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強子對撞機十年:故事還未結束 - 電子,質子,粒子,大型強子對撞...

2020-11-26 IT之家

北京時間1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早在2008年,世界上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射出了第一道質子束。十年之後的今天,或許我們應該好好評估一下從這一龐大設施中獲取的成果,以及它未來的發展方向。

對LHC的評估包括未來可能進行的研究,以及可能建造的新實驗設施,在其內部碰撞的粒子能達到遠高於LHC的能量。目前可能已經有兩種或三種可能的LHC替代方案。那麼,就讓我們盤點一下十年來所達到的成就,以及未來的目標。

大型強子對撞機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設施,主要部分是位於法國和瑞士邊界地下長度達27公裡的圓形隧道。

LHC的故事既令人振奮又一波三折。在運行的最初幾天裡,這臺儀器的巨大磁鐵發生了災難性的損壞;隨後,它從這場悲劇中鳳凰涅槃,獲得了一些激動人心且頗有說服力的發現,包括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和比利時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cois Englert)因為這一發現而獲得了諾貝爾獎,他們在半個多世紀之前就預言了這種粒子的存在。讓全世界的新聞媒體都報導粒子物理學的新聞是很不可思議的,但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做到了這一點。

尋找新物理學

物理學家同樣既緊張又興奮,都在等待他們希望得到的意外發現。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科學家已經對亞原子物質有了目前主流的理論理解。這種理解被稱為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

該模型解釋了物理學家觀察到的常規物質分子和原子——甚至迄今為止觀察到的最小的已知構件——的行為。這些粒子被稱為夸克和輕子,其中夸克存在於質子和中子內部,而質子和中子構成了原子核;電子則是最常見的輕子。標準模型還解釋了除引力之外所有已知力的行為。這是相當了不起的科學成就。

然而,標準模型並不能解釋理論物理學中的一切。它不能解釋夸克和輕子為什麼似乎能存在於三個不同的,但幾乎相同的類別中。這種分類稱為「代」(generation),為什麼是三代,不是二代或四代,或20代?標準模型也不能解釋為什麼我們的宇宙完全由物質組成,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最簡單的理解已經指出,宇宙中應該包含等量的反物質。

標準模型不能解釋為什麼對宇宙的研究表明,由原子組成的常規物質只佔宇宙物質和能量的5%,其餘部分被認為由暗物質和暗能量組成。暗物質是一種只受到引力,而不受到其他基本相互作用影響的物質形式,而暗能量是一種充斥宇宙的排斥性引力形式。

在LHC的首次運行之前,一些物理學家希望通過對原子的轟擊,可以幫助解答這些令人費解的問題。解決這些難題時最常被引用的理論是超對稱。該理論指出,所有已知亞原子粒子都具有對應的「超對稱」粒子。這些粒子反過來可以為暗物質和其他難題提供解釋。然而,物理學家還未發現任何超對稱的證據。更重要的是,LHC的數據已經排除了那些包含超對稱性的最簡單理論。那麼,LHC取得了哪些成果?

碩果纍纍的LHC

除了希格斯玻色子外,LHC還為4個大型實驗合作項目提供了大量數據,產生了超過2000篇科學論文。在LHC內部,粒子以高於費米實驗室兆電子伏特加速器(Tevatron,又稱為正負質子對撞機)6.5倍的能量相互碰撞。在此之前,兆電子伏特加速器曾是世界上運行能量最高的粒子對撞機,而在保持了25年之後,LHC終於取而代之。

對標準模型的試驗具有重要意義。任何一個測量結果都可能與預測不吻合,而這就可能帶來新的發現。然而,試驗的結果顯示,標準模型是一個非常好的理論,它可以對LHC的碰撞能量做出準確的預測,就像此前對兆電子伏特加速器所做的預測一樣。

