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當「外星人」和「地球人」重聚

2021-01-09 瀟湘晨報

在科幻小說《贍養上帝》中,講述了一個「時間相對論」的故事: 一個年輕女孩決定前往太空探險,航行到宇宙盡頭看看,她的戀人則選擇了留下。 由於女孩的飛船以貼近光速的速度航行,根據相對論,飛船上的時間流逝會變慢,多年後,這個女孩依舊年輕,而留在原處的戀人已然老去。

現實中,工作在大城市的年輕人,和留在家鄉的父母之間,同樣存在著「時間相對論」。 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和爆炸式的信息傳輸讓年輕人的步伐一再加速,一些走得快的年輕人甚至「去到未來」探索新鮮和未知,而尚未適應變化的父母或許還停留在過去。

然而,一年總有那麼一天,飛到「銀河之外數萬光年」的年輕人會飛回家鄉,推開家門喊一句「爸媽,我回來啦」——春節,當「外星人」和「地球人」重聚在一起,「代際差」的衝突與彌合,將在每一個家庭裡上演。

女兒: 要回家了,還有比這更幸福的時刻嗎?

(青年插畫師:榮池)

習慣「不習慣」 理解「不理解」

上海金融行業工作的小馬,趕著小年那一天就迫不及待地回到安徽老家。 他早早計劃好了自己的「春節七天樂」: 初一在家躺一天,初二上街逛廟會,初三與發小聚聚餐,初四在家躺一天……而他的「完美計劃」一到家即被「篡改」,父母在他的計劃表裡添了許多新內容: 初一到初三去各位親戚家拜年,初四到初六去見親戚介紹的相親對象。 「天哪! 」他感嘆道。

「對父母來說,走親戚是春節不可或缺的環節,人多熱鬧。 對我來說,一些親戚我都不熟悉,他們的話題我也不怎麼感興趣。 」小馬說,「我不想讓長輩們幫我張羅對象,但他們總覺得,這是對我的一種關心。 」

生活習慣差異、價值觀差異、人際交往方式差異……春節「代際差」現象,已經越來越普遍。 漸漸地,年輕人開始習慣並接受這種差異。 他們甚至創作出各式各樣幽默風趣的「春節自救指南」,用調侃來消解衝突。

「隨著閱歷增長,我能明白爸媽的想法為啥跟我不一樣。 」曉瑩說,「因為我們的生活環境已經完全不同了。 」

曉瑩的老家在山東,她碩士畢業後進入北京一家證券公司工作。 為了節省房租,她和幾個陌生女孩合租一套房子,但她們平時互相沒有來往。 「我爸媽來看我的時候就覺得特別不可思議,在他們看來遠親不如近鄰,我們幾個應該很親密才對。 」曉瑩說,「這是因為我父母生活的環境裡人際圈比較小,他們日常接觸的就是親戚同事鄰居,和他們來往密切。 但我們年輕人的交際圈是跳躍式的,我們的親密關係建立在共同的興趣上而不是距離上。 」她認為,這是年輕人對過年走親戚不太「感冒」的原因之一。

曉瑩認為,代際差異雖客觀存在,但貴在相互理解。 2019年春節回家的時候,她跟父母開了一次「特別深入」的家庭會議,談論她的終身大事。 「他們表達了他們的意見,我也表達了我的想法。 」曉瑩說,「他們理解了我有我的人際圈和擇偶標準,所以他們後來把親戚說媒都婉拒了,只是在原則問題上叮囑一兩句。 我向他們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也是讓他們放心。 」

「收起分歧,團圓才是我們的話題。」習慣「不習慣」,理解「不理解」,或許是春節時年輕人和父母最有效的「自救指南」。承認和包容差異的存在,不強求對方改變,才能走出彌合差異的第一步。

數字浪潮中的角色互換

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樣的「反轉」: 十年前,為了「玩電腦」,還要跟父母「打遊擊」; 十年後,父母卻在向他們請教如何「玩電腦」「玩手機」。

「90後」「00後」出生時,網際網路方興未艾,利用網際網路了解和把握世界是他們的「天賦」,他們被稱作「網際網路原住民」。 相對的,他們的父母輩則是「網際網路移民」,不得不奮力追趕,試圖跟上並融入這個瞬息萬變的數字時代。 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在被重新定義,代際之間的差異也逐漸被拉大。

「我爸媽在阻止我玩電腦的時候肯定想不到,後來我竟然成了一個網絡犯罪的研究者。」出生於1990年的王肅之是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助理,不久前剛出版了一部有關網絡犯罪的專著。

