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風速50米每秒,風暴基亞爾路徑分歧大,或達15級巔峰影響多國
說來也怪,一到秋冬季節,大陸冷空氣在不斷南下襲擊肆虐的時候,熱帶海洋上也是活躍一片,其中西北太平洋、東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甚至北印度洋也開始捲入了風暴的漩渦。自21號颱風博羅依消亡後,全球海洋並未徹底沉寂,甚至新風暴基亞爾也來了,只不過轉移到了北印度洋,當地氣象局將它叫做「氣旋風暴」,事實上,其性質和颱風一樣。
在西太地區平靜的日子裡,北印度洋的風暴或者說阿拉伯「颱風」基亞爾自然成了全球氣象機構和風暴愛好者們關注的對象,甚至連我國中央氣象臺也配合加大關注,不管是實時數據更新,還是潛力路徑預測,都能看出官方對它的重視。權威最新預報:最高時速180公裡,最大風速50米/秒,風暴基亞爾潛力大提升,或達15級巔峰,但是其路徑分歧大,可能還影響多國。
具體看,基亞爾的誕生,我們是有預料的,之前前身為風暴胚胎97A時,潛力就不錯。以至於25日誕生後,基亞爾增強較快,最初為8級,26日時已經是12級颱風級了,一日暴增4級,可見其來勢洶洶,值得注意。另外從中央氣象臺的潛力預報看,最初官方認為它將達到42米/秒的最大風速,也就是14級強颱風等級,而如今再次提升了。
中央氣象臺最新預報認為,風暴基亞爾將在28日達到180公裡的最高時速,也就是50米/秒的最大風速,風力為15級,強颱風巔峰等級,只差16級(51米/秒)超強颱風一點了。這樣一來,潛力預報的提升,標誌著風暴基亞爾未來的路徑走勢又有了新的變化,這一點,全球多個氣象機構對它的路徑預測出現了較大的分歧,3種不同的走勢預測就是明證。
第一種,GEFS認為,基亞爾早起一直西北行,逐步壯大,在2日後將出現了大轉向,走向東北方向,最終登陸或影響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東南部信德省一帶。第二種,我國中央氣象臺和美國GFS認為,風暴基亞爾也是先西北行,然後轉向西南行,最終可能登陸或影響阿拉伯的阿曼中部。第三種,GEPS認為風暴基亞爾轉向西南後或走得更遠,未來或走向亞丁灣附近靠近非洲索馬利亞一帶。
這樣看來,由於基亞爾的突然爆發,潛力大提升,以至於多個氣象機構對它未來的走勢出現了大分歧。從預報的3種路徑看,未來它或許將影響多個國家,尤其是天氣系統。當然對阿拉伯來說,其實是最好的,畢竟那裡缺水嚴重,風暴的到來能緩解一部分乾旱,帶來甘霖。如果走向印度西部,那麼其龐大的雲系崩潰後,不排除影響我國西南的天氣系統,去年的蒂特利和佩太就是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