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濟南市氣象局局長閻麗鳳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接聽活動時透露,今年以來,濟南天氣主要特點是降水偏少、氣溫偏高,數據與有氣象資料以來歷史同期相比均排位靠前。
    
    降水偏少
    今年以來(截止到10月31日)全市平均降水量511.6毫米,為1951年有氣象資料以來歷史同期第19位少值,較常年少90.5毫米,偏少15.0%;較去年少268.8毫米,偏少34.4%。其中,有7個旬未出現降水,有17個旬的旬降水量不足2毫米,導致階段性乾旱凸顯。
    
    氣溫偏高
    今年以來全市平均氣溫16.9℃,為1951年有氣象資料以來歷史同期第3位高值,較常年偏高1.0℃,與去年持平。有16個旬的旬平均氣溫偏高1.5℃以上,其中,有12個旬的旬平均氣溫偏高2.0℃以上。
    夏季全市出現高溫38天,為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第3位多值,較常年(16天)多22天,較去年(34天)多4天。市區出現高溫32天,為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第3位多值,較常年(12天)多20天,較去年(27天)多5天。夏季最高氣溫42.2℃(章丘高官寨),出現在7月5日。
    降水偏少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12月以來,冷暖氣流主要在我國江淮至江南地區交匯,造成當地降水明顯偏多,而北方地區降水偏少。
    據介紹,截至目前,濟南市氣象局2019年晴雨預報準確率90.85%,最高氣溫準確率84.87%,最低氣溫準確率80.97%,預警信號準確率70.82%;其中暴雨預警準確率75.76%。
    
    對話一把手
    問:為什麼有時候天氣預報與實際情況差別較大?
    閻麗鳳:首先,目前我們的預報還不可能達到100%的準確,提高預報準確率尤其是災害性天氣的預報準確率是一個世界難題。雖然我們做不到100%的正確,但是我們會盡100%的努力去做好預報服務。
    其次,有時候,即使我們報對了,可能大家也會感覺預報和實況差別大,這種情況在夏季更多一些。對於氣溫來說,同樣的天氣情況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覺,一方面和所處的小環境有關,比如太陽暴曬和陰涼處肯定不一樣;另一方面和每個人的體感溫度有關,受溫度、溼度、風和太陽輻射等影響,往往與實際環境的溫度有出入。對於降雨來說,因為夏季的降雨有時候局地性比較強,經常出現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情況,這種現象在氣象上稱為降水量水平分布的不連續性。主要與產生降雨的雲體特點及地形、地貌等因素有關。在夏季,產生降雨的雲多為雷雨雲,這是一種垂直發展十分旺盛,而水平範圍發展較小的雲。由於雲體較小,在它移動和產生降雨時,往往形成範圍較小的雨區。加之雲體內含水量大、降水效率高,因此容易造成雨區內外天氣差別非常大,受影響的地區可能電閃雷鳴、風雨交加,而不遠處、不受影響的地區還是豔陽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