「所謂的代際差,越來越體現為數字的鴻溝。年輕人自如地享用著數字時代的各種資源,而中老年人能上上網、發個微信就不錯了,網際網路的介入程度不深。」王肅之仍記得自己教父親發電子郵件時的情景。他一步一步地演示給父親看,但父親總是不記得操作步驟,好不容易學會了,換個新界面又不會了。父親只能把每一步記在本子上,按圖索驥來操作。

「過去,社會經驗豐富的父母是指導者,但網際網路時代,年輕人成為領先者,父母反而落後了。 」 王肅之說, 「我們在成長的同時,父母也需要成長,他們從你的指導者轉變為需要你去扶持的角色。我常常告訴自己,在幫助父母的時候要更耐心一點,更細緻一點。」

一項針對微信中老年用戶的調查顯示,截至2017年,75.8%的中老年人會上網看新聞資訊,98.5%的中老年人會使用微信聊天,超過半數的中老年人會使用行動支付。75%的中老年人表示,是子女教會了自己使用社交網絡和設備,他們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因為使用社交網絡而與子女的聯繫頻率增加。 在年輕人幫助父母跨越數字鴻溝時,代際差異也獲得了彌合的機會。

父母: 有啊,等你回家的時候。

(青年插畫師:榮池)

父母比你想的更勇敢也更愛你

2019年春節,微電影《啥是佩奇》在全網刷屏,感動無數網友。 電影裡,一個老人為了弄清孫子想要的「佩奇」是什麼而四處尋訪,最後用鼓風機給孫子做了個「小豬佩奇」。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嘉怡的家。 嘉怡在北京一家媒體工作,媽媽已經退休。 2019年春節假期最後一天,媽媽在她的旅行箱裡塞了一大堆好吃的,最後拿出了一個小豬佩奇的毛絨玩具遞給她: 「這個佩奇你帶上唄。 」

「我震驚了,完全想不到我媽還知道佩奇。 」嘉怡說,「我媽說她不光知道佩奇,還知道佩奇的弟弟叫喬治。 她聽說2019年流行佩奇,就自己上網去查。 」媽媽的這個舉動讓嘉怡既意外,又感動,「這個世界上,是媽媽一直保護著我內心中的那個小女孩兒! 」

比接觸新事物更難的是改變自己的固有習慣。在試圖彌合代際差的過程中,許多父母選擇走出第一步,並且一直往前趕。

在春節,遊子歸鄉的傳統正被父母率先打破,他們創造了「反向春運」這一新名詞。 越來越多的父母決定在春節時離開老家,前往子女的城市「異地團圓」。 據統 計,春運反向客流已經連續四年增長,年均增幅在9%左右。

對許多父母來說,反向春運不僅是行程的逆轉,還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在老家,有 他們熟悉的生活環境、熟悉的親朋好友、熟悉的過年方式,來到陌生的大城市,他們脫離了自己的社交圈,甚至連在哪買菜都不知道。 但他們仍願意響應兒女的親情召喚、體諒兒女的難處,離開自己習慣的傳統,勇敢努力地作出改變。

「我爸媽在春節怎麼過這一點上特別開明。」在北京從事律師工作的閆小雨因為平時工作忙,很少有時間陪自己的孩子。於是她和父母商議,每年春節帶孩子出去玩,不回老家了,父母的生日再回去,或者他們到北京來看她。

「其實,我爸是很想我的。」閆小雨至今無法忘記念大學時的那個寒假,爸爸去火車站接她時「竟然流淚了」。「這讓我特別觸動,因為我爸是一個不善於表達自己感情的人。他一邊流淚,一邊說想我了。」可是,閆小雨的父母依舊支持了她「春節不回家」的決定。

「以前不了解爸媽,直到有了自己的孩子,才真正體會到爸媽的不易。現在,我和父母之間已經有了不言自明的默契。」閆小雨說。

在代際差異的彌合中,父母已經走出了第一步。假設年輕人和父母相距100步,父母甚至願意向子女走出99步。而對年輕人來說,看到父母的努力,並走出自己的那一步至關重要。

時代瞬息萬變,表達感情的方式也在更迭,但愛的本質沒有變。曾以為代溝像馬裡亞納海溝一樣深,曾以為「地球人」不懂「外星人」,因為有愛的存在,即使跨越「銀河」,也能擁抱在一起。

