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思教授
眾所周知,將削好的蘋果浸泡在鹽水中可以防止氧化和褐變,但鹽水也可以保護脆弱的量子點材料。
中國臺灣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陳學思教授(Prof. Chen Hsueh-Shi)領導的研究團隊,最近開發出全球首創利用鹽水封裝量子點材料的噴墨技術,不僅可以抗水、抗氧腐蝕,還可以在微型LED陣列上均勻地印刷成柔性塑料薄膜,用於手機、眼鏡等高解析度可彎曲屏幕。
為了製造出解析度更高、亮度更高、壽命更長的超薄可彎曲顯示屏,用於AR增強現實和VR虛擬實境中使用的護目鏡,以及用於手錶等可穿戴電子設備,蘋果、三星等主要面板廠商紛紛投入巨資開發微型LED,以取代目前使用的OLED顯示屏。
在基板上布置數百萬個尺寸小於100微米(μm)的Micro-LED存在一些重大困難。據陳教授介紹,很多廠商採用衝壓的方法將數百萬個紅、綠、藍微LED逐一移到基板上,但如果只有幾個晶片沒有粘住,屏幕就會因像素缺陷而出現瑕疵。
鹽水封裝量子點材料的噴墨技術
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方法是使用噴墨列印來列印微像素,而不是移動微LED,這樣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但是,當量子點溶液從噴墨印表機中噴出時,液滴內部會發生對流,將材料推向外圍,使其分布不均,中心顏色較淺,外圍顏色較深,外觀上類似於一滴咖啡滴在光面上看到的所謂 "咖啡圈現象"。
通過在量子點溶液中加入鹽水(一種氯化鈉溶液),陳教授的研究團隊成功地封裝了量子點,而量子點形成了晶體,陳教授將其描述為 "抓住量子點,將其凝結成均勻分布的小點"。這些封裝後的量子點也更加穩定和耐腐蝕,就像泡在鹽水裡的蘋果。
量子點溶液中加入鹽水還可以噴出更小的液滴
中國臺灣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何世軍博士(Dr. Ho Shih-Jung)也參與了這項研究。他從攝影顯微照片中觀察到,沒有添加鹽水的量子點材料從噴墨印表機中噴出時,會散落成不規則的形狀,但加入鹽水後,它們會逐漸收縮,匯聚成均勻漂亮的晶體。
何世軍表示,在量子點溶液中加入鹽水還可以噴出更小的液滴。他解釋說,目前的量子點印表機的液滴大小約為30μm至50μm,但加入鹽水後,大小可以縮小到3.7μm,約為人的頭髮直徑的1/20,因此解析度更好。
這項創新研究已發表在最近一期的《美國化學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科學期刊上,目前他們研發的材料已在美國和中國臺灣申請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