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0分,備受矚目的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獲獎名單!今年的生理醫學獎頒給了美國病毒學家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e。獲獎原因為「對C型肝炎病毒的發現」。
諾獎官網指出,血源性肝炎是一種主要的全球健康問題,會導致世界各地的人罹患肝硬化和肝癌。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e對C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是目前對抗病毒性疾病的一項裡程碑式的成就。
Harvey J. Alter,85歲,美國醫學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前感染性疾病主任,致力於感染性疾病的研究,於2000年獲得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
Michael Houghton,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教授,C肝病毒的共同發現者,於2000年獲得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但拒絕接受該獎項。
Charles M. Rice,68歲,美國醫學家,洛克菲勒大學教授,開發C肝病毒複製機理的研究系統,為C肝治療藥物的研發奠定了基礎。
C肝病毒一般指C型肝炎病毒。1974年Golafield 首先報告輸血後非甲非B型肝炎。1989年美國科學家麥可·侯頓(Michael Houghton)和他的同事們利用一種新的技術手段——分子生物學方法,終於找到了病毒的基因序列,克隆出了C肝病毒,並命名本病及其病毒為C型肝炎 (Hepatitis C)和C型肝炎病毒(HCV)。由於HCV基因組在結構和表型特徵上與人黃病毒和瘟病毒相類似,將其歸為黃病毒科HCV。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C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
關於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最初是指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獎項,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文學獎,旨在表彰相應領域中「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設立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根據諾貝爾獎官網顯示,諾貝爾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諾貝爾獎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獎金。截止至2019年,共授予919位個人和24個團體,其中4位個人以及1個團體兩次獲獎、1個團體三次獲獎。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10年回顧
● 2019年,William G. Kaelin、Peter J. Ratcliffe以及Gregg L. Semenza因「揭示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的機制」而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為理解氧氣傳感的分子機制鋪平了道路,並且開闢了專注於哺乳動物氧氣感應的重要研究領域,對於貧血、冠心病、炎症性腸道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 2018年,James P. Allison和Tasuku Honjo因「通過抑制負免疫調節治療癌症」而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通過對一種可調節免疫系統的蛋白進行研究,發現釋放免疫細胞能攻擊腫瘤,並將這一概念發展成癌症患者的新療法。
● 2017年,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W. Young由於「發現了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而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們的研究為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更多的基因和蛋白質鋪平了道路,最終建立了所謂的轉錄翻譯反饋環(TTFL)模型,用於產生周期約24小時的自主振蕩器。
● 2016年,Yoshinori Ohsumi因「發現了自噬機制」而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一發現為更好地理解細胞處理營養不良和感染的能力,某些遺傳性和神經性疾病的原因以及癌症奠定了基礎。
●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分別授予了WilliamC.Campbell &SatoshiŌmura、屠呦呦,前二者因「發現了因線蟲導致的寄生蟲感染的新型療法」而獲獎,後者則因「發現了一種針對瘧疾的新型療法」。
● 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John O'Keefe、May-Britt Moser和Edvard I. Moser,獲獎理由為「發現了構成大腦定位系統的細胞」。這些細胞的特性以及其他類型的空間細胞,尤其是頭部方向細胞的特性,有助於定義「大腦中的定位系統」,為內部認知結構的神經編碼提供了一種學習思維方式。
● 2013年,James E. Rothman,Randy W. Schekman和Thomas C.Südhof因「發現了胞內的主要運輸系統--囊泡運輸的調節機制」而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種在模型生物中進行的研究獲得了與人類生物學的關鍵相關性,闡明了人類許多疾病的發病機制。
● 2012年,John B.Gurdon和Shinya Yamanaka因「發現成熟細胞可以被重新編程為多功能的『幹細胞(萬能細胞)』」而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相應技術已經為疾病建模和藥物篩選提供了一種新方法,在心血管再生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分別授予了Bruce A.Beutler&Jules A.Hoffmann、Ralph M.Steinman,前二者獲獎原因是「發現了先天免疫的激活」,後者獲獎原因為「發現了樹突狀細胞及其在適應性免疫中的作用」。
● 2010年,Robert G. Edwards因「發展體外授精療法」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解決了很多人因輸卵管阻塞、卵子或精子數量太少等原因造成的不孕不育問題。
End
參考資料:
[1] https://www.nobelprize.org/
[2]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回顧|超長時間線10年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