那麼,這是一個問題嗎?非常認真地說,答案是否定的。畢竟,科學家更多的是試驗並拒絕錯誤的新想法,而確認正確的觀點也同樣重要。

另一方面,不能否認,科學家在發現此前未曾預計會出現的新現象時會更加興奮。這類發現推動了人類的知識發展,最終甚至可能改寫教科書。

故事還未結束

那麼,現在是什麼情況?LHC已經告訴我們全部的故事了嗎?並不能這麼說。事實上,研究人員期待著對設備的改進,這將有助於他們研究以目前技術還無法解決的問題。LHC在2018年12月初關閉,接下來兩年將進行改造和升級。2021年春,當這臺加速器恢復運行時,雖然能量只是略有提升,但每秒的撞擊次數將加倍。考慮到未來計劃中的升級,LHC的科學家目前僅記錄了3%的預期數據。雖然篩選所有試驗結果需要許多年時間,但目前的計劃是記錄比迄今為止所記錄數據多30倍的數據。隨著如此大量的數據陸續出現,LHC還有很多故事可以講述。

雖然LHC可能還將運行20年,但現在也可以很合情合理地提問:「下一步是什麼?」粒子物理學家正在考慮建造一個後續的粒子加速器來取代LHC。作為LHC的延續,一個可能性是以令人難以置信的能量——100TeV,遠高於LHC設計最高的14TeV——使質子碰撞。不過,達到如此驚人的能量需要做到兩件事:首先,我們需要建造強度更大的磁體,要比LHC用來推動粒子的磁體強大兩倍,這一點很有挑戰性,但是應該可以實現;其次,我們需要建造另一條隧道,與LHC的隧道類似,但通道大3倍以上,其圓形隧道周長接近100公裡,大約是LHC隧道的4倍。

但是,這條龐大的隧道將在哪裡建造呢,它究竟會是什麼樣?有哪些粒子束會以怎樣的能量碰撞?這些都是很好的問題。目前的設計和決策過程還無法給出答案,但有兩個非常龐大而且成就很高的物理學家群體正在思考這些問題,他們各自提出了新加速器的設想。其中一個主要由歐洲的研究小組提出的方案是,希望建造一個另一個大型的加速器,地點很可能位於日內瓦郊外的歐洲核子中心(CERN)實驗室。

研究人員的一個想法是,這個新加速器將使一束電子和反物質電子碰撞。由於質子束和電子束在加速時的差異——電子束會在圓形結構中比質子束失去更多的能量——這束電子將使用約98公裡的隧道,但是會以比使用質子束時更低的能量。另一個建議是,還是用同樣的98公裡隧道來碰撞質子束。一個折中的建議是重新啟用目前LHC的隧道,但使用更強大的磁體。這個選項雖然只是讓LHC目前能達到的碰撞能量加倍,但卻是一種成本較低的替代方案。

另外一個方案主要由中國科學家倡導,即建立一個全新的設施,地點可能在中國。這個加速器的隧道周長也將在98公裡左右,而它將進行電子和反物質電子的碰撞,到2040年再轉變為進行質子-質子碰撞。

目前這兩個潛在方案還處於討論階段。最終,提出這些方案的科學家必須找到願意為此提供資金支持的政府或團體。在此之前,科學家還需要確定建立新設施所需要的能力和技術。兩個物理學家群體最近都發布了廣泛和詳細的文字材料,闡述了他們的設計。這些還不足以實現他們的設想,但已經足以比較未來預計的實驗成果,並能開始整合出可靠的成本預測。

研究前沿知識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從夢想建造如此大規模的設施,到設施的最終關閉,其間可能要經歷數十年。在我們紀念LHC第一束粒子撞擊十周年之際,回顧成就並展望未來是很有必要的。隨著技術發展,下一代科學家將會有更多的數據來獲得更激動人心的發現,我們也將揭開大自然更多的迷人奧秘。

