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乒人才濟濟,但奧運會只能派男女各3人參賽,如何選人考驗教練組的智慧。綜合實力當然是最重要的考量標準,代表國乒出戰奧運會的球員必定技術能力過硬、心理素質強大。除此之外,還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舉個例子,國乒力爭在東京奧運賽場包攬5金,還要為巴黎奧運會打基礎,老中青結合的參賽陣容或許是最佳選擇。
過去這一年,女乒多位老將遭遇傷病困擾,陳夢、孫穎莎、王曼昱把握住機會,這三人狀態最好、成績也最突出。所以,這三人聯手出戰東京奧運會的呼聲非常高。這當然是一種選擇,但一定是最佳選擇嗎?很多人提到了一個關鍵點,這套陣容欠缺大賽經驗。大賽經驗往往跟心理承受力聯繫在一起,可能日常的巡迴賽體會不到,但奧運會需要超常的心理承受力。
從年齡看,陳夢屬於中生代,正處於職業生涯黃金期,確實也出成績了,孫穎莎和王曼昱是新生代的最佳代表。對比個人成績,陳夢和孫穎莎出戰東京奧運的可能性大於王曼昱。之前,王曼昱落選團體世乒賽(已經取消),經過長時間封閉集訓確實取得了進步,但關鍵比賽還是輸給了陳夢、孫穎莎,劉國梁都看在眼裡。換句話說,王曼昱想要參加東京奧運會,要繼續超車,還要增加穩定性、提升打關鍵球的能力,時間不太夠,下個奧運周期或許才會成為絕對主角。
如果陳夢和孫穎莎聯手出戰東京奧運會,再加上一位狀態出色的老將,就是一套老中青結合的完美陣容,老將是誰?丁寧或者劉詩雯。兩人都是奧運會冠軍,經驗豐富、抗壓能力極強。丁寧的主要問題是競爭力大不如前,面對新技術的衝擊,她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劉詩雯的主要問題是傷病,目前正處於恢復期,誰也不敢保證她一定能找回最佳狀態,但考慮到劉詩雯在混雙賽場的重要地位,教練組定會全力幫她找回最好的自己,時間就是最大的敵人。
綜合來看,中國女乒老中青最佳陣容應該是劉詩雯、陳夢、孫穎莎,劉詩雯的傷病和狀態是最大變數,如果劉詩雯恢復情況不理想,女乒就要進行重大調整,甚至還會對中國男乒產生影響,因為劉詩雯的最佳搭檔是許昕。
中國男乒的懸念小一些,馬龍、樊振東、許昕被稱為最強三人組,這其中,馬龍和樊振東聯手出戰男單的可能性極大,許昕的重心應該是混雙和團體賽。但這套陣容並非老中青結合,馬龍和許昕都是老將,巴黎周期繼續堅持的可能性不太大,男隊隨時準備新老交替。過去這個賽季,樊振東越來越穩定,馬龍算是王者歸來,而許昕在2020年下半年的表現難令人滿意。
許昕很清楚自己的優勢是什麼,教練組應該也早有暗示,他的重心應該是混雙和團體賽,但直板打法存在先天劣勢,面對新技術的衝擊,劣勢不斷放大,乒超關鍵戰慘敗王楚欽,許昕也承認自己在技術層面落後了。另外,各協會只能派一對混雙組合參加奧運會,許昕被對手研究透了,他和劉詩雯配對的優勢並不像最初那麼明顯了,況且劉詩雯長時間休戰,兩人很久沒合練了。
在這種情況下,劉國梁敢不敢大膽一點,直接啟用年輕球員,比如梁靖崑、王楚欽,尤其20歲的王楚欽正在全面追趕許昕,單打就不用說了,王楚欽擁有最先進的技術,已經讓許昕吃到了苦頭,他和許昕一樣,都是張本智和的剋星。男雙賽場,王楚欽曾搭檔馬龍獲得世乒賽男雙冠軍,乒超賽場搭檔方博也是戰無不勝。至於混雙,不管跟孫穎莎還是王曼昱搭檔,王楚欽都應付自如,暫且不考慮個人打法,從球員的全面性看,王楚欽就是許昕的最佳接班人。
所以,我們可以大膽設想一下,馬龍、樊振東、王楚欽聯手出戰奧運會擦出怎樣的火花?老中青結合,競爭力非常強,也為下個奧運周期打基礎,畢竟樊振東和王楚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下個奧運周期應該也是絕對主角。
綜上,大膽預測國乒奧運陣容:
第一套:
男乒:馬龍、樊振東(男單)、許昕(混雙、團體)
女乒:陳夢、孫穎莎(女單)、劉詩雯(混雙、團體)
第二套:
男乒:馬龍、樊振東(男單)、許昕(混雙、團體)
女乒:陳夢、王曼昱(女單)、孫穎莎(混雙、團體)
第三套:
男乒:馬龍、樊振東(男單)、王楚欽(混雙、團體)
女乒:陳夢、劉詩雯(女單)、孫穎莎(混雙、團體)
第四套:
男乒:馬龍、樊振東(男單)、王楚欽(混雙、團體)
女乒:陳夢、王曼昱(女單)、孫穎莎(混雙、團體)
結語:本文不存在個人喜好,僅大膽預測,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