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出鹽水封裝量子點材料的噴墨技術

2020-10-20 技術力量


陳學思教授

眾所周知,將削好的蘋果浸泡在鹽水中可以防止氧化和褐變,但鹽水也可以保護脆弱的量子點材料。

中國臺灣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陳學思教授(Prof. Chen Hsueh-Shi)領導的研究團隊,最近開發出全球首創利用鹽水封裝量子點材料的噴墨技術,不僅可以抗水、抗氧腐蝕,還可以在微型LED陣列上均勻地印刷成柔性塑料薄膜,用於手機、眼鏡等高解析度可彎曲屏幕。

為了製造出解析度更高、亮度更高、壽命更長的超薄可彎曲顯示屏,用於AR增強現實和VR虛擬實境中使用的護目鏡,以及用於手錶等可穿戴電子設備,蘋果、三星等主要面板廠商紛紛投入巨資開發微型LED,以取代目前使用的OLED顯示屏

在基板上布置數百萬個尺寸小於100微米(μm)的Micro-LED存在一些重大困難。據陳教授介紹,很多廠商採用衝壓的方法將數百萬個紅、綠、藍微LED逐一移到基板上,但如果只有幾個晶片沒有粘住,屏幕就會因像素缺陷而出現瑕疵。


鹽水封裝量子點材料的噴墨技術

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方法是使用噴墨列印來列印微像素,而不是移動微LED,這樣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但是,當量子點溶液從噴墨印表機中噴出時,液滴內部會發生對流,將材料推向外圍,使其分布不均,中心顏色較淺,外圍顏色較深,外觀上類似於一滴咖啡滴在光面上看到的所謂 "咖啡圈現象"。

通過在量子點溶液中加入鹽水(一種氯化鈉溶液),陳教授的研究團隊成功地封裝了量子點,而量子點形成了晶體,陳教授將其描述為 "抓住量子點,將其凝結成均勻分布的小點"。這些封裝後的量子點也更加穩定和耐腐蝕,就像泡在鹽水裡的蘋果。


量子點溶液中加入鹽水還可以噴出更小的液滴

中國臺灣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何世軍博士(Dr. Ho Shih-Jung)也參與了這項研究。他從攝影顯微照片中觀察到,沒有添加鹽水的量子點材料從噴墨印表機中噴出時,會散落成不規則的形狀,但加入鹽水後,它們會逐漸收縮,匯聚成均勻漂亮的晶體。

何世軍表示,在量子點溶液中加入鹽水還可以噴出更小的液滴。他解釋說,目前的量子點印表機的液滴大小約為30μm至50μm,但加入鹽水後,大小可以縮小到3.7μm,約為人的頭髮直徑的1/20,因此解析度更好。

這項創新研究已發表在最近一期的《美國化學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科學期刊上,目前他們研發的材料已在美國和中國臺灣申請專利。

