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前,一對雙胞胎女嬰出生,出生幾個月以後她們失去了父母,因為父母毅然決然選擇拋棄她們,把她們送往福利院,不過跟其他被拋棄的孩子不同,這對雙胞胎女嬰有幸被美國的兩個家庭收養了,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本是一對雙胞胎,開始了不同的人生。
漢娜和安娜,這對雙胞胎如今馬上20歲,妹妹安娜在一次健康測試中,發現了跟自己基因完全一樣的姐姐,才有了後邊的故事。兩個家庭也希望兩個孩子相認,在兩個家庭的促使下,分開19年的雙胞胎姐妹相認了。
只是因為從小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姐妹兩個雖然有著一樣的外貌,性格卻迥然不同,姐姐漢娜性格開朗,活潑自信,面對媒體採訪毫不畏懼,妹妹就顯得膽怯多了,安娜性格文靜溫柔,更加靦腆。
姐妹兩個的事跡被放到了網絡平臺上,引發了網友的關注,大家都驚呼這姐妹兩個太幸運了,是養父母讓他們有了新的生活,改變了她們的命運。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基因重要還是後天生活環境重要?
1、誰養比誰生更重要
基因決定了一個人的外貌、身高基礎,但是一個人最終成為什麼樣子,卻是後天生活環境決定的。就算是外貌和身高,也跟後天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生活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的身高和外貌變化。
一個人的性格、生活習慣都是在後天生活環境中慢慢養成的,可以說誰生的不重要,誰養的才是關鍵。
這也是為什麼說「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起了不好的示範作用,卻想著讓孩子成為另一種人,就是痴人說夢。想讓孩子成為有素質的人,父母就先要做好榜樣作用,
2、為什麼擁有完全一樣的基因卻有不同的性格
這也能很好地說明了一個問題:雙胞胎出生時的基因染色體是完全一樣的,為什麼慢慢的雙胞胎的性格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甚至擁有完全不一樣的性格,關鍵點就在成長環境不同。
有人說「這是在不同家庭長起來的雙胞胎可以理解,但是在同一個家庭長起來的雙胞胎同樣性格迥異,這怎麼解釋」,這很好解釋,在中國的家庭裡,喜歡給孩子「論資排輩」,對於雙胞胎也是,先出來的是老大,後出來的是老二,老大和老二在家裡的位置不同,承擔的責任自然不同。
而且,雙胞胎在家中的環境成長環境是一樣的,如果走出家門就會有各自的際遇,即使是同時上幼兒園,也會有不同的朋友,所以,雙胞胎的性格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差距。
知道了這個道理所在,家長就應該重視起來對孩子的教育,注重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溫馨的、和諧的成長環境,這對孩子的性格養成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