相關焦點

  • 大型強子對撞機創造8萬億電子伏特對撞能量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5日發表公報稱,歐洲中部時間當天00時38分,大型強子對撞機值班組報告對撞機達到束流穩定運行模式,兩束各為4萬億電子伏特的質子束流在4個交匯點發生對撞,質子束流總能量達8萬億電子伏特,創造了一項新世界記錄,大幅增加了對撞機的潛力。
  • 大型強子對撞機再破紀錄 實現每秒萬次對撞
  • 揭秘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組圖)
    【搜狐科學消息】 據美國《波士頓全球報》報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已於7日宣布將於9月10日啟動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希望藉助這臺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揭開宇宙起源的奧秘。  大型強子對撞機不僅是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機器。
  •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重啟 曾證實上帝粒子存在
    新華網日內瓦4月5日電(記者張淼 劉美辰)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歐核中心)5日發表公報說,在經歷兩年停機維護、加固升級及數月重啟準備後,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當天正式開啟第二階段運行。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是目前全球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它通過埋入地下100米深、總長27公裡的超導磁鐵加速並碰撞粒子,可在微觀尺度上還原宇宙大爆炸後的宇宙初期形態,幫助科學家研究宇宙起源並尋找新粒子。
  •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將重啟 曾證實上帝粒子存在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是目前全球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它通過埋入地下100米深、總長27公裡的超導磁鐵加速並碰撞粒子,可在微觀尺度上還原宇宙大爆炸後的宇宙初期形態,幫助科學家研究宇宙起源並尋找新粒子。
  • 大型強子對撞機簡介
    大型強子對撞機是粒子物理科學家為了探索新的粒子,和微觀量化粒子的『新物理』機制設備,是一種將質子加速對撞的高能物理設備,英文名簡稱為LHC(Large
  •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質子束流對撞試驗首獲成功
  •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質子束能量創新高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質子束能量創新高   人民網布魯塞爾4月5日電(記者 張杰)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於今年3月開始運行以來,在歐洲中部時間5日00時38分將質子束總能量對撞至8萬億電子伏,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 大型強子對撞機:或可窺探「黑暗世界」的物理學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環形隧道長27公裡,座落於法國-瑞士邊境地下1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子對撞機。這個黑暗世界也被稱之為「隱藏區」,充斥著標準物理學模型以外的一系列假想粒子。(標準模型用於解釋質子、中子、電子以及伴隨它們的所有奇異亞原子粒子,例如夸克、介子、中微子和希格斯玻色子。)
  • 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重啟 尋找神秘粒子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是目前全球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它通過埋入地下100米深、總長27公裡的超導磁鐵加速並碰撞粒子,可在微觀尺度上還原宇宙大爆炸後的宇宙初期形態,幫助科學家研究宇宙起源並尋找新粒子。 重啟比原計劃晚了一周,因為對撞機磁路在3月21日出現了故障。
  • 黃鼠狼逼停了人類的大型強子對撞機!!
    2007年5月31日,歐洲核子物理研究所隧道中靠近瑞士日內瓦的部分大型強子對撞機。大型粒子對撞試驗(ALICE)光子能譜儀的模塊之一。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第一模塊上有3584塊鎢酸鉛晶體,鎢酸鉛晶體擁有玻璃的光透度但卻有著更高的密度,而且能作為閃爍計數器,當被一顆入射的粒子擊中之後會發出閃光。
  •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路在何方?
    ,它將超越大型強子對撞機。然而有些人認為 「新物理學」 的最佳突破路徑可能是對希格斯玻色子的精準研究,而這只能通過電子碰撞正電子來實現。這種碰撞比大型強子對撞機中的質子-質子碰撞更精準,因為後者會產生影響測量精度的碎片。鑑於粒子對撞機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能運行起來,粒子物理學家對此素有遠見,已在著手制定一個電子-正電子對撞機的計劃,一旦大型強子對撞機在本世紀30年代中期被最終關閉,新的對撞機將立刻啟動。