相關焦點

  • 用鹽水包裹量子點材料,噴墨列印微米級可彎折Micro LED
    用鹽水為量子點材料「包膜」,噴墨列印可彎折Micro LED臺灣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陳學仕領導的研究團隊,用鹽水為量子點材料「包膜」,抵抗水、氧侵蝕,還能均勻地用噴墨列印出比砂粒還小的微米級LED,印在塑膠膜上,可造出各式可彎折的高解析手機等電子設備屏幕
  • 用鹽水為量子點材料包膜,臺灣清華大學研發噴墨列印Micro LED
    臺灣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陳學仕領導的研究團隊,用鹽水為量子點材料「包膜
  • 用鹽水為量子點材料包膜,臺清大噴墨列印螢幕可彎折
    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陳學仕領導的研究團隊,用鹽水為量子點材料「包膜」,抵抗水、氧侵蝕,還能均勻地用噴墨列印出比砂粒還小的微米級LED,印在塑膠膜上,可造出各式可彎折的高解析手機等電子設備螢幕,研發成果登上美國化學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期刊封面,並已申請美國及臺灣專利。
  • 用鹽水為量子點材料包膜,臺清大噴墨列印屏幕可彎折
    臺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陳學仕領導的研究團隊,用鹽水為量子點材料「包膜」,抵抗水、氧侵蝕,還能均勻地用噴墨列印出比砂粒還小的微米級LED,印在塑膠膜上
  • 用鹽水為量子點材料包膜,臺清大噴墨列印螢幕可彎折
    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陳學仕領導的研究團隊,用鹽水為量子點材料「包膜」,抵抗水、氧侵蝕,還能均勻地用噴墨列印出比砂粒還小的微米級LED,印在塑膠膜上,可造出各式可彎折的高解析手機等電子設備螢幕,研發成果登上美國化學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期刊封面,並已申請美國及臺灣專利。
  • 臺灣清華大學研發出噴墨列印可彎折Micro LED,挑戰OLED
    臺灣清華大學研發出噴墨列印可彎折Micro LED,挑戰OLED 摘要很多人會將削切後的蘋果泡在鹽水裡來防止它氧化變黑,但你知道泡鹽水也能保護脆弱的量子點材料嗎?
  • 臺灣清華大學研發出噴墨列印可彎折Micro LED,挑戰OLED
    臺灣清華大學研發出噴墨列印可彎折Micro LED,挑戰OLED    慧聰LED屏網報導       很多人會將削切後的蘋果泡在鹽水裡來防止它氧化變黑,但你知道泡鹽水也能保護脆弱的量子點材料嗎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陳學仕領導的研究團隊創全球之先,用鹽水為量子點材料「包膜」,不僅能抵抗水、氧侵蝕,還能均勻地用噴墨列印出比砂粒還小的微米級LED(Micro LED),印在塑膠膜上,就可造出各式可彎折的高解析手機、眼鏡等屏幕。
  • 臺灣清華大學研發出噴墨列印可彎折Micro LED,挑戰OLED-重磅...
    臺灣清華大學研發出噴墨列印可彎折Micro LED,挑戰OLED    慧聰LED屏網報導       很多人會將削切後的蘋果泡在鹽水裡來防止它氧化變黑,但你知道泡鹽水也能保護脆弱的量子點材料嗎?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陳學仕領導的研究團隊創全球之先,用鹽水為量子點材料「包膜」,不僅能抵抗水、氧侵蝕,還能均勻地用噴墨列印出比砂粒還小的微米級LED(Micro LED),印在塑膠膜上,就可造出各式可彎折的高解析手機、眼鏡等屏幕。
  • 量子點技術將徹底改變醫療保健和傳感技術
    奧盧大學光電與測量技術部門(OPEM)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生產超靈敏高光譜光電探測器的新方法。這一發現的核心是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的膠體量子點。量子點是半導體材料中15-150個原子的微小顆粒,由於量子力學現象而具有非凡的光學和電學性質。
  • 研製成功首款基於稀土摻雜氧化物 TFT 技術的全彩色量子點電致發光...
    2016 年 12 月,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彭俊彪教授研究團隊聯合廣州新視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開發了發光量子點墨水研製方法和電致發光顯示屏結構設計,解決了溶液加工型多層電致發光器件結構設計
  • 顯示技術之量子點顯示解決方案
    2、晶片上面(QD on-chip) 在顯示面板內安排量子點的另一種方法是在晶片上,其中QD被放置在圓柱形QD-聚合物複合材料中 - 被稱為「量子軌」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採用封裝工藝和背光重新設計,量子點仍然太靠近熱源以維持性能。QD在此位置仍距離LED封裝太近,溫度可達到100 C。
  • 科學家研發新型量子點顯示材料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著名國際學術期刊《今日材料》上,為量子點顯示技術的發展開闢了高效環保的全新材料方向。  量子點顯示(QLED)被認為是繼有機發光顯示(OLED)之後的下一代顯示技術,具有色純度高、色域寬、成本低等優點,易於實現大屏幕、全彩色、柔性顯示,是虛擬增強現實技術和智能可穿戴顯示設備的理想之選。
  • 什麼是量子點?科學家開發量子點合成新方法!
    化學溶液生長法1993年,麻省理工學院Bawendi教授領導的科研小組第一次在有機溶液中合成出了大小均一的量子點。他們將三種氧族元素(硫、硒、碲)溶解在三正辛基氧膦中,而後在200到300攝氏度的有機溶液中與二甲基鎘反應,生成相應的量子點材料(硫化鎘,硒化鎘,碲化鎘)。
  • 詳細的量子點技術分析
    量子點獨特的性質基於它自身的量子效應,當顆粒尺寸進入納米量級時,尺寸限域將引起尺寸效應、量子限域效應、宏觀量子隧道效應和表面效應,從而派生出納米體系具有常觀體系和微觀體系不同的低維物性,展現出許多不同於宏觀體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
  • 一文縱覽:QLED量子點顯示
    由於在生產過程中在量子點表面產生有機配體,抵消量子點之間的範德瓦耳斯吸引力,以維持其在溶液中的穩定性。但這層有機配體極大的阻礙了電荷在量子點之間的傳輸。這點大大降低了納米微晶在太陽電池和其它的元件上的應用。科學家們曾嘗試用各種方法提高電荷在這種材料中的傳導率。
  • 科學家:尋求開發用於探測量子材料的量子傳感器
    科學家們現在開始在尋求開發用於探測量子材料的量子傳感器,以進一步理解量子材料的隱藏秘密,因為需要只有能夠運行量子原理的工具才可能達到預定的目的。美國新的能源部研究中心正在專注開發這些工具。總部位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量子傳感和量子材料中心匯集了來自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史丹福大學、芝加哥大學的專家。
  • 量子點顯示的技術基礎有兩個層面:電致發光與光致發光
    所謂電致發光,就是量子點材料在電場驅動下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基於此可以製備量子點發光二極體(QLED)。QLED的顯示原理與OLED類似,然而囿於量子點材料的特性,QLED器件只能通過噴墨列印等溼法工藝來製備,目前在設備、工藝等方面的瓶頸尚未突破,因而QLED真正產業化尚需時日。
  • 研究石墨烯等二維材料的電氣特性,瑞士科學家開發出新方法!
    導讀最近,瑞士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表徵石墨烯性能的新方法,這種方法無需進行破壞性電氣接觸,就可以用於研究石墨烯以及其他二維材料的電阻和量子電容。關鍵字石墨烯、二維材料、電氣特性背景石墨烯,是一種典型的二維材料,它是由單層碳原子組成蜂窩狀的二維晶體。
  • 白皮書 |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本綜述針對量子點應用於高色彩質量的照明和顯示技術的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應用進行系統的闡述。量子點的發展從最初的照明到如今的光致發光高色域顯示背光源,已經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下一階段可以想像出量子點的成本的逐漸降低、大規模的合成,以及QD Vision、三星、 LG 等廠商在量子點電致發光上所付出的努力,會進一步促進量子點的大面積的電致發光器件的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