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以往報導,隨著全球暖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相信北極熊感受最深。海冰的減少導致它們糧食短缺、骨瘦如柴,甚至有研究指出北極熊出現「大熊吃小熊」的現象。不過近日有攝影師在美國阿拉斯加拍到一隻超胖的北極熊,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議——因為這隻北極熊是被當地居民餵食餵胖的!
679公斤的北極熊,比一般北極熊多出230公斤!
據悉攝影師愛德華·布德羅(Edward Boudreau)介紹,這隻超胖、體型略有臃腫的北極熊被稱為「胖阿爾伯特(Fat Albert)」,雄性,目前體重大概是679公斤(比一般只有450公斤的北極熊多了230公斤),生活在美國阿拉斯加加託維克(Kaktovik)的巴爾特島(Barter Island)上。身上的毛髮為褐色(估計是長期玩沙子留下的),雖然看起來有點像阿拉斯加棕熊或科迪亞克島棕熊,但確實真的是北極熊。
ps:雖然百科上顯示成年雄性北極熊體重為300-800公斤,但研究顯示,由於食物的關係,近30年來北極熊的平均體重一直在下降,一般只有450公斤左右。不過『胖阿爾伯特』不是世界紀錄保持者,史上最重的北極熊可達1000公斤(2209磅),於1960年發現。
愛德華表示:「我們連續兩天在拍攝巴爾特島上閒逛的北極熊,共拍到了30隻左右健碩的北極熊。到了第三天,波弗特海(Beaufort Sea)海上出現濃霧,然後我們看到了這隻巨型的北極熊沿著海灘緩緩而行。我們都非常震驚和敬畏,除了我以外,沒有人想到拍照。」
「嚮導向我們提到,在他25年的嚮導生涯中,他也從未見過這麼大的北極熊,至少比其他熊多了數百磅。」
愛德華補充表示:「我最喜歡『胖阿爾伯特』的一張照片是它直視我的那張。它似乎對我採取了措施,不過隨後不再考慮我,畢竟它是雄性。」
同時令愛德華驚訝的是,這群北極熊之間相互交融或彼此相識時,都充滿了尊重和平靜。而在灰熊和棕熊群體中,看不到這種特徵。
北極熊:根本瘦不下來!
為何這隻北極熊會出現如此「臃腫」的身材呢?其實跟當地居民有關。據悉,當地居民只要捕獲一條鯨魚之後,就會把鯨魚大部分的脂肪切除,然後再投放到城外6公裡左右地區,以便北極熊覓食。
當地居民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為了減少北極熊的饑荒問題,他們不希望捕到鯨魚後,被一群(20隻左右)成年北極熊『尋味而來』;
第二個原因則是遵照幾千年來的傳統,用食物向北極熊表達敬意。而且居民相信這樣做可減少北極熊因覓食困難導致死亡的問題。因為如果居民沒有不能捕獲鯨魚,那麼北極熊將需要等到海洋結冰後才能去捕獵,會有部分北極熊被餓死。
胖阿爾伯特:鯨脂多多益善!
這隻北極熊需要減肥嗎?脂肪再多也不怕!
有數據顯示,肥胖已是世界上致人類死亡的第5大因素。不過對動物而言,尤其是北極熊來說,脂肪再多也不怕。
和其他陸地食肉霸主不同,北極熊雖然是出生在陸地,但北極熊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海冰上或者冰封的海面上生活,除了繁殖期外,北極熊很少登陸陸地。而因食物來源不穩定(主食海豹),沒有固定的領地,所以北極熊都是在尋找食物的路上,走走停停,漫無邊際。
據研究數據表明,在波弗特海(Bearfort Sea),一隻成年北極熊1年的活動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裡。要極寒地區『巡邏』如此大的地盤,需要耗費巨大能量。而北極熊補給和儲存能量的方式非常簡單:脂肪(1克脂肪約為9.4卡路裡)。我們人類說卡路裡是天敵,但對北極熊來說,卡路裡是其性命所系呀。
所以每隻北極熊的身上都有超厚的脂肪層,佔體重的一半。除了能抗餓,還能為遊泳提供額外浮力。而根據科學家對89頭北極熊和10頭棕熊的基因檢測,即使其食物都是海豹、鯨脂這些脂肪高到不可思議東西,它們也不會出現高膽固醇、血栓或過胖導致的心臟病問題。
此外北極熊捕獵不需要什麼速度,它們主要靠伏擊,堪稱是『動物界靈活的胖子』。而且成年北極熊基本上沒天敵(人類除外),積攢多些脂肪,可以以備不時之需。
結語:
「胖阿爾伯特」和它的同伴算是世界上比較幸運的一群北極熊吧,而「肥胖、超重」這樣的字眼本是形容北極熊的正常現象,但是世界上大部分北極熊都面臨氣候變遷帶來的生存危機。當海冰消失時,它們不得不回到陸地,不得不鋌而走險去攻擊海象,或者進入人類聚集區……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