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禁帶寬度還與溫度等有關:半導體禁帶寬度隨溫度能夠發生變化,這是半導體器件及其電路的一個弱點(但在某些應用中這卻是一個優點)。半導體的禁帶寬度具有負的溫度係數,所以當溫度升高時,晶體的原子間距增大,能帶寬度雖然變窄,但禁帶寬度卻是減小的 —— 負的溫度係數。
禁帶寬度是半導體的一個重要特徵參量,其大小主要決定於半導體的能帶結構,即與晶體結構和原子的結合性質等有關。根據半導體材料的禁帶寬度的不同,可分為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和窄禁帶半導體材料:
· 若禁帶寬度Eg< 2.3eV(電子伏特),則稱為窄禁帶半導體,如鍺(Ge)、矽(Si)、砷化鎵(GaAs)以及磷化銦(InP);
· 若禁帶寬度Eg>2.3eV則稱為寬禁帶半導體,如碳化矽(SiC)、氮化鎵(GaN)、H碳化矽(HSiC)、H碳化矽(HSiC)、氮化鋁(AlN)以及氮化鎵鋁(ALGaN)等。
禁帶越寬,意味著電子躍遷到導帶所需的能量越大,也意味著材料能承受的溫度和電壓越高,越不容易成為導體;禁帶越窄,意味著電子躍遷到導帶所需的能量越小,也意味著材料能承受的溫度和電壓越低,越容易成為導體。
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具有禁帶寬度大、擊穿電場強度高、飽和電子漂移速度高、熱導率大、介電常數小、抗輻射能力強以及良好的化學穩定性等特點,非常適合於製作抗輻射、高頻、大功率和高密度集成的電子器件。
SiC和GaN
GaN電晶體在20世紀90年代首次出現,2010年宜普電源轉換公司(EPC)推出第一個器件後,宣布了GaN開始了的正式商業化應用之路。SiC二極體自2001年推出,到現在已經進入了所有高性能電源、可再生能源和電機驅動應用領域。
GaN和SiC等寬禁帶半導體具有高熱導率、高擊穿場強、高飽和電子漂移速率和高鍵合能等優點,可以滿足現代電子技術對高溫、高功率、高壓、高頻以及抗輻射等惡劣條件的新要求。從工程角度來看,SiC和GaN具有的優勢主要有下面4個:
· 寬禁帶半導體具有卓越的dV/dt切換性能,這意味著開關損耗非常小。這使得高開關頻率(SiC為50 kHz至500 kHz,GaN為1 MHz以上)成為可能,結果有助於減小磁體體積,同時提升功率密度。
· 電感值、尺寸和重量能減少70%以上,同時還能減少電容數量,使最終轉換器的尺寸和重量僅相當於傳統轉換器的五分之一。
· 無源元件和機械部件(包括散熱器)的用量可節省約40%,增值部分則體現在控制電子IC上。
· 寬禁帶半導體對高結溫具有超高的耐受性,這種耐受性有助於提升功率密度,減少散熱問題。
與GaN相比,SiC熱導率是GaN的三倍以上,在高溫應用領域更有優勢;同時SiC單晶的製備技術相對更成熟,所以SiC功率器件的種類遠多於GaN。但是GaN並不完全處於劣勢,甚至被稱為SiC器件獲得成長的最大抑制因素。隨著GaN製造工藝在不斷進步,在GaN-on-Si外延片上製造的GaN器件具有相當低的成本,比在SiC晶片上製造任何產品都更為容易。由於這些原因,GaN電晶體可能會成為2020年代後期逆變器中的首選,優於較昂貴的SiC MOSFET。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GaN器件市場規模將達到224.7億美元。
在應用上,SiC和GaN的優勢是互補的。GaN擁有更高的熱導率和更成熟的技術,而SiC直接躍遷、高電子遷移率和飽和電子速率、成本更低的優點則使其擁有更快的研發速度。兩者的不同優勢決定了應用範圍上的差異:GaN的市場應用偏向高頻小電力領域,集中在1000V以下;而SiC適用於1200V以上的高溫大電力領域。兩者的應用領域覆蓋了新能源汽車、光伏、機車牽引、智能電網、節能家電、通信射頻等大多數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新興應用市場。
