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日益增強,國防力量進步明顯,這些都突出體現在新世紀以來的歷次大閱兵上。雖然每次閱兵都有吸引眼球的新裝備,鼓舞人心的新變化,但在裝備方陣出場時,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坦克方陣,這一點充分說明了裝甲部隊在現代陸戰體系的核心地位,這些堅甲利炮的鋼鐵猛獸依然是陸地攻防的最強力量。
■國慶七十周年閱兵上氣勢磅礴的國產新型主戰坦克方陣。
在現代軍隊中,裝甲師是以坦克裝甲車輛為主要作戰武器,具備強大突擊力和機動性的戰役兵團,是現代陸軍中最重要的作戰力量。在中文中對於師級裝甲部隊通常有兩種稱呼,即裝甲師和坦克師。其實,在大部分情況下,裝甲師等同於坦克師,雖然各國在裝甲師/坦克師的編制上會有細節差異,但以坦克裝甲車輛為中心這一點是相同。如果一定要較真的話,有種說法認為,坦克師裡坦克兵/裝甲兵的比例較高,而裝甲師則綜合了步兵、炮兵、工程兵、陸航等其他兵種,具備更強的作戰能力,這也算是一種參考意見吧。
■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美軍第1裝甲師的M1主戰坦克在著名的「勝利之手」雕塑前留影。
在英文文獻中涉及到裝甲師或坦克師時其實會用到的詞有三個:Panzer division、Armor division和Tank division,從字面直譯,前兩個詞都可以譯為「裝甲師」,而第三個詞譯為「坦克師」。從實際意義上說這三個詞是同義的,都是指師級規模的裝甲部隊。
不過,在具體語境中這三個詞的用法是有明顯差異的:Armor division是使用最普遍的一個詞,在英文文獻中多指西方國家軍隊的裝甲師(除德國外);Panzer division則是一個專有名詞,特指德國軍隊中的裝甲師,其中的Panzer就是德語「裝甲」的意思,這個稱呼在1935年德國首次組建裝甲師時採用,並被沿用至今;Tank division在英文文獻中多指前蘇聯、中國等東方社會主義陣營軍隊的坦克師,包括現在俄羅斯軍隊中的坦克師也基本冠以Tank division,反倒是中國軍隊的坦克師在不斷改進編制的過程中,越來越多地被外媒冠以Armor division的稱謂,也許是認為中國陸軍的現代化裝甲師已經脫離俄國模式,越來越接近於西方吧。
■二戰時期德軍裝甲師的坦克縱隊沿公路開進。
值得注意的是,筆者認為在英文文獻中Panzer division和Armor division並不能理解為「裝甲師」和「坦克師」的區別,其中Panzer division特指德國軍隊的裝甲師,而Armor division和Tank division卻有著某種區別:首先是意識形態上前者多指西方軍隊的裝甲師,而後者多指非西方軍隊的坦克師;其次在具體編制上,前者多指具備西方特點的裝甲部隊編制,後者多指蘇俄式特點的裝甲部隊編制。
■冷戰時期蘇軍坦克師裝備的T-64主戰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