫裝飾。」魏昕告訴記者,繪畫所用的是丙烯顏料,本身可用水稀釋、易於清洗,而且是畫在修補處最外層的膩子上,膩子本身是起到防腐、隔離作用。同時,顏料不與樹木本體直接接觸——相當於在包紮傷口最外層的布上作畫裝飾,而非直接畫在皮膚上,並不會對樹木生長造成影響。
今年計劃完成70棵
增添舉目可見的小情趣
魏昕介紹,利用行道樹創面進行藝術創作,用可愛的小動物取代原來的灰色「圓疤疤」,希望為市民增加幾分街頭巷尾、舉目可見的小可愛與小情趣。
「主要集中在太平南路、建康路、江寧路、長樂路、中山東路、瞻園路、中山南路等夫子廟、新街口等核心商業區及景區周邊的支路街巷等,一方面不幹擾快車道行車,另一方面慢行的市民可以很方便看到。」魏昕表示,今年計劃完成70棵行道樹彩繪,也歡迎廣大市民對這項工作提出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