· SiC最大的應用市場來自汽車。與傳統解決方案相比,基於SiC的解決方案使系統效率更高、重量更輕及結構更加緊湊。目前SiC器件在EV/HEV上應用主要是功率控制單元(PCU)、逆變器、DC-DC轉換器、車載充電器等方面。全球SiC產業格局呈現美國、歐洲、日本三足鼎立態勢。其中美國全球獨大,佔全球SiC產量的70%~80%;歐洲擁有完整的SiC襯底、外延、器件以及應用產業鏈;日本是設備和模塊開發方面的領先者。中國企業在襯底、外延和器件方面均有所布局,但是體量均較小。
· GaN是5G應用的關鍵材料。相較於已經發展十多年的SiC,GaN功率器件是後進者,它擁有類似SiC性能優勢的寬禁帶材料,但擁有更大的成本控制潛力,在射頻微波領域和電力電子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GaN是射頻器件的合適材料,特別是高頻應用,這在5G時代非常重要。電力電子方面,GaN功率器件因其高頻高效率的特點而在消費電子充電器、新能源充電樁、數據中心等領域有著較大的應用潛力。目前GaN產業仍舊以海外企業為主,國內企業在襯底外延和設計製造領域都逐漸開始涉足。
基於SiC、GaN功率器件的前景可期,已吸引眾多公司進入這一市場,英飛凌、恩智浦、安森美、ST、德州儀器、羅姆、TDK、松下、東芝、等實力選手也紛紛加入戰局。在國內電源管理IC廠商中,也有包括矽力傑、晶豐、士蘭微、芯朋微、東科、比亞迪等戰將,但顯然這一市場仍以日美歐廠商為主角。
我國早已經在大力扶持第三代半導體產業。2016年國務院就出臺了《「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明確提出以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等為核心,搶佔先進電子材料技術的制高點。
SiC和GaN的應⽤領域
寬禁帶半導體材料作為一類新型材料,具有獨特的電、光、聲等特性,其製備的器件具有優異的性能,在眾多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它能夠提高功率器件工作溫度極限,使其在更惡劣的環境下工作;能夠提高器件的功率和效率,提高裝備性能;能夠拓寬發光光譜,實現全彩顯示。隨著寬禁帶技術的進步,材料工藝與器件工藝的逐步成熟,其重要性將逐漸顯現,在高端領域將逐步取代第一代、第二代半導體材料,成為電子信息產業的主宰。
· 半導體照明:LED襯底類別包括藍寶石、SiC、Si以及GaN。藍光LED在用襯底材料來劃分技術路線。SiC襯底有效地解決了襯底材料與GaN的晶格匹配度問題,減少了缺陷和位錯,更高的電光轉換效率從根本上帶來更多的出光和更少的散熱。GaN具有禁帶寬度大、擊穿電壓高、熱導率大、電子飽和漂移速度高、抗輻射能力強和良好的化學穩定性等優越特性,是迄今理論上電光、光電轉換效率最高的材料體系。時至今日,GaN襯底相對於藍寶石、SiC等襯底的性能優勢顯而易見,最大難題在於價格過高。
· 功率器件:2015年,SiC功率半導體市場(包括二極體和電晶體)規模約為2億美元,到2021年,其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5.5億美元,這期間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預計將達19%。毫無懸念,消耗大量二極體的功率因素校正(PFC)電源市場,仍將是SiC功率半導體最主要的應用。
· 微波器件:GaN高頻大功率微波器件已開始用於軍用雷達、智能武器和通信系統等方面。在未來,GaN微波器件有望用於4G-5G移動通訊基站等民用領域。GaN在國防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IED幹擾器、軍事通訊、雷達、電子對抗等。GaN將在越來越多的國防產品中得到應用,充分體現其在提高功率、縮小體積和簡化設計方面的巨大優勢。