或許,春節幾天,你仍會煩惱於爸媽的嘮叨,爸媽仍會嫌棄你的慵懶,但在離別的那天,爸媽叮囑你「好好照顧自己」,沉默 了一會兒,又加了句「沒錢跟爸媽說」的時候,希望你也能大聲地說出: 「爸媽, 我愛你們! 」

【來源:光明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瘋狂的外星人》外星人來到地球後,地球人該怎麼辦?
    2019年賀歲檔《瘋狂的外星人》將在春節上映,這是一部寧浩主導的黃渤、沈騰、徐崢主演的喜劇片,繼續通過黑色和荒誕、搞笑手法表現小人物的理想。那麼這將是怎麼樣的一部喜劇片呢?外星人來到地球那麼地球人該怎麼辦?各位觀眾不放大開腦洞想像下!
  • 《瘋狂的外星人》,外星人綁架地球人居然是為了這個
    大年初一,寧浩的新作《瘋狂的外星人》上線各大影院。繼續著「瘋狂」系列,老將黃渤搭配了電影新人沈騰,為大家獻上了幽默愉快的春節檔。本片繼續著瘋狂系列小人物的深度刻畫,將現實中的社會底層置身於一個科幻的外殼之中,連改編選擇都是號稱中國科幻第一人的劉慈欣。
  • 如果和外星人開戰,地球人的勝算是多少
    ,ufo一直是獵奇愛號者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而關於他們是否存在,目前的證據只有世界各地目擊者的口述,和許多據說是外星人飛行器的照片,但是這些外星人存在的證據都未曾得到官方的證實。  相比連地球的鄰居火星都未曾踏足過的地球人,地球人的科技水平實在是太落後了。  就以這樣的科技水平去捉住一隻外星人,那不是蚊子捉鷹,螞蟻抓大象嗎,完全不具備那個實力,是不可能的。  再說了能夠來到地球的外星人都是他們星球的太空人,太空人代表著什麼,那是他們種族的精英,作為精英怎麼可能輕易的讓地球人抓到。  除非他們不想活了。
  • 地球人與外星人-宇宙人生
    地球人、外星人都是宇宙大家庭的一員,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淵源,建立公開的聯繫交流指日可待。地球人來自宇宙四面八方▏地球人與外星人外星人概念的確立和定義。地球人對外星人的概念確立只有不足80年時間,雖然古代有一些記載,但因為古人認識有限,沒有引起過重視和深入研究。地球人對外星人大量探討開始的時間是20世紀40年代,外星人概念的明確確立時間也就幾十年的歷史。
  • 偽裝成地球人的外星人,也許外星人就在你身邊
    人類一直在懷疑外星人可能早已登陸地球,並且偽裝成了地球人,混跡人類社會,就像是電影《黑衣人》一樣,有可能外星人在地球上觀察人類,也有可能是在和地球人合作。那些偽裝成地球人的外星人也許就在你身邊,甚至有一些陰謀論著認為各國政府的首腦可能都是外星人偽裝的。
  • 奇葩理論:這個世界只有2個人 分別是地球人和外星人
    世界上流傳著這樣的一個奇葩理論:這個世界上只有兩個人分別是地球人和外星人,地球人和外星人都屬於宇宙的一份子,是宇宙給予了地球人以及外星人生命。多少年以來地球上的科學家一直致力於研究外星人,探索外星人的真實秘密,探索UFO所代表的背後故事。
  • 霍金訊息——地球人與外星人的接觸
    「我那一生的使命其實正是讓地球人為和外星人接觸做好準備。 「首先,我讓地球人學會了接受和尊重不同於一般人的身體形態。我以扭曲、變形的身體出現在眾人面前,用我的智慧、思想贏得了人們對我及我這副形體的尊重。 「要讓人們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我們早已觀察到:地球人對身體外貌有種種嚴苛的審美標準。
  • 外星人是未來地球人的樣子?你希望擁有外星人的能力嗎?
    ,外星人也是如此,等到他們進化到極致時,那麼地球人就再也不會是他們的對手了?這時有人認為,既然兩者都是需要進化的,那麼有沒有可能地球人是外星人的初級進化階段,而外星人是未來的地球人呢?另外,人類似乎越來越精明了,精神上也比古代人要強很多,未來的地球人將會更加智能。從這一點來看,外星人中的巨型人確實非常符合地球人的演化結果。
  • 神是外星人或宇宙外星人。仙是超地球人或地球外星人。(薛宣林)
    神是外星人或宇宙外星人。仙是超地球人或地球外星人。(薛宣林)薛宣林:如果不為神那就可為仙!神是外星人或宇宙外星人。仙是超地球人或地球外星人。神是外星人或宇宙外星人。神有可能在地球上,也可以不在地球上。神往往是概念化的。
  • 外星人很有可能是未來的地球人,你希望擁有外星人那樣的能力嗎?
