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球上能不能形成生命,需要多重條件的滿足才行,而這也不過是前提條件,因為即使所有條件都滿足了,那也需要機遇。
火星,地球的鄰居之一,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除了地球本身之外和地球最相似的一個行星,火星的環境相對於其它行星來說和地球接近,但是也絕對難以孕育生命,看一個星球上能不能產生生命,我們可以把它的生命形成條件分為內在條件和外在條件。外在條件就是這個行星所在恆星系統的恆星是相對穩定的,以及行星位於恆星宜居帶上,有利於液態水的形成。
對於外在條件,其實火星都滿足,畢竟它跟地球挨得這麼近,太陽輻射也好,太陽風也好,其實也沒比地球少了太多,總而言之,火星是位於太陽系的行星宜居帶的,另外還有一個行星也位於宜居帶上,它則是地球的另外一個鄰居,還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的金星。但是我們也知道,這兩個星球上都沒有生命形成,這就不能怪外在條件了,而只能怪自身條件不足以孕育生命。實際上火星上是可以形成液態水的,只不過平均溫度會比地球上低一點罷了。
很早很早以前,火星上其實也是有液態水的,而且量還不少,但是後來這些水慢慢從火星上離開了。很早很早以前,火星上也是有相對濃厚的大氣層的,但是後來大氣層被太陽風颳走了,今天的火星,大氣壓強僅有地球的百分之一,這樣稀薄的大氣層,根本就保不住水。而之所以火星上的大氣層被吹走了,是因為火星的磁場消失了,很久之前火星也是有磁場的,可是後來磁場不知為什麼消失了,磁場消失之後,大氣層也無法被束縛在火星表面,進而火星表面的水全部消失,只剩下兩極還有一點冰層存在。
大氣層的剝離,一方面帶走了火星上的液態水,而另一方面,失去了大氣層保暖作用的火星,也變得越來越寒冷,現在火星的年平均溫度只有-23攝氏度,這個溫度對於地球上的大多數生物來說都是不適合的。另外啊,大氣層的存在還可以抵擋太陽紫外線輻射以及來自宇宙的各種輻射,但是現在火星上沒有了大氣層,各種高能射線就會對火星表面實施輪番轟炸。今天的火星,不僅無法孕育生命,甚至於都不可能有生命在火星上存活。
如果把火星的位置搬到地球軌道上來,那麼火星照樣也形成不了生命,畢竟問題出在它自己身上,換地方也沒有用,除非它自己重新形成磁場,否則想要形成生命,無異於天方夜譚。另外,由於火星距離太陽更近了,所以太陽風會更加強烈,到時候火星上僅有的一些大氣在更短的時間之內就會被剝削一空。還有一點,火星的自轉傾角也十分不穩定,不像地球因為有了月球的存在所以自轉軸傾斜角相對穩定,而一旦自轉軸傾角不穩定,那麼火星上的氣候也是複雜多變,就更不可能形成生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