· 雷射器和探測器:在雷射器和探測器應用領域,GaN雷射器已經成功用於藍光DVD,藍光和綠色的雷射將來巨大的市場空間在微型投影、雷射3D投影等投影顯示領域,藍色雷射器和綠光雷射器產值約為2億美元,如果技術瓶頸得到突破,潛在產值將達到500億美元。2014年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村修二認為下一代照明技術應該是基於GaN雷射器的「雷射照明」,有望將照明和顯示融合發展。目前,只有國外的日本日亞公司(Nichia)、和德國的歐司朗(Osram)等公司能夠提供商品化的GaN基雷射器。由於GaN優異的光電特性和耐輻射性能,還可以用作高能射線探測器。GaN基紫外探測器可用於飛彈預警、衛星秘密通信、各種環境監測、化學生物探測等領域,例如核輻射探測器、X射線成像儀等,但尚未實現產業化。
寬禁帶半導體面臨的挑戰
雖然GaN和SiC等寬禁帶半導體正在快速增長中,但其實它們的發展還是面臨著許多挑戰的。真正的挑戰是為市場提供強固和高性能的器件,實現與矽電源半導體相當或優於矽電源半導體的穩定和可靠的運行。
首先是所有新技術在推廣初期都會遇到的成本問題,據Yole統計,目前SiC MOSFET器件的每安培成本比同類IGBT高出五倍以上。這主要是由於下遊應用目前大多處在研發階段,還沒有形成批量產業化,尤其是在國內。從整個國際半導體市場來看,我們判斷寬禁帶半導體基本上處在爆發式增長的前期。
寬禁帶半導體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戰在於為了充分利用SiC器件的功率和性能,必須對封裝進行顯著改進。因為SiC器件的尺寸要小得多,因此,必須優化分立封裝和模塊的熱性能,為此需要改進粘晶材料(die attach materials)和方法,這需要直接散熱和/或雙面散熱的方案。提高開關速度需要儘可能降低寄生電感,高電流密度需要覆晶(flip-chip)和非引線鍵合(non-wire bonded)方案。
我國寬禁帶功率半導體創新發展的時機已經逐步成熟,處於重要窗口期。但是,目前行業面臨的困難仍然很多,一個產業的發展與兩個方面有關:一個是技術層面,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產業的生態環境。
寬禁帶功率半導體面臨的技術難題很多。如襯底材料的完整性、外延層及歐姆接觸的質量、工藝穩定性、器件可靠性以及成本控制等,寬禁帶功率半導體產業化的難度比外界想像的要大很多。
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的建設並不完善。5G移動通信、電動汽車等是寬禁帶半導體產業最具有爆發性增長潛力的應用領域,國內在產業生態的成熟度上與國外的差距還比較明顯,落後程度更甚於技術層面的落後程度。產業鏈上下遊協同不足,尚未解決材料「能用-可用-好用」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和障礙。
寬禁帶功率半導體需要產業鏈、創新鏈的協同發展。寬禁帶功率半導體涉及多學科、跨領域的技術和應用,需要聯合多個領域優勢資源,開展多學科、跨領域的集成創新,但研發和產業化需要昂貴的生長和工藝設備、高等級的潔淨環境和先進的測試分析平臺。目前國內從事寬禁帶半導體研發的研究機構、企業單體規模小,資金投入有限,研發創新速度慢,成果轉化困難。
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可以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且具備眾多的優良性能,可突破第一、二代半導體材料的發展瓶頸,故被市場看好的同時,隨著技術的發展有望全面取代第一、二代半導體材料。目前,美國、日本、歐洲在第三代半導體SiC、GaN、AlN等技術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相比美、日,我國在第三半導體材料上的起步較晚,水平較低,但由於第三代半導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各國都處於發力階段,因此被視作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或許是概括這一行業的最好判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