  •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未來如何?
    一切都結束了。粒子物理實驗通常會在實驗的科學回報率太低以至於不再有意義時結束。大型強子對撞機已經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物理程序,將一直運行到20世紀30年代初。這證明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領導層在運行大型強子對撞機。
  • 大型強子對撞機對我們有什麼幫助
    大型強子對撞機(簡稱LHC)想必很多人聽說過,但它是做什麼的? 其實這是一座位於瑞士日內瓦屬於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粒子加速器和對撞機。其主要是被國際高能物理學用來做研究。大型強子對撞機是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來自大約80個國家的7000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在此工作研究。由34個國家超過兩千位物理學家所屬的大學與實驗室所共同出資合作建造的。它是一種將質子加速對撞的高能物理設備。它是一個圓形加速器,深埋於地下100米,它的環狀隧道有27公裡長,橫跨法國和瑞士的邊境。
  •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擬於2021年重啟,對撞能力提升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目前處於長期停機狀態,正在進行大規模升級,無數科學家迫切期待「王者」早日歸來。LHC是迄今為止人類建造的最大的粒子對撞機,2012年發現了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舉世轟動。
  •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名詞解釋:
    網絡版專稿 記者 嚴鈺1、粒子加速器。粒子加速器是一種用人工方法產生快速帶電粒子束的裝置。它利用一定形態的電磁場將電子、質子或重離子等帶電粒子加速,能提供速度甚至接近光速的各種高能量的帶電粒子束,是 人們改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認識物質深層結構的重要工具。 2、粒子對撞機。粒子對撞機是在高能同步加速器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裝置,主要作用是積累並加速相繼由前級加速器注入的兩束粒子流,到一定強度及能量時使其進行對撞,以產生足夠高的反應能量。
  • 大型強子對撞機可再現宇宙原始湯狀態
    鉛離子在大型強子對撞機ALICE探測器中對撞。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宇宙大爆炸結束後的極短時間內,物質是以一種由夸克和膠子組成的「原始湯」的形式存在的。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通過不同類型的粒子撞擊,試圖再造宇宙「原始湯」。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近日在1045萬億電子伏特的條件下實施鉛離子對撞實驗,對撞產生了高達數萬億攝氏度的高溫,再創新的能量級紀錄,而這一溫度高到足以再現宇宙大爆炸後最初的「原始湯」狀態。
  • 歐洲將地下粒子對撞機與大型強子對撞機相連
    大型強子對撞機自2008年首次啟動以來,這臺周長27公裡的粒子對撞機一直在以高達13 TeV的能量將質子碰撞在一起,以尋找新的粒子。2012年,物理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質量為125gev的希格斯玻色子。這導致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cois Englert)和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對粒子的理論預測工作。
  • 大型強子對撞機打破了光度記錄,天文學引用論文中的性別偏見
    打破紀錄:大型強子對撞機擊碎的質子比預期多大型強子對撞機打破了光度的記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已經超過了它2016年的光度目標,實現了40個飛秒逆運算,而目標是25個。對於2016年,大型強子對撞機預計將達到頂峰光度大概是1034 cm-2 s -1,但到運行結束時,它的正常運行速度將比這高出30%。大型強子對撞機也花費了60%的運行時間來提供穩定的光束,目標是50%。「我不能過度描述這一點的重要性,因為碰撞總數,我們為實驗提供了整體光度,這些決定了我們做到可以好的研究能力。
  • 大型強子對撞機生成等離子態微滴 宇宙最初或為液態
    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科學家將質子與鉛原子放入大型強子對撞機中進行對撞,模擬產生微小等離子態液滴。科學家將質子與鉛原子放入大型強子對撞機中,在比太陽核心溫度還要熱25萬倍的高溫環境下進行對撞,產生了這種等離子態物質。 夸克和膠子是一種基本粒子,能組成所有其它亞原子粒子及原子。在宇宙大爆炸後的短短幾秒中,緊緊束縛這些亞原子粒子的強作用力減弱,導致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物質產生,形成一種由過熱物質組成的奇特「原始湯」。