    這是否能夠說明,外星人也在不斷地進化,就像是人類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然後朝著更加高級的方向進化,外星人也是如此,等到他們進化到極致時,那麼地球人就再也不會是他們的對手了?這時有人認為,既然兩者都是需要進化的,那麼有沒有可能地球人是外星人的初級進化階段,而外星人是未來的地球人呢?
  • 弦論是外星人給地球人下的套
    弦論是外星人給地球人下的套作者 張祥前物理學是一切其他學科的基礎,物理學的突破會引起其他學科的的整體突破
  • 外星人綁架地球人一般有兩個目的
    不但了解了他們日常生活情況,還掌握了他們許多超前的科學技術和宇宙奧秘。從外星球回來後,我就瘋狂對外宣傳外星人的事情和他們的超前科技,但是,36年過去了,雖然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很遺憾,仍然沒有能夠引起社會重視。
  • 與神仙一樣的外星人,為什麼不與地球人共同生活
    在我們生活這個藍色星球上,是不是只有我們地球人,有沒有外星人呢?從目前發現的種種科學家不能解釋的跡象上,以及歷史記錄的真實發現來看,外星人是存在的。從一些不明飛行器的出現,我們不能否認,外星人不僅存在而且他們的文明遠超過地球人的文明。
  • 科學界的奇葩理論:宇宙中只有兩個人,地球人和外星人
    前段時間,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奇葩理論被提起,那就是宇宙中其實只有兩個人,分別是地球人和外星人,這是什麼意思呢?提出這個理論的科學家,他又是想要表達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
  • 麥田怪圈是外星人給地球人的回信和警告嗎?
    在真正的麥田怪圈裡,手機、相機、手錶等電子產品和儀器都會受到或多或少的幹擾,並且檢測到有核輻射的現象。而2001年,英國漢普郡切爾伯頓天文臺旁邊的那個麥田怪圈就是外星人給我們的回信,咱們來看看外星人的回信。
  • 女子自稱地球人與外星人混血 星際穿越隨心所欲
    女子自稱地球人與外星人混血 星際穿越隨心所欲發稿時間:2016-11-25 09:33:07 來源: 環球網 中國青年網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23日報導,近日,澳大利亞一名女子聲稱自己體內「含有外星人的基因
  • 地球人被外星人綁架事件(圖文)
    外星人綁架地球人的目的不盡相同,可能是對即將到來的生態災難的善意警告,也可能是為了一個龐大的外星人良性育種計劃,需要獲取人類的卵子和精子來創造半人半外星人的生物。一些被綁架者聲稱看到過裝在特殊罐子裡的胎兒,還有一些人說他們被要求陪伴和護理這些半人類兒童。有時,人們聲稱他們在公共場所被劫走,並有不少目擊者,這提供了有力的佐證,但實物證據極為罕見。
  • 外星人2002年重返地球
    外星人2002年重返地球2001年04月05日17:18:56 網易社區   想到ET「外星人」,一定會勾起大家的美好回憶和興趣,史蒂芬史匹柏準備在明年四月,將1982年上映造成全球轟動的「外星人」,重新製作上映,其中還會增加許多當年被剪掉的橋段,以饗觀眾並慶祝「外星人」二十大壽!
  • 「外星人」馬雲回答外星人與地球人通婚:不可能,地球是人外星是生物
    會上「外星人」馬雲收到了一道來自寧夏中學生的考題:「在未來1000年裡,外星人能和地球人通婚嗎?」對此馬雲表示:「我認為肯定不會。因為地球是人,外星(人)是生物」。現場主持人也笑稱「來自『外星人』的答案,很準確,很準確」。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馬雲曾與特斯拉CEO馬斯克就火星、AI等話題展開討論。
  • 外星人,或地球人只要掌握這技術,人類美好理想早就,或將會實現
    從我們來看:我們是地球人,而生活在其他天體上的人類,就是外星人。然而,地球人和外星人都是屬於人類,都有一樣的美好理想。假如宇宙是有限的,或者說像霍金所吹的那樣是大爆炸所形成的,那麼,人類美好理想都會是一個悲劇——毀滅。因為宇宙是有壽終的,人類怎麼能永存?我是一位宇宙無限論者,所以,我認為:人類是有